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某隧道塌方的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 下载:76 浏览:474

穆超越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在隧道施工中,塌方是常见的风险事故。通过对某隧道DK123+945处塌方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认识围岩特性、各种地质构造的发展趋势、地质及施工因素间的联系及其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总结了塌方征兆与预防重点,将不利围岩段容易引发塌方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及时采取了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方法对塌方处进行整治。

华苑煤业10号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支护稳定性研究 下载:83 浏览:436

李帅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解决因非对称力造成的巷道围岩大变形失稳,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针对倾斜煤层,采用直墙半圆拱形巷道断面能够消除巷道顶板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巷道顶板围岩破坏和下沉变形较原方案分别降低了42.85%和67.16%。

基于声波测试的煤矿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3 浏览:439

成宽亮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声波测试是当前测试煤矿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方式。随着深井巷道的推进,巷道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围岩由于前期爆破和后期围岩内部应力调整,会产生较多的裂隙和形变。而围岩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应力分布情况都会显著影响声波在围岩中的传播速度。通过监测迎头推进过程中的围岩波速变化情况,分析了迎头推进距离、岩性、巷道位置等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

华胜煤业综采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429

郭锦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在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场和围岩压力显现规律及控制是采矿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结合华胜煤业实际地质条件对工作面回采围岩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巷道和煤柱受力位移变形机理,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煤柱在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及水平位移情况,以期为同类型围岩煤矿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采高作业面过断层破碎带围岩支护控制分析 下载:86 浏览:467

肖继伟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以大采高作业面过断层破碎带围岩支护控制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作业面围岩破坏特征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的围岩控制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实现了对断层破碎带围岩的有效支护,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有效性。

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下载:83 浏览:435

刘耀蔚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煤柱宽度留设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因此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显得尤为重要。以阳煤一矿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工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沿空掘巷煤柱的合理宽度。工业实践结果表明,当煤柱留设宽度为7 m时,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实体煤帮变形量为435 mm,煤柱帮变形量为592 mm;巷道围岩变形量相对较小,不影响正常生产,表明煤柱宽度设计合理,在阳煤一矿进行的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工程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沿空掘巷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鹿台山矿无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规律 下载:80 浏览:416

宋敏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简称"鹿台山矿")采掘接续紧张状况,同时减少相邻工作面区段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掘进工程费用,确保2203工作面顺利接替,对2202工作面轨道巷进行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试验。理论分析了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过程,并在工作面后方沿空留巷巷帮采用"挡矸金属网+可伸缩U型钢+木板背帮"方式进行挡矸防护,连续观测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的围岩变形数据,总结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规律特征。采用沿空留巷可以使回采工作面少掘一条区段巷道,减少煤柱损失,取消"跳采",实现连续开采,有利于生产集中化。

不同空顶距下煤巷顶板的受力和变形 下载:85 浏览:453

暴雪峰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增大循环进尺,有利于减少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寺河矿东六盘区地质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空顶距下巷道围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巷道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为基本顶,在巷道空顶距为12 m时直接顶所受到的拉应力未超过抗拉强度,保持了顶板完整性。

煤层倾角对采煤工作面围岩力学效应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57

王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以庞庞塔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倾角煤层俯斜开采时工作面围岩的力学效应,发现倾角从0°增大到30°时,工作面煤体出现间隔式剪切破坏区,煤壁内移量降低12.5%,顶板下沉量增加114%;煤体水平应力峰值增大25%,垂直应力峰值增大16.7%。鉴于此,指出开采大倾角煤层应着重加强工作面前方5 m~10 m范围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强度。

深部岩巷围岩偏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下载:87 浏览:455

侯宇峰 杨康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以A矿深部运料车场巷道为背景,借助于有限元差分仿真软件FLAC3D,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侧压系数下的围岩偏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分析,阐述了巷道周围不同部位岩体受力响应的差异性,以期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巷道扩刷过程中支护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玄真观隧道水平围岩病害处置 下载:55 浏览:362

毛井玉 《中国设备》 2019年1期

摘要:
以玄真观隧道为例,分析高速铁路隧道常见的水害、衬砌裂损和衬砌侵蚀3种病害的成因。针对病害研究对应治理技术,探讨实现隧道内状况的实时监控,降低病害影响程度,提升隧道安全性与稳定性。

坚硬顶板定向水力致裂弱化顶板技术 下载:50 浏览:470

董建 《冶金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定向水力致裂技术能够通过高压水流切断煤岩体的原有结构联系,起到定向转移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主动改善煤岩体中的应力集中状况的作用。本文利用这一技术对临空巷道帮、顶板下沉等变形进行了实践,通过数据显示,该技术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保障了工作面顺利回采。

一次性成巷爆破掘进技术研究 下载:56 浏览:449

邹晓纬 《冶金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爆破作为快速、经济的掘进手段,被大量的应用于矿山生产过程中,为实现一次性成巷爆破掘进,根据凝聚体炸药爆轰理论及热力学方法,得到爆轰初始载荷,并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到爆轰所产生裂缝长度计算方法,并通过对爆破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空孔布置可改变空孔围岩应力分布。在掘进爆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爆破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巷道成型过程,进一步说明空孔的设置可有效控制巷道成型,为一次性成巷爆破掘进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成型方法。

温度效应对隧道围岩影响的试验研究 下载:81 浏览:440

毕全超1,2 詹亮3 朱守芹1,2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探讨火灾事故对隧道围岩的损害程度,对20℃、100℃、200℃、400℃、600℃和800℃6种不同温度处理的红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岩样破坏后,岩石脱落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能量耗散与释放的角度阐释温度效应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温度在200℃之前,岩石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成负线性关系;温度在200℃~800℃范围内,岩石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成正线性关系。(2)岩样破坏阶段耗散的能量与碎块总表面积之间成线性关系,耗散的能量越多,碎块总表面积越大。

同煤某矿进风巷支护机理及数值分析研究 下载:66 浏览:461

杨军 《冶金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对锚杆与金属网耦合支护的机理进行研究得到金属网可与锚杆进行强度耦合,提高巷道支护能力,并给出了金属网参与耦合支护的判定依据及金属网参数选择方法。运用FLAC3D软件对进风巷建模仿真,得到金属网与锚杆耦合支护可有效改善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减小巷道围岩应力峰值,提高巷道支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锚注加固技术在软岩巷道围岩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3 浏览:362

赵浩 《冶金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原支护对巷道两帮、底部的控制较弱,顶部强度也需要加强的情况。根据高预应力、高强度、高刚度、强力支护的支护加固理念,采用预应力高强锚索支护系统,配以围岩注浆、锚注技术,解决了巷道围岩控制问题,保证了巷道设计断面及其功能使用。工程实践表明修复加固方案能够满足巷道修复治理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马兰矿迎采动掘进巷道围岩应力与支护研究 下载:57 浏览:444

马淑飞 《冶金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以马兰矿18504工作面回采及18506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为工程背景,对迎采动掘进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点进行研究,针对性提出巷道围岩支护方案,使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深埋软岩输水隧洞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64 浏览:462

王忠昊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泥岩及砂质泥岩均为典型的软弱围岩,受水浸泡后力学性质严重恶化。某隧洞在里程K4+000~K4+350段围岩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埋深232~286 m。隧洞在向上游掘进过程中,由于含水量明显增大,围岩稳定性降低并出现塌方。随后加强支护参数,施工方法由全断面法改为台阶法,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锚杆、钢架、喷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结果和现场隧洞断面变形监测结果均表明,加强后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能够保证隧洞施工安全。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围岩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75 浏览:467

许文杰 《冶金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回采期间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问题,以西曲矿18501工作面顺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结合工作面的覆岩赋存特征,研究了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围岩联合强化控制技术,并在现场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并未出现大变形现象,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为类似地质矿井生产提供借鉴。

富水围岩引水隧洞斜井施工排水智能控制技术 下载:46 浏览:389

李延浩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解决陡坡富水长斜井施工期间排水存在的问题:(1)斜井穿越活动断层带涌水量大,达249m3/h;(2)斜井坡比-31.8%,高差349m;(3)传统人工排水劳动强度大;(4)施工期长,排水费用高。施工中设置水仓阶梯排水,建立以PLC控制作为处理核心的智能控制排水系统。排水方案在分析排水智能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和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以及为实现智能排水控制功能方面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如真空度检测以及防水锤危害等,依据水仓水位和排水泵真空度等检测数据为主控基础并按均匀磨损、节能原则启动水泵,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高效率排水。应用效果良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