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 下载:77 浏览:31

荀学义1 胡泽勇4 崔桂凤5 张和平3 胡英华2 杨保成6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好坏与降水量多寡配合得较好,即强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更有利于降水,而弱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偏差,对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青藏高原季风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16

荀学义1 胡泽勇3 崔桂凤4 张和平5 胡英华2 杨保成6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好坏与降水量多寡配合得较好,即强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更有利于降水,而弱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偏差,对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基于MCI指数的呼伦贝尔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下载:23 浏览:227

曲学斌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以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71—2014年逐日气象干旱指数MCI为基础,根据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理论,综合土壤、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等9项社会经济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呼伦贝尔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和遥感技术绘制空间分辨率为1 km×1 km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普遍较高,阿荣旗、扎兰屯等农业生产旗市也有干旱风险高值区存在,而牙克石、根河等地多林地和山地,干旱风险相对较低。建议在干旱高风险区增加防旱抗旱设施,合理安排和规范农牧业生产活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