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峡两岸初中音乐教材曲目比较——以大陆人音版与台湾康轩版为例 下载:68 浏览:427

马李娜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大陆人音版与台湾康轩版[1]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曲目[2]为比较文本,通过对两版教材所选曲目进行细致地分析,得出两版教材在选曲方面有以下差异:在曲目分配上,人音版侧重审美性,康轩版则更具有实践性;人音版教材的中国曲目多于外国曲目,选曲倾向"母语化",康轩版教材外国曲目多于中国曲目,选曲倾向"西方化";在两版教材选择的中国曲目中,人音版选取的传统音乐较多,康轩版选择的流行音乐较多;在两版教材选择的外国曲目中,康轩版教材曲目体裁比人音版教材丰富。

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摇滚乐演唱 下载:97 浏览:503

王韡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崔健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一无所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大陆摇滚乐的诞生。大陆摇滚乐的诞生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充分突显出当时社会亚文化的文化表征。歌曲《一无所有》属于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崔健的呼喊式演唱也体现了摇滚乐的表现特点。另外,摇滚乐的出现与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

从“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窥探17—18世纪“全球大众消费” 下载:40 浏览:245

黄英俊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18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茶、咖啡和糖被荷兰、英国进口和分销到西欧市场,欧洲全球大众消费便拉开序幕。在整个18世纪,茶和咖啡的价格迅速下跌使平民能够消费这些商品。因此,18世纪下半叶,茶、咖啡和可可成为欧洲人,尤其是市民的普通饮品。当时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的时候,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糖的热量和茶、咖啡的咖啡因能够为从事高强度劳动的工人提供所需能量和兴奋剂,它们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18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进程。

渠道渗漏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以泾阳南塬庙店滑坡为例 下载:55 浏览:380

刘战峰 王家鼎 许元珺 谷天峰 《土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泾阳庙店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非饱和土特性试验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建立典型斜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模拟渠道渗漏对于斜坡渗流场的影响,研究了渠道渗漏对于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渠道渗漏引起的水分入渗湿润锋面呈近似椭圆状增大,使得饱和区域面积逐渐增加;当入渗时间足够长时,地表水入渗开始补给地下水,原始补给排泄平衡遭到破坏、之后又逐渐形成新的平衡。在渠道水渗漏与地表水入渗优势通道共同作用下,斜坡稳定性系数随渗水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该地区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农业灌溉过程中,渠道渗漏水体长时间入渗,改变了斜坡内部孔隙水压力与基质吸力,改变了斜坡的原有的渗流场,降低斜坡土体抗剪强度所致。

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南北反相变化的年代际特征及机理 下载:72 浏览:324

李一玲 王澄海 张飞民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对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南北反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机理的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约以55°N为界存在南北反相变化特征。1961~2015年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代际尺度上,北半球行星波"冬三"分布型变化与欧亚大陆地表温度南北反相变化密切联系。冬季欧亚地表温度南北反相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内转变。滤除年代际信号和全球变暖趋势后,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与秋季北极海冰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北极海冰面积减小是欧亚、尤其中亚地区冬季地表温度降低的主要外强迫因素之一;同期北大西洋"三极子"和欧亚大陆冬季地表温度南北反相变化在年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相关。

中国东部春季极端降水与同期欧亚大陆地表感热的可能联系 下载:89 浏览:390

沈迪桑 陈海山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1960~2010年ERA-20C再分析资料和中国东部站点降水观测资料,探讨了我国东部春季极端降水与欧亚大陆地表感热通量的联系和可能影响途径。结果发现,当春季欧亚大陆中纬度巴尔喀什湖以西及贝加尔湖以南区域地表感热通量偏弱(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表感热通量偏强(弱)时,我国东部春季极端降水呈现南少(多)北多(少)的反相分布特征。当春季欧亚大陆中纬度关键区地表感热偏弱,低纬度关键区地表感热通量偏强时,春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弱、位置偏北,我国东部北方地区大气斜压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偏强,北方地区极端降水偏强,而南方地区大气斜压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偏弱,南方地区极端降水偏弱。当春季欧亚大陆中纬度关键区地表感热偏强,低纬度关键区地表感热通量偏弱,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情况大致相反。

谈中国网络流行歌曲的兴起及演唱 下载:78 浏览:464

王韡1,2,3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入世贸后的中国更加国际化、开放化,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网络歌手开始出现,网络流行歌曲也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阐述了中国大陆网络流行歌曲兴起的社会背景,中国网络流行歌曲的兴起、发展状况以及以雪村为代表的音乐评书网络流行歌曲演唱风格。

台湾地区语文“高考”试题的启示——兼论中国大陆地区试题的积弊 下载:75 浏览:503

李兴茂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台湾地区语文"高考"试题不论在结构、题型,还是在内容、命题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合理的设计,注重语文核心素养,显示出优良的品质。相比之下,我们大陆地区试题则烦琐、僵化,存在着信度、效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为人诟病。研究台湾地区"高考"试题命制的思想、模式和方法,吸收借鉴有益的经验,结合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语文高考试题,有助于解放我们的语文教学。

文化视角下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比较——以“统计与概率”为例 下载:55 浏览:437

覃淋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可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科学5类,其呈现方式包括可分离型与不可分离型。运用上述分类方式,对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两种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和运用水平相近,其他数学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与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共生活中,呈现方式以顺应型为主;两种教材在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人文方面几乎都没有涉及;在数学与科学方面有所差别。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对大陆推进随班就读的启示 下载:87 浏览:469

陈红 赵斌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强调通过课程调整,让所有特殊儿童皆能充分参与普通教育课程,接受基于需求的适性教育。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纲要"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大陆推进随班就读应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共建相互尊重与接纳的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普教与特教课程的衔接,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课程与教学应紧密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间的合作,使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化;配齐硬件设备,使随班就读生学习及生活无障碍;加强教学评价的适性调整,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差异化、个别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大陆随班就读的整体教学质量。

植被盖度对水土保持功效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556

吴小康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摘要:
在不同地质环境中,植物一直在土壤的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极大地改善当地土壤与生态环境。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植被盖度情况对水土保持的重要影响,以此为相关部门提供帮助,减少不同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供有关人士参考。

基于NDVI的某深埋矿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分析研究 下载:195 浏览:2554

宋志杰 《冶金技术》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煤矿等资源的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进而产生地表变形、沉降、塌陷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研究煤矿开采对地表植物覆盖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山西省境内某深埋煤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Landsat8 OLI_TIRS卫星数字影像作为数据,通过ArcGIS计算NDVI植被指数,分析研究区内地表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对保持矿区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维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工环工程中的水资源保护与修复 下载:109 浏览:1172

张浩杰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水工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之一即是水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污染、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等。提出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的策略,如加强法律法规、推进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等。探讨了修复措施的具体实施,如生态修复技术、水质监测与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利用。本研究旨在为水工环工程领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