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与黑碳的分布及土壤固碳潜力 下载:76 浏览:490

徐嘉晖 高雷 孙颖 崔晓阳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稳定性土壤有机碳(SSOC)决定着土壤抗干扰与固碳能力。量化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两种典型的SS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与黑碳(BC),并以矿物结合态碳库为碳饱和容量来估算土壤的固碳潜力。MOC的量化采取物理分组和化学分离两种方法,BC的分析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结果表明:粒级分组方法过高估计了MOC,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的有机碳并非完全与矿物络合。BC占土壤有机碳(SOC)的比例约为25.4%,其中,颗粒有机质(POM)中BC所占比例约为26.3%,说明颗粒有机碳(POC)并非绝对属于活性组分。表层土壤碳饱和水平达到了97.8%,而深层仅有21.2%,表明深层土壤的固碳潜力巨大,为当前深层SOC储量的1.86倍。目前的碳饱和理论均以SSOC为基础,然而,BC于POM中的存在说明了POC在土壤固碳潜力中的重要性。

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效应影响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906

王志诚 艾格帆 魏静 刘庆 袁萌 《土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次采用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通过采集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样本,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地促进了土壤固碳,并提高了土壤肥力。本研究为秸秆资源利用和土壤碳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探讨腐植酸在土壤固碳减排效应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95 浏览:3005

刘方方 《土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利用减少化肥滥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式促进土壤固碳减排一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检索大量相关文献,综述了农业生产中固碳减排研究的背景以及腐植酸在农业固碳减排中的应用效果。从腐植酸对土壤酶活性、农药减量、化肥减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固碳、作物生长发育5个方面的影响阐述了腐植酸在固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将其施用于土壤有望解决当前农业中的碳排放问题,同时提出了腐植酸作用于农业固碳减排的建议,以期为腐植酸在农业固碳减排上的研究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