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下的全球气候博弈分析 下载:32 浏览:408

荆克迪1 师翠英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国际气候谈判目前已经进行超过20年,随着国际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各国之间围绕气候问题的博弈也在不断进行。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发,以全球环境谈判模型(IEAs)为基础,引入国家的"社会偏好"这一概念,从利己效用、公平效用和效率效用三个维度建立国家效用函数,从博弈论角度对国家的减排行为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国家的社会偏好对国际气候合作有着显著影响,利己效用对合作减排产生不利影响,公平效用对合作减排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而效率效用对合作减排产生有利影响,参与减排的国家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提升减排水平。另外,惩罚机制的存在可以有效遏制搭便车及偷懒行为,进而促进合作减排。最后,本文结合目前国际气候博弈格局分析中国的定位,对我国如何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制定能源经济政策提出对策和建议。

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08

杨校美1 肖红叶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会显著降低中国整体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但该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同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当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9821元(2007年以前)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未对中国资源错配产生显著影响;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19821元小于49542元(2008-2014年)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可以缓解资本错配,但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49542元(2015年以后)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通过提高金融深化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

我国城镇居民健康资本的省际差异与空间效应 下载:46 浏览:405

郝枫 张圆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准确测度各省区人均健康资本并识别其空间关联,对把握我国健康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联合国创建的健康资本账户核算方法,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S)及官方劳动力人口统计数据,兼顾个体偏好微观视角与空间关联宏观角度,集中考察近年来我国各省区城镇居民健康资本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人均健康资本存量存在东高西低的省际差异,其增长速度缓慢且逐步降低;随着收入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资本的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且劳动者健康风险偏好与工资的关系随年龄变化,青年时期愿为获取高收入承担高健康风险,中老年时期则更注重控制与降低健康风险;健康资本在邻近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其促进本地区收入增加,但对相邻地区收入有抑制效应。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