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 下载:49 浏览:358

何立华1 王晓东1 王慧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迅速,已成为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实现项目调度信息集成化管理与共享,将项目调度优化与BIM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方法。利用BIM技术、项目调度理论以及优化算法,设计了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框架。该框架将BIM三维模型扩展到项目调度维,采用遗传算法进行项目工期优化,利用BIM进行项目调度优化的动态模拟。通过案例验证了集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调度过程的4D动态模拟,为现场施工调度管理提供指导。

基于ABC-LS-SVM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与控制模型 下载:63 浏览:375

杜志达刘运鹄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准确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是分析工程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高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针对成本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高度非线性特征以及工程实践中小样本数据的情况,构建了基于ABC-LS-SVM的成本估算模型。该模型以LS-SVM算法为核心,采用人工蜂群算法调谐模型核心参数取值。实例表明:与其他估算模型相比,该模型实现了估算精度和建模效率的双重提高。在此基础上,依据成本估算值和测试集误差MAPE划定成本控制区间,建立成本控制模型,判断项目成本的状态和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为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电动汽车产业的网络效应:识别与异质性检验 下载:45 浏览:388

孙晓华 孙瑞 徐帅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用户规模和配套设施构成了电动汽车使用的网络基础,如何发挥网络效应对于电动汽车市场推广和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影响电动汽车购买意愿的理论机制分析,选择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对用户购买电动汽车考虑的主要因素展开调研,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利用混合Logit模型对电动汽车产业的网络效应加以识别,并根据个体属性、用车习惯、消费者感知和环保意愿对总体样本加以分组,考察了网络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周围亲朋使用比例和配套设施建设能够增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都十分显著;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存在着一定差异,对于有车一族和家庭年收入较高人群,网络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年行驶里程数和月长途出行次数越多、对电动汽车品牌和优惠政策更了解、以及环保意愿强烈的消费者,其购车决策也越容易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企业技术研发与政府激励的演化博弈研究 下载:53 浏览:334

陈勇1,2 李忠富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基于自然人有限理性观点和不对称信息条件,引入企业研发失败概率和研发溢出效应以及政府政策溢出效应构建了地方政府激励政策与装配式建筑企业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分析可知政府的激励决策受政府激励成本、企业研发为政府带来的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等因素影响较大;企业的研发决策受研发成本、研发收益、研发风险、技术研发外部性以及政府激励的影响较大;技术研发失败概率应控制在合理区间,有助于实现博弈最优均衡。政府应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研发环境和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保障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不宜仅通过提高研发补贴促进企业参与研发;企业应立足自身条件,充分考虑研发风险因素和外部性影响,合理制定研发决策。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61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海滨浴场救生娱乐公共设施设计 下载:26 浏览:226

杨云泽 Farah Mohamed Nur 徐威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运用服务设计的相关方法,从分析当前公共海滨浴场的救生设施入手,发掘现有公共服务体系下救生设施的问题,通过对这一体系的分析和优化,以低成本的方式改善公共海滨浴场的救生服务,提升海滨浴场的安全性,为海滨浴场公共救生服务设计提供参考。

面向装配过程的SI住宅体系接口设计研究 下载:62 浏览:372

李忠富 蔡晋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接口是SI住宅体系支撑体与填充体结合的关键环节,接口设计影响到支撑体耐久性能与填充体可变性能的实现。归纳SI住宅体系接口的形式与分类,阐述面向装配过程的含义和内涵。在传统接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面向装配过程的接口设计实施流程,并剖析其工作环节。基于SI住宅体系的理念,详细分析接口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与设计要求。从设计思想、协同参与和信息化应用的角度提出接口设计的实施建议,为SI住宅体系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PPP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效率分析 下载:54 浏览:345

苑贺辉 石磊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PPP项目引入竞争性磋商便于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方的信息交换明确采购需求,为政府确定合理的项目质量标准提供有效依据。但事前成本的套牢和沉没问题往往导致社会资本方降低采购阶段努力水准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效率损失,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方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磋商对其采购阶段努力水准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竞争性磋商机制中通过信息交换可以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提升项目质量水平可激励社会资本方在采购阶段付出高努力水准以实现采购效率;但过高的质量水平反而加剧社会资本方竞争从而产生负向激励作用,因此政府需合理控制激励强度以提高采购效率。研究成果以期为政府在PPP项目中合理运用竞争性磋商机制提供借鉴。

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延续设计研究 下载:24 浏览:203

许渭浚 唐建 张弘驰 《中国设计》 2020年11期

摘要:
为解决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环境延续性被忽视,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缺乏育人作用的问题,在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环境设计上达到新、老校区文化传承。本文以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阐述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探索入口空间景观与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的分析及设计研究,总结出高校多校区入口空间景观延续性设计的发展原则。得到了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延续设计发展的原则。该原则可为以后多校区高校入口景观延续性设计提供参考。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研究 下载:63 浏览:374

王淋1,2 马力1 宁金华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在推广绿色建筑的建筑行业大背景下,如何高效并合理地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进行治理,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成功普及和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验证了绿色建筑项目参与者之间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思路;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业主和承包商两大绿色建筑项目参与主体的协同行为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动态行为模型,找到了具有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均衡解,并得出保证博弈双方同时采取协同风险治理策略的必要条件,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方法及策略。

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需求在不同收入群体的变化分析——基于Kano模型 下载:57 浏览:363

李忠富 蔡晋 张胜昔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切实满足用户需求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根本。深入不同收入群体中,有针对性地探索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对住宅结构-功能的需求变化,则是优化住宅的功能资源配置以及最大化不同收入用户群体对住宅产品满意度的关键。采用Kano模型与问卷对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需求进行识别与分类,依据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指标,提出不同收入用户群体中需求变化的分析模型,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得到不同收入群体对住宅产品需求的满意度变化结果。研究发现,无论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需求的Kano类别是否对收入变化敏感,需求的满意度总是对收入变化具有敏感性,并且满意度会随收入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市场细分环境下住宅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研究 下载:62 浏览:380

项秋银 李忠富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传统住宅装修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住宅装修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目前的互联网家装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各种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装修业界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国内外住宅装修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互联网家装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的框架分析 下载:67 浏览:379

王爽 胡晓娟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一段时期以来,黑龙江时常与消极话语联系在一起。其中固然有黑龙江本身在经济生产、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足或不力,但媒体怎样报道黑龙江、怎样呈现黑龙江形象也值得考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媒体报道的框架特点并提出优化建议。

经济型酒店能源基准工具研究 下载:47 浏览:292

滕真如1,2 武春友1 徐止政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经济型酒店能源目前常用EUI(用能强度)单位面积能耗表示,但是将来用EUI代理成为发展趋势,在某些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讨论了应用酒店能源基准工具应注意的问题。该能源基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EUI作为因变量,将若干能耗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应用最小二乘拟合回归方程作为能源基准。该能源基准评价最终用能源利用率(能效比)表示,它是实际EUI与预测EUI二者之比的百分数。实际EUI根据现场能源计算获得,预测EUI根据回归方程计算获得。并给出两个能源基准的评价实例。

“项目总监”理念下PPP项目指挥部建设管理模式选择与实施 下载:36 浏览:410

李忠富 陈思宇 李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PPP项目是一项涉及多个参与主体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政府指挥部作为PPP项目的直接发起方与最初推动者,其管理模式的确定和具体实施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结合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一种"项目总监"的指挥部管理理念,分析了PPP项目指挥部的多种管理模式,并就主要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比对分析,界定了该模式的管理框架,提出了指挥部实施监管的依据、目的及目标,以此创新指挥部管理模式。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控辩焦点识别 下载:28 浏览:328

杨亮1 周逢清1 张琍2 毛国庆3 易斌1 林鸿飞1 《中文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语言处理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许多垂直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如司法、教育、医疗等。在司法领域的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往往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持有不同观点,而该焦点也是影响案件最终判决和量刑的关键所在,该文旨在识别并生成电子卷宗中的控辩焦点。由于控辩焦点的构成大多依赖对案情文本的分析概括,受此启发该文尝试将文本摘要的思想迁移到该任务中,结合生成对抗网络构建控辩焦点的生成模型,进而获得案件的控辩焦点。在裁判文书网的真实司法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对控辩焦点的识别精度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因此,该文对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的庭前预案及案件审理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与应用价值。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下载:26 浏览:327

林广和1 张绍武1,2 林鸿飞1 《中文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命名实体识别(NER)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任务,其性能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关系抽取、语义角色标注等后续任务。传统的统计模型特征设计难度大、领域适应性差,一些神经网络模型则忽略了词本身所具有的形态学信息。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端到端模型(Finger-BiLSTM-CRF)来进行命名实体识别任务。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字符级词表示模型Finger来融合形态学信息和单词的字符信息,然后将Finger与BiLSTM-CRF模型联合进行实体识别,最终该方法以端到端、无任何特征工程的方式在CoNLL 2003数据集上取得了F1为91.09%的结果。实验表明,该文设计的Finger模型显著提升NER系统的召回率,从而使得模型的识别能力显著提升。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谐音广告语生成模型 下载:67 浏览:411

徐琳宏1 林鸿飞2 祁瑞华1 杨亮2 《中文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广告语是广告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凝练着品牌的核心价值。该文以古代诗词为基础,通过多特征融合的方式,提出谐音广告语群的生成及评估模型。在生成模型中,首先利用语音模板,获取候选广告语群。同时分别通过语音、形状、语义和情境四个维度,计算广告语的九大特征,得到候选广告语群的特征矩阵。最后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权重的双序评估算法,筛选出高分广告语群。实验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广告语,在生成的特征矩阵基础上,双序评估算法能够准确地评估广告语的质量,与人工评估结果基本接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蛇形换热管内超临界甲烷传热特性研究 下载:31 浏览:380

吴晓林 靳书武 武锦涛 银建中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使用甲烷代替液化天然气(LNG),对超临界LNG在单根蛇形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流体物性、进口速度、压力及壁温对超临界流体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传热系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定压比热容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类似,表面传热系数沿管程先增大后减小;而在远大于拟临界温度的区域,除弯管处由于二次流出现突变外,表面传热系数渐趋稳定。壁温、入口速度及压力都会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峰值位置和大小产生影响。增大压力可以改善超临界区域传热恶化现象;进口速度对传热影响较大,随着进口速度增大,表面传热系数显著增加。

反应釜流动传热模拟及放大设计 下载:31 浏览:310

孙士丹 胡大鹏 于洋 孙金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某实验用搅拌反应釜的三维模型,以水为介质对其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特性模拟。结果显示实验所采用的双层推进式搅拌桨能够较好地作用于釜内流体,使之产生符合要求的流场,在加热过程中也能保证釜内温度分布均匀。依据相似性理论并基于尖端圆周速度恒定的放大准则对反应釜进行了工程放大设计,得到了中试用反应釜的基本设计参数,可为中试反应釜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