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摩登的诱惑:早期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 下载:32 浏览:280

王玉良 《当代艺术》 2019年4期

摘要:
长期以来,早期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的关系,在影像的批评与接受中,呈现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征。从文化消费角度看,好莱坞电影的"上海情结",培育了上海观众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地域气质。20世纪上半叶,上海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态度,虽然摇摆于意识形态和个体诉求的困惑之间,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现代性"的憧憬和追求,总能体现一种"摩登风情"与在地心理的缝合趋势。这种关系不仅阐释了"现代性"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极大地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文化走向。

《鲁滨逊漂流记》:一个帝国主义文本的好莱坞转化 下载:39 浏览:476

张文琪 《当代艺术》 2018年11期

摘要: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自18世纪初诞生以来,经过无数次的艺术和媒介转化,其中着墨最多的无疑是文本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选取三部拍摄于不同时期的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蓝本的好莱坞影片,来探讨鲁滨逊故事中的帝国主义话语,在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产品中如何流转与嬗变;对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后发现,帝国主义话语仍然存在于西方世界的文化语境中,只是讲述者从英国变为美国,讲述渠道从小说扩展到了电影,讲述方式则更加隐蔽和暧昧,并且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深层勾连。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初探(1945—1950) 下载:44 浏览:476

王玉良 《当代艺术》 2018年5期

摘要:
抗战结束后,好莱坞电影再次垄断了中国市场,"八大公司"的电影发行像一张巨大的网络,以上海为中心向全中国铺展开来。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垄断发行时期(1945年8月—1947年4月)和好莱坞电影的独立发行时期(1947年5月—1950年6月)。尤其像当时势力最为雄厚的米高梅公司,在上海的发行模式基本勾勒出了彼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传播脉络。从统一管控到自主发行,这一转变折射出了战后上海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也体现了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