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下载:82 浏览:481

潘允琪 汤瑾 王坚镪 李运改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需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由于实验室传统检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限制,PJI的诊断至今仍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一些兼具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方法在PJI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关节置换术后PJI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12

潘雪 陶慧娟 周道银 徐健 陈燕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正>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或传统尿脱落细胞检查一直是诊断BC的常规方法[1],由于前者为有创性,同时受病变体积、位置、环境和时间的限制,对BC筛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尿液细胞形态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在早期诊断BC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报道1例根据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辅助诊断BC的病例。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相关性 下载:91 浏览:506

王恺隽1 李铁威2 王棕健1 陈曦1 高小晶1 蔺亚晖1 周洲1 康金锁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36例初诊为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确诊CAD患者222例(CAD组)、非CAD患者214例(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hs-cTnT、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同时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3个方面分析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所有对象按hs-cTnT四分位数(由低到高依次为Q1区、Q2区、Q3区、Q4区)分组,比较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或斑块性质各组患者在Q1~Q4区的分布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AD患者hs-cTn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Glu、UA随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P<0.05),eGFR随病变支数增多而降低(P<0.05);hs-cTnT、CACS、Glu、UA、Cr、BUN随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与BUN、Cr、UA、Glu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239、0.134、0.13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四分位分布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均相关(rs值分别为0.249、0.252、0.239,P<0.01)。不同病变特征各组Q1~Q4区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狭窄程度的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大,位于Q4区的患者比例均增高,位于Q1区的患者比例均降低。校正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肾功能指标(BUN、Cr、UA、eGFR)后,hs-cTnT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hs-cTnT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也受性别、年龄、肾功能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尚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

4株利奈唑胺不敏感粪肠球菌的23S rRNA基因突变分析 下载:91 浏览:500

林贺1 薛苗2 汪怀周2 黄晓春2 秦阳华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4株利奈唑胺不敏感粪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4株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E-test法进行复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氯霉素-氟甲砜霉素耐药(cfr)基因、23S r RNA V区和基因组23S r RNA 4个拷贝基因,经测序确定突变情况。结果 4株利奈唑胺不敏感粪肠球菌均未扩增出cfr基因,23S r RNA V区扩增片段连接T载体随机挑选6克隆测序,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最常见的G2576U突变。进一步分别扩增23S r RNA 4个拷贝基因并测序,仅1株菌存在1拷贝G2576U突变,4株菌均存在U2826C突变,另外还分别存在G2389A、U2363C和A2881G突变。U2826C位于23S r RNA可变区边缘,进一步扩增同期临床分离的利奈唑胺敏感粪肠球菌,测序结果显示均存在U2826C突变。结论临床分离的4株利奈唑胺不敏感粪肠球菌的23S r RNA存在散发突变,是其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518

纪伟 吴洪坤 周琳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很少或不能合成蛋白质的RNA,包括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RNA。miRNA分子是短的非编码RNA,在实体肿瘤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有异常表达,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lncRNA在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已被证明在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并参与致癌或肿瘤抑制的过程。文章就nc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为潜在作用靶点的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接触性出血与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 下载:405 浏览:3343

杨旭 张鹏博 张俊涛 《诊断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接触性出血临床症状与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200例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病理诊断特点。结果 200例接触性出血患者,其中ASC-US 58例,占29%;ASC-H 14例,占7%;HSIL 9例,占4.5%,其中滴虫感染引起的接触性出血7例,占3.5%。结论 1.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较大多数阴性片背景稍不好,ASC-US诊断率稍高,少数接触性出血患者可诊断LSIL/ASC-H、ASC-H或HSIL,或微生物感染(如滴虫)。2.对于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更应仔细阅片,提高阳性诊断率;3.液基细胞片诊断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两年阴性者可每两年或三年复查一次。

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诊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下载:441 浏览:3242

王蕊 《诊断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与解析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诊断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及对五年制医学生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进行学习的五年制医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仅采用基础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对比两组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三个方面的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