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自杀行为“违法性”的双向证成——兼论自杀参与行为的刑事可罚性 下载:57 浏览:403

朱彦 《法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司法案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表明,自杀参与行为的可罚性是无可规避的现实话题,刑法对自杀行为的定性关系着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认定,现有的"自杀合法说"以及"法外空间说"均不能为刑法处罚自杀参与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中西传统文化均反对率性自杀,自杀违反生命至上的伦理道德,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言,也并非没有造成任何的法益侵害。对自杀行为的违法性诠释需要诉诸"规范违反说"背后的伦理基础。自杀的非理性因素决定了法律家长主义介入的合理性,这也是刑法可以对自杀行为进行否定评价的法理基础。然而,法律家长主义应当以普遍的公众意志为依据,并且应当限制在极为个别的领域内,即法律家长主义限制的是自我决定者本人的处分自由,应以善良风俗与处分的严重程度作为限制的依据。从"违法连带性"的法理来看,自杀参与行为正是借助自杀行为本身的违法性得以处罚,但自杀行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未达到刑事可罚之"量",从而不可罚。

家长式领导有助于员工利他行为吗?——基于中国情境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 下载:51 浏览:312

吴士健1 孙专专1 刘新民1 周忠宝2 《当代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利他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基于中国情景下的管理实践,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利他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检验了感情承诺、心理授权及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多重中介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仁慈、德行、威权领导都能对员工利他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感情承诺、心理授权和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分别在家长式领导三个维度与员工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除心理授权和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仁慈领导以及威权领导与员工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中介路径的效应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农业企业家长式领导对员工绩效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474

吴有磊 孙琛 《管理与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我国农业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在领导模式上多采用家长式领导。以往对家长式领导及员工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多,但很少与农业企业结合。本文通过问卷对农业企业的员工进行了调查,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在农业企业中,威权领导只对人际促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员工绩效中的其他两个维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常州市0~5周岁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下载:87 浏览:489

凌良健1 孙翔2 吕旭峰1 甄茜1 周明浩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常州市0~5周岁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愿,为促进水痘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参考。方法等距抽样2 332名0~5周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 65%的家长愿意自费为儿童接种水痘疫苗,92. 97%的家长愿意免费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是否患过水痘、其子女已入托、监护人类型对疫苗接种意愿有一定影响(P <0. 05)。超过50%的拒种人群是担忧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今后应该重视托幼机构儿童家长水痘防控的健康教育,加大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宣传力度。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NICU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0 浏览:421

赵宏 钟春霞 宋霞梅 王斌 陈剑锋 廖小妹 陈欣欣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41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19)。实验组在患儿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时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陪护,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患儿的照护,进行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和早期干预等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家长每周3次、每次1 h隔窗探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前1 d家长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2周及4周时家长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家长在出院前1 d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4周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高家长的照护能力,降低家长的焦虑水平,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出院后的随访率和生存质量。

春秋两季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示范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下载:52 浏览:342

郭楠楠1,2 李丹丹2,3 陈曦2,3 齐延凯2,3 宋超2,3 范立民2,3 裘丽萍2,3 孟顺龙1,2,3 陈家长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解西大洋水库示范区内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分别于2018年10月秋季及2019年5月春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秋季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3属93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30.34mg/L,浮游植物密度为4745.39×10~4cells/L;春季共鉴定出8门52属82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1.19mg/L,浮游植物密度为367.52×10~4cells/L;春秋两季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相似度仅为11.7%;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87、4.19,为典型的蓝-绿藻为主的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与NH+4-N、SD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水温(T)、Chl-a、CODMn、NO-3-N、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西大洋水库示范区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修复工程对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积极作用。

吸痰管加热护理对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308 浏览:3050

石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吸痰管加热护理对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应用吸痰管加热处理)和对照组(n=50例,应用常规吸痰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以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吸痰阻力轻度、中度、重度阻力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黏膜损伤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9/50)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8/50),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吸痰管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吸痰阻力和黏膜损伤率,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探讨家长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减少儿童百白破(DPT)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价值 下载:37 浏览:432

陈安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百白破疫苗(DPT)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是国家向儿童提供的无偿免疫疫苗之一,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疾病;百白破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上述三种疾病的传染,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可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成长,这种免疫接种形式是目前我国主要预防传染疾病的重要干预方式,一直被沿用推广[1]。但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儿童在接种后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对接种效果、家属及儿童依从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接种率受到影响,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实施科学对症护理服务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接种配合度,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儿科临床实践中传染病的防治策略研究 下载:163 浏览:1667

谷颖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为了分析对比儿科临床实践中采取不同防治策略对传染病发病概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组各57例的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跟踪观察,观察组采取设计的新的防治策略,对照组执行原有的标准防治策略。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儿童在此期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疫苗接种和家长知情状况等。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传染病总发病率(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总发病率(22.81%),并且在疫苗接种合格率方面,观察组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占比为96.49%,对照组则为91.23%。同时,在家长知悉的情况对比中,观察组家长对于疫苗接种以及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比较充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儿科临床实践中,采取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治策略,并加强对儿童家长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传染。

社区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的影响 下载:213 浏览:1921

杨黔英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探究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某社区300名婴儿家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疫苗接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儿童保健时加强对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婴儿的健康状况,提高婴儿的疫苗接种率,并降低婴儿常见病的患病率,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不同社区儿童家长对常规疫苗接种知晓率的差异分析 下载:236 浏览:2603

叶静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探讨与分析不同社区儿童家长对常规疫苗接种知晓率的差异。方法:2019年2月到2022年9月选择在A社区(A社区组)与B社区(B社区组)儿童家长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A社区组在疫苗接种中给予常规社区管理,B社区组在疫苗接种中给予积极的优质管理服务,调查与判定疫苗接种知晓率、疫苗接种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B社区组儿童的卡介苗、麻疹、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百日破、乙肝等常规疫苗接种率为100.00%、93.33%、94.33%、94.33%、93.67%、99.67%、84.67%,与A社区组的99.67%、92.67%、93.67%、94.67%、92.67%、98.00%、83.33%相比无明显差异,都超过了85.00%(P<0.05)。B社区组儿童家长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疫苗时间、接种疫苗注意事项、接种疫苗次数等疫苗接种知晓评分与A社区组对比有显著提高(P<0.05)。B社区组儿童家长对于常规疫苗接种的满意度为98.00%,与A社区组的93.33%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不同社区儿童家长的常规疫苗接种率基本都达到了要求,但是疫苗接种知晓率存在差异,使得疫苗接种满意度也存在差异,因此要积极加强针对性服务管理。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下载:363 浏览:4022

江娜 刘小花 罗正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20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热患儿家长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焦虑倾向。结论:患儿发热程度、实验室检测结果,家长文化程度及疫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儿家长心理有影响。

吸痰管加热护理对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51 浏览:3228

石磊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研究吸痰管加热护理对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应用吸痰管加热处理)和对照组(n=50例,应用常规吸痰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以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吸痰阻力轻度、中度、重度阻力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黏膜损伤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9/50)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8/50),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吸痰管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吸痰阻力和黏膜损伤率,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下载:71 浏览:964

吴再鸿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在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同学具有较弱的自我学习意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认识不足,在他们的心底里也没有了学习的动机,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寻找自己的目标,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还不够扎实,因此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不会有所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在学校与家长、社会合作的背景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起做好初中学生的数学教育工作。

浅谈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 下载:282 浏览:2727

任亿红 《低碳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和发达国家一样,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并以其特有的光芒蓬勃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环境破坏。当前,世界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不断发生的灾害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看来,环境没有得到及时保护,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很低。人们意识淡薄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正因为人们从小就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因而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这一缺陷就会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对此,我国要求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环保教育的宣传教育。为此,迫切需要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然而,儿童意识与环境保护水平低下的原因及现状如何?我们应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症状管理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对发热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815

庄美珊 汪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以症状管理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对于提升儿童发热患者家长的疾病认知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6名发热儿童及其家长,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基于症状管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研究比较了两组在干预后儿童的依从性以及家长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月的介入后,实验组家长的疾病知识认知率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能显著提高发热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水平,并提升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促进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康复。

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591

张洪芝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究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10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长医患沟通效能量表评估家长的沟通效能,沟通效能低的,设为对照组。沟通效能高的,设为观察组。再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CS)对儿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CARS主要用于评估儿童孤独症的严重程度。跟踪观察儿童的康复情况,分析家长沟通效能与儿童康复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家长医患沟通效能与儿童康复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家长的沟通技能、沟通态度和沟通信心对儿童的康复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家长医患沟通效能有助于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康复效果,应重视对家长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支持。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705

付小婷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