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圳前海多元主体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研究 下载:56 浏览:352

郭军 刘劲 荆治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街坊整体开发模式"在保证城市规划功能全面实现的同时,可以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打造高品质的街坊整体形象,提升物业价值,已成为国际、国内超大型城市中心区域开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在梳理、总结既有文献中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深圳前海合作区十九单元03街坊整体开发案例,对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的内涵、落地举措、优缺点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多元主体合作环境下的街坊整体开发模式实施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多元主体、确权约束与创新街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430

潘闻闻1,2 邓智团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创新街区是城市转变既有发展模式进入知识经济新阶段的标志性创新空间,其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是创新街区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中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理论,构建了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的异质性与政策确权约束对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作用关系,并通过确权约束下创新街区多元主体知识共享有效性模型,量化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知识共享对创新产出的显著作用:在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政策的强约束将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在确定政府政策约束强度的前提下,创新主体维度越多,知识共享复杂度越高,需要更强的确权约束,才能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这些研究对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加快创新街区建设、提升街区创新活力、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阈下的科技扶贫路径探析 下载:39 浏览:220

林涛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贫困群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通过对科技扶贫模式多元主体的调研和分析,发现科技扶贫存在政府内部协同能力不足、企业协同意愿不足、科技人员与科技特派员协同激励不足和贫困群体协同参与不足等问题。应构建多元主体协作运行机制、推进市场化科技扶贫机制、优化科技扶贫项目机制和完善贫困群体能力提升机制,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科技扶贫的现实路径。

基于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 下载:28 浏览:445

曾武祈1 郑翠红2 朱扶蓉3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高职院校因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赋予其参与精准扶贫的使命,因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赋予其参与精准扶贫的能力。改革招生制度以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体系以实现精准资助,优化人才培养以实现精准培养,优化就业环境以实现精准就业,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效果。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 下载:243 浏览:2001

刘春静 《农业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能够综合发挥政府、农业企业和其它参与机构的推广作用,满足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在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提升政府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的投入,发挥农业企业潜力,扩大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体系,满足其规范性的标准,从而提高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改善农业生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