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隔代照料减少了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吗?——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下载:54 浏览:348

马磊1 林森苗2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 2014),考察了提供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影响,并分析了背后的社会机制。两层次随机截距Logit模型分析表明:参与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更可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隔代照料的频率越高,参与社区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给定隔代照料的状态,女性老年人的社区参与程度比男性老年人要高。在合理的安排与统筹下,家庭育儿生活不但不会挤压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反而会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积极性。

中国会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吗?——基于“老有所为”理论视角 下载:70 浏览:384

宋靓珺1 王伟2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成为社会常态,而目前我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体系和认知范畴。这会对国家的宏观政策体系制定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造成一定偏差,也引发了公众认知层面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过度担忧和过分解读。基于"老有所为"视角探析老年人在劳动就业、家庭照料和志愿活动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制定老龄社会的应对策略,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出发。理念的变革和思维的创新,应当成为老龄社会政策研究的出发点。

性别观念视域下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研究——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的分析 下载:90 浏览:467

陈虹霖 孙雯 彭希哲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对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性别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中的性别观念分为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和性别能力平等观念两个方面。性别能力平等观念对于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对于男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不显著,对于女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性别观念对于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性别角色分工观念越是传统的男性老年人,经济收入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越弱;性别观念越是传统的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越弱。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