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玩”监控:当代艺术协作式影像实践中的“监控个人主义”——以《蜻蜓之眼》为个案 下载:68 浏览:269

陆晔 徐子婧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当监控视频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当代艺术能否超越全景敞视主义的批判视角,发掘监控视频和个人之间的积极关联?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徐冰从互联网获取近万小时公开的监控视频素材,剪辑制作成81分钟的剧情长片《蜻蜓之眼》。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讨论和阐释,本研究认为《蜻蜓之眼》这一当代艺术作品以艺术家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协作式影像实践,凸显了"监控个人主义"的意义:个体有可能以主动"玩"监控的方式实践虽然有限,但在新技术时代的日常生活层面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参与。

自白与期待——《从现实学习》话语关系中的沈从文 下载:48 浏览:397

丁茜菡 《中国文学》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重点从话语关系角度分析《从现实学习》,发现文中沈从文强调的是谓语"学习"而非状语"现实",省略了双重主语独立的自我和他所期待的读者,省略的宾语则为关注了国家命运的个人选择。沈从文梳理不被恶劣现实吞没、主动从中成长的经历以自白,远不止是对外界的被动回答,而显示出其独立、坚韧及持续开放的学习态度。自传还有以个人经验予青年人以参考,期之作出有益国家命运的个人选择。这种期待承接了其1946年诸篇杂文中的一种焦虑关注,重视国家遭遇而超越个人境遇,但又与其本人息息相关。

媒介社会学中的“把关”:一个经典理论的形成、演化与再造 下载:49 浏览:436

白红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重访"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为起点,考察70年来把关理论的形成、演化和再造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它从一个引介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逐渐拓展为一套在新闻研究中颇具解释力的中层理论。在数字媒体时代,把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知识传统依然影响着后续的发展。对经典研究的"重访"不是为了单纯地返回过去,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线索的发掘和延伸,为当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

私社区: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他人与地方 下载:425 浏览:408

谢静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提出私社区概念,以描述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他人与地方新关系。借助于当前独特的地理媒介,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构造了自我与地方、自我与他人的多重关系,展示出散布式、碎片化的社区形象,并且在社交网络中以多种方式连缀、拼贴。这种社区形态打破了传统社区统一、稳定的公共形象,体现了个体与公共的矛盾性共存,因而称其为私社区。与传统的依赖性、政治性社区不同,这种私社区主要呈现出审美的公共性。而地理媒介的具身中介化性质,耦合了身体、物质与符号,连接了具身与中介、物质与象征,由此创造了私社区新的社区感。地理媒介生成的私社区并未完全取代传统和现代社区,但是开启了一种新的社区生活,同时影响个人的主体性与社区的公共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