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就业结构钳制下的云南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研究 下载:59 浏览:357

郑宝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质量兴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云南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历程表明,尽管云南的农业经营体系得到了不少完善,但面临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和农业这一双重钳制,不仅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而且使云南农业的小农户特征更加显著。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单纯靠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效不会很快,也不会很显著,需要从云南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出发,在不断发展二三产业、吸纳更多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加大对小农户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加快制定实施扶持小农户生产的政策举措,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服务组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细化农村一产和三产融合的政策举措等。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青年人的就业效应研究 下载:67 浏览:378

李磊1,2 席恒1 《当代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与海洋就业结构偏离度探究 下载:59 浏览:390

赵领娣1 王亚薇2 脱颖1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作为主要发展预期目标之一,同时指出要着力促进就业。近些年来,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海洋劳动力就业、缓解全国整体就业压力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此背景下,基于对2006-2016年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与海洋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首次建立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对可能影响结构偏离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探究。结果表明:(1)主要海洋产业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有继续吸纳劳动力的潜力。(2)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人均收入与消费、对外贸易四大因素均有助于减小结构性偏差,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两因素则会加大结构性偏差。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海洋产业与海洋就业协调发展、实现海洋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