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本体和案例推理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下载:54 浏览:355

谭文博1 郭海湘1,2 宫培松1 郭聖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利用本体模型和案例推理技术研究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知识的重用。通过对风险评估案例的分析,设计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本体模型,使案例表示更加规范化,同时为领域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将历史案例数据进行整理并构建子案例库用于案例推理,运用案例推理技术匹配出相似案例,确定目标案例的风险等级和措施清单。运用本体和案例推理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风险评估的知识重用,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了高效的风险评估支持。

珠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重大风险与对策 下载:78 浏览:481

许锴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珠海地区软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首先收集整理了大量典型的地勘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珠海地区软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指出了该地区软土具有孔隙比高、压缩性强,天然含水率高,含水率变化范围大,天然密度低、灵敏度高及欠固结程度大等特性。然后,通过几个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梳理了珠海基坑工程面临的重大风险,并简要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为珠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深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地铁车站的影响分析 下载:83 浏览:479

王森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地下空间开发也随之增多。结合某工程实例,基于土体硬化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了临近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其分析结果满足运营期间地铁车站变形控制标准,结果表明:选用的基坑围护方案合理,选取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该方法适用于敏感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开挖的自身变形及周边敏感性建筑物变形的分析。

基于吊脚桩支护土岩二元深基坑的勘察与设计要点探析 下载:78 浏览:483

刘华强 范海涛 胡仲顺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由土层和岩层共同组成开挖面的基坑越来越多,对于该类基坑的支护可采用桩脚仅嵌入下部强度较高且稳定的岩层而无需深入基坑坑底的吊脚桩支护方式,采用吊脚桩可以降低成桩难度,缩短工期,减少投资而受到工程界的欢迎。但目前对于吊脚桩在勘察设计中存在很多误区而易引发基坑破坏甚至失稳,通过对吊脚桩支护形式的基坑工程中勘察和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该类基坑工程勘察设计要点,提出了按土岩相互影响的方法对吊脚桩支护体系稳定性进行验算。

复合土钉墙支护在花岗岩地区基坑加固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480

赵群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以温州市某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详细诠释了典型的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在花岗岩层地区的工程应用,同时分析研究此类地基事故的处理方案。花岗岩地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区域由于多方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变形和沉降,对变形产生的因素进行详尽分析,采用复合土钉墙加固处理方案可使基坑处于安全可控状态。加固基坑后监测结果表明,分析研究的思路正确、此加固方案可行。

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综合检测方法的探讨 下载:87 浏览:493

孙振锋 刘传新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根据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分析现有的检测手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超声波法、渗漏水、槽段接头等方面检测的不足,并结合基坑渗漏水引发地铁沉降变形的检测案例,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综合检测能力的需求,展望相关检测方法。

复杂环境下明挖基坑砌体管井保护技术 下载:84 浏览:502

周书东1 张彤炜1 刘亮1 麦镇东1 阳凤萍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5期

摘要:
既有地下管线穿越基坑时,当存在某些管道难以迁移或无法迁移,则会采取悬吊保护措施。目前,国内基坑工程中针对管井的保护案例较少,特别是砌体管井的保护案例更少。为解决砌体管井悬吊保护问题,以东莞市某地下空间通道为例,详细阐述砌体管井保护技术的总体思路,介绍主要构件的计算过程,分析施工要点、施工准备要点、监测要点、通风及照明安全及有限空间作业重难点。结果表明砌体管井保护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效益良好、提高安全富余度等优点,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管井的监测,满足通风、照明及有限空间作业等要求。

后浇永久柱半逆作法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500

莫杜毅1 黄云飞1 郑述芳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南宁市某酒店深基坑项目所处的复杂环境及地质特点,设计采用后浇永久柱半逆作的基坑支护技术。该技术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内支撑与梁板结构全面结合、基坑周边逆作中间顺作且逆作部分结构柱后浇。与常规逆作法相比,具有安全性更高,施工速度更快,无需拆除支撑、无需设置地下室结构预制柱、造价低等优点,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基于模糊-层次法探讨临河承压水深基坑稳定与降水运营风险 下载:86 浏览:502

陶俊1 李飞2 张飞2 陈湘贇2 李戬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某临河承压水深基坑工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专家对该工程稳定性与施工降水运营方面各风险源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风险源因子的权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隶属度函数,进而对临河承压水深基坑稳定与降水运营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各层次风险源的权重和等级评价更加偏于精确。另外,与减压降水有关的风险源因子的权重较大,需要格外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许多临河而建的深基坑工程中相应风险源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某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过大的实测与计算分析 下载:86 浏览:500

苏卜坤1 姜燕2,3 孙树楷4 刘清华4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对于围护结构出现变形过大、报警情况的地铁车站基坑,安全余量和危险程度通常不易定量判断,针对此种情况,对广州某地铁基坑位移报警工况进行了全过程数值反演计算,采取墙背土压力随开挖过程而变化的增量法,利用监测结果反演了计算参数并进行了验证,利用验证后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正常和报警等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得到一些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时的变形特征和规律,可以对工程的危险情况进行定量判断,取得了常规方法不能达到的较好效果,对类似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岩溶发育区地铁穿越断裂带基坑承压水突涌应急处理技术 下载:85 浏览:495

谭佳1 涂文博2 张鹏飞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期

摘要:
岩溶发育区地铁穿越断裂破碎带时,基坑开挖施工中坑底极易发生突涌风险,严重影响地铁线路施工的安全及进度。以某穿越断裂破碎带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详细分析总结了断裂破碎带引发承压水突涌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坑内蓄水临时抢险措施及设置隔水层、综合注浆处理的整治方案。基坑抽水试验表明基坑内因断裂破碎带裂隙产生的过水通道得到了有效封堵。采用基坑外侧注浆切断断裂破碎带引起的涌水通道,并结合基坑内垂直分层注浆封堵坑内涌水点的综合注浆法,可有效解决岩溶发育区穿越断裂破碎带基坑的承压水突涌问题,成果可为岩溶发育区基坑承压水突涌的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兼作永久墙的地下连续墙缺陷处理研究 下载:76 浏览:475

罗永健 黄俊光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两墙合一连续墙的使用可以节省支护空间,并能扩大地下室使用范围,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越来越受青睐。兼作永久墙的地下连续墙设计要求高于一般连续墙,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分析,论述了永久连续墙设计要点、缺陷的控制措施及处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并对正确指导现场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福建地区花岗岩二元岩土基坑支护研究及应用 下载:67 浏览:493

张涵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目前对于土岩二元地层的深基坑多见于青岛、大连等沿海地区,根据该地层特点而采用"吊脚桩+内支撑/锚索"的围护结构体系已有工程实例,但现有设计规范关于吊脚桩的理论计算尚无明确方法,对吊脚桩的传力体系仍模糊不清。针对福建地区花岗岩岩层地质特点,结合"吊脚桩+内支撑/锚索"支护体系在土岩二元地层中的力-变形机理,提出"补偿"设计法和"吊脚桩"基坑的稳定性验算方法,从而得到吊脚桩及锁脚锚索的相关设计参数。随后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花岗岩二元岩土基坑的施工工况,从理论上论证了"补偿"设计法的合理性。最后依托已完成的实际工程,采用现场实时监测的数据,对吊脚桩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吊脚桩的桩身变形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工作力学特性规律,从实际应用中验证"补偿"设计法的可行性。

某基坑工程坍塌的应急加固处理 下载:67 浏览:477

李削云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基坑工程事故一旦发生,对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民生安全的不利影响非常大;因此在重视与防范基坑工程事故风险的前提下,非常有必要了解如何及时处理基坑坍塌事故及进行基坑工程加固。本文介绍了某基坑工程坍塌事故时的应急处理与基坑加固方案,实际证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供工程人员借鉴与参考。

不同支护形式下基坑坑底回弹隆起数值分析 下载:76 浏览:482

王福彬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支护形式下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讨论了基坑位置,预加轴力,支撑间距、入土深度以及围护刚度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围护结构对坑底回弹隆起有限制作用,基坑坑底回弹隆起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改变锚固段的长度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内支撑的形式,支撑等间距的增大,坑底回弹隆起却随之减小,而且减少的幅度大致相同。

粤海置地大厦基坑工程设计 下载:76 浏览:482

何智威 孙传伟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粤海置地大厦基坑工程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繁华路段,基坑开挖深度达19 m,局部加深至22.55 m,基坑周边场地环境复杂,北侧、东侧及南侧临近市政道路,管线较多,西侧南段存在既有7~8层建筑物,西侧北段紧邻已开挖既有基坑;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本基坑工程项目分别采用咬合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咬合桩+锚索体系,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于临近深基坑、市区用地紧张的基坑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冲突处理方法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475

罗永健 黄俊光 刘志宏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环境复杂的城市地下室开发中,带格构柱的大跨度内支撑结构应用越来越广。临时格构柱布置以避让主体结构竖向受力构件为原则,但往往因施工误差、地下室布置调整等原因,会出现临时格构柱与地下结构冲突情况。针对实际工程中基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不同冲突情况,提出针对性处理方法。效果表明,处理方法安全可靠,施工便利,有利于工程推进及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广州某地铁站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影响分析 下载:75 浏览:464

仇培云1 戚玉亮2 陈帅光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嘉禾望岗站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坑施工对已建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其安全;分析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积累经验。

基坑支护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75

戴明恺 宿文姬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5期

摘要:
基坑支护设计中,准确计算土压力是保障基坑支护安全的前提。而经典朗肯极限土压力计算,其支护结构所对应的极限位移值往往较大,超过了基坑工程实际所允许的最大位移量,故而采用极限土压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采用横向受荷载桩的P-y曲线进行推导,并假设支护结构的位移按倒三角形分布,得到简化的位移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与工程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该计算方法能更准确的分析基坑支护土压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深圳某基坑变形监测应用技术分析 下载:84 浏览:479

赵庆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5期

摘要:
结合深圳市某项目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对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周边沉降、支撑轴力等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基坑变化受土体蠕变、地下水位升降以及基坑边附加荷载等因素综合影响,监测信息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确保整个支护体系及周边建筑的安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