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科技计划评估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下载:19 浏览:199

翟亚宁1 李昂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不断丰富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体系、优化科技计划评估实践活动对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国际评估界常用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系统论、"事实-价值"相关结合理论进行了全面评述,提出了未来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两种态势: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将引起评估理论研究使用多元化、复合化,二是评估理论研究与使用将更加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上述基础上,建议我国当前需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评估理论,该理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适宜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点需要;二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公正的关系;三是注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四是能够广泛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中国法科学生留学德国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 下载:89 浏览:464

卜元石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基于对中国留德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可以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科学生留学德国的基本情况。四十年来,中国法科学生留德数量不断增加,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分布以及博士论文的选题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一定程度上存在就读学校集中以及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集中的现象。中国留德法学博士是中德法学学术交流的重要使者,其研究成果以德语发表,惠及德语区读者;其归国后若从事学术研究,亦有机会将其研究成果通过中文出版物传播,对于中国相关法学学科视野的拓展、知识的丰富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留学生在德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期间以及归国后重新融入国内学术圈所面临的困难的反思表明,有必要从个人与国家两个层面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留学德国的契机,培养中国的法律人才,并使之归国后更好地发挥才能。

中国国家形象十年回顾:基于多家权威调查的分析 下载:74 浏览:387

钟新 潘亚楠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英国BBC World Service&Global Scan发布的《全球国家形象调查》、美国皮尤调查公司发布的《全球态度与趋势调查》、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际来华旅游舆情调查报告》等权威调查报告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对我国近十年(2005—2014)国家形象的变化趋势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准确把握,进而对未来如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出具体建议。

国内戏曲地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下载:29 浏览:321

李砚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国内戏曲地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多来自音乐学界和文化地理学界,研究数量近乎百篇/部,研究主要围绕戏曲文化空间分布与区划、戏曲文化源地与扩散、戏曲文化整合、戏曲文化生态、戏曲文化景观这五大论题进行。两个学界的戏曲地理研究数量呈直线上升态势,研究专题也大致相同:空间分布、文化区、文化扩散(含文化源地)、文化整合、文化生态、文化景观,但同时也显露出受其学科专业知识所限而导致的不足。因此,建立学科交流平台、整合学科优势、弥补各自短缺就显得尤其必要。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65 浏览:415

赵书峰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自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简称"南京会议")以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经历了学术的"认知期""实践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发展阶段。这个过程既是中国音乐学界对西方民族音乐学学科的逐步认知阶段,又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两种学科观念的冲突、博弈与论争时期,同时也是探索与构建中国民族音乐学"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过程。未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需要继续拓展学科研究思维、研究视角、研究理念,继续深化跨学科互动研究:第一,要继续加强历史与田野互动性质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第二,运用"文化反本质主义"思维,重点开展民俗节庆音乐的身份重建与文化象征变迁问题的思考;第三,继续加强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传统音乐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依据;第四,自我民族志理论与书写范式应纳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第五,加强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相关理论建构研究,为构建中国音乐话语理论体系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

公共价值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回顾与前瞻 下载:20 浏览:221

王学军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合作生产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服务生产的新模式。传统视角下的合作生产置于产品或服务主导逻辑下,追求合作生产中的管理效率提升,而忽视了作为公共服务本质规定性的公共价值。本文从公共服务生产的理论变迁出发,从主体、动机、绩效和价值等方面回顾和分析了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研究及其不足,从合作生产的内涵以及合作生产中的政府作用和公众角色等方面阐释了公共价值视角下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从主体关系、管理效率和协同机制等方面重构基于公共价值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绩效治理体系是推进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和促进公共价值共创的主要策略。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下载:93 浏览:506

李世武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时期。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固然应当批判古典时期的艺术进化论和现代时期受西方现代美学束缚的误区,同时应当继承古典人类学家确立的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及跨文化比较的意识,避免走向地方主义的琐碎化叙事;应当继承现代时期的田野民族志方法,以艺术民族志为建构理论的基石。此外,注重书面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研究的互动,注重文化翻译的准确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保持对话,警惕和批判西方美学理论的话语殖民和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也是当代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建设内容。

寻根传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舞蹈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 下载:90 浏览:517

罗婉红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对传统舞蹈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把握其动态特征,研判其发展趋势,可为当前的保护实践提供思想基础。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昆曲进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标志性事件,可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进程分为"申遗"前、中、后三个阶段,对传统舞蹈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分析。在国家文化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的推动下,传统舞蹈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如下特点:研究定位从边缘走向中心;研究视野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学科;研究思路从采集体认走向田野实证;研究范式从国家话语走向乡土语境。未来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加强对保护过程的关注,加强以舞蹈为核心物的扩展性研究;更需要关注的是作为舞蹈文化主体的人,他们的舞蹈行为以及背后的思维逻辑。增强传统舞蹈主体保护和传承它的文化自觉,才是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永续之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事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60 浏览:377

赵景顺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事司法改革相继经历附随阶段、回归本源阶段、全面试点阶段和深入推进阶段。在此进程中,争议的焦点主要有家事程序立法的体例选择、家事审判机构的模式选择、家事案件非讼化与家事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家事司法理念渐成体系、家事审判规则日益丰富、家事审判机构数量倍增和家事审判联动机制成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家事诉讼与家事非讼的二元分化意识、存在突破现行立法的风险、家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未受到足够重视以及家事司法的力量组合有待优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家事诉讼与家事非讼的二元分化意识,布局推进家事非讼程序方面的改革;其二,稳妥推进家事法的立法进程,特别是非讼案件审判法和家事审判程序法;其三,重视家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其四,优化家事司法的力量组合,建构完善的保障机制。

吴江气排球运动发展历史回顾及展望 下载:74 浏览:318

王纯 《体育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由我国原创的运动项目,近年来这项运动在苏州吴江地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将气排球运动的产生和特点以及气排球在吴江区发展的十几年历史进行简单的梳理与回顾,并提出比赛分组不规范、训练缺乏系统性、中小学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

我国职业学校危机管理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 下载:70 浏览:416

刘婉昆 刘晓 2019年6期

摘要:
职业学校是危机多发机构,危机管理是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我国职业学校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正在从自然灾害、政治等领域的问题向着职业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危机问题发展,但研究依旧处于边缘地位。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职业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分类,梳理危机发生前后的管理阶段及各阶段应用策略,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发展动态,提出了细化研究对象、加强学科互动、把握职教特色和结合技术发展等几个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中国经济学70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61 浏览:459

史晋川1,2 叶建亮1,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经济学术接轨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在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朝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向迈进。

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历史回顾、演进动力与微观案例 下载:69 浏览:472

赵建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可以说是最近一个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前工业化时代"的五个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四波浪潮,发现中国的工业化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引爆"并快速推进,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为工业化进程打下了物质、人才、组织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而改革开放以后的四波工业化浪潮,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实验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在这四波浪潮中,无论是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经济特区,还是面向新时代的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都存在着高度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基于为宏大叙事寻找微观证据的目的,我们调研了位于江苏丹阳的一家钢铁民营企业——天工国际。从村办修理厂到乡镇企业,再到上市公司和国际企业集团,天工国际的成长历程实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当前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演进,是新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新使命。

葫芦岛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回顾 下载:49 浏览:225

王桂娟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葫芦岛市全面推进河长制组织体系和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分析总结了河长制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提出了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工作建议,以期为系统治理葫芦岛市河流和水库,建设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提供参考。

上海市郊区集约化供水回顾与思考 下载:88 浏览:470

刘素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上海市郊区集约化供水的推进历程,全面梳理集约化供水的工作成果,呈现水源集中保护、水厂布局优化、水质全面达标的郊区供水格局,并立足本市供水现状,对目标全球卓越城市直饮水目标,对上海市郊区供水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以期为优化高效的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无锡市建立河长制十年成效回顾 下载:95 浏览:495

朱喜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深入调查研究了无锡市创建与发展河长制、治理河湖十年成效的实践经验、创新举措、存在问题和教训,提出今后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消除黑臭、水质达标和消除太湖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的技术集成思路。

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下载:11 浏览:128

刘久斌 朱红霞 崔晓波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简要回顾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探讨了控制系统优化、现场总线、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自动启/停机控制系统(automation plant start-up and shut down system,APS)、数字化、集中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提出了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回顾与评价 下载:89 浏览:505

刘小丽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相继推出,涵盖了上游准入、市场化定价、管网改革、市场监管、原油进出口管理等。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指明了我国油气行业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和任务。油气行业改革的各项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市场对油气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内油气行业持续稳步发展打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2017年我国电力发展形势及2018年展望 下载:95 浏览:423

李际 樊慧娴 《能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2017年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回升,电力供应总体宽松,煤电企业经营困难。煤电去产能获得阶段性效果,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8年,电力供需形势持续宽松,部分地区供需矛盾加大,燃煤发电企业继续面临经营风险。

景区管理研究回顾及新时代展望 下载:58 浏览:449

何开玲 杨钊 王群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运用客观数据分析和主观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回顾并梳理景区管理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理论与方法、年发文量、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知网CSSCI来源期刊的466篇样本文献。得出如下结论:(1)该领域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较少。(2)年发文量经历了增加、稳定和减少的变化阶段。(3)研究热点包括资源管理、环境管理、门票管理、安全和危机管理、利益主体管理以及智慧管理。(4)研究趋势的时代性稍较弱,与全域旅游新时代要求相比存在不足。最后针对每个研究内容,讨论景区管理新时代研究重点和展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