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秸秆处理方式下春玉米N、P、有机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33 浏览:326

冀雅珍1 武海霞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为确定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P及有机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长秸秆还田(处理一)、粉碎秸秆还田加土壤改良剂(处理二)及对照(处理三)的3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的全氮、有效磷含量要比20~50cm土层的含量要高,说明全氮、有效磷的含量主要集中在作物的根系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秸秆还田的逐渐腐化变质,其土壤养分在灌浆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直至作物收获;不论是N、P含量还是有机质含量,在玉米全生育期均有处理二(FNT)>处理一(CN)>比处理三(CK);数据显示粉碎秸秆加土壤改良剂还田处理对土壤地力提升效果明显。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西省水安全综合评价 下载:55 浏览:404

褚桂红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从影响水安全因素的角度出发,合理构建了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山西省2009—2018年的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综合水安全度在2009—2018年由不安全状态逐渐上升为安全状态,其中2009—2010年处于不安全状态,2011年后随着大水网的建设,全省水安全状况逐渐好转,2011—2018年基本处于安全状态,2016年综合水安全度达到了最高值,但在2012年和2015年综合水安全度有所下降。通过水资源安全评价,可动态监测全省水资源所处的安全等级,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与水资源有关的政策。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汾河水质评价 下载:64 浏览:488

秦聪1 郭华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汾河作为山西最大的河流,是山西饮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本文以汾河监测断面水质为评价对象,选取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铅和镉8个评价因子,基于MATLAB和SPSS软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汾河检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比了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汾河水质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为监测和治理汾河水质状况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

调亏灌溉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42

吕棚棚 吕振东 毕远杰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玉米不同生育期亏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复水后玉米株高生长速度最快,进行亏水处理对玉米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排序分别为:拔节—孕穗期>三叶—拔节期>孕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在三叶—拔节期进行适宜程度的亏水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能提高玉米产量性状。该研究为寻找作物高产、节水的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水文模拟优化算法不确定性对流域水资源评估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67

李鑫1 王颖苗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水文模型是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和揭示流域水资源丰枯状态的重要工具,但获取水文模型参数的优化算法具有主观性,进而使得在评估流域水资源量上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嘉陵江流域为例,采用3种不同智能优化算法(PSO、SEC-UA和FPA)率定出新安江(XAJ)水文模型参数,以此探究优化算法不确定性对月尺度水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优化算法得到的模型参数取值差异不同;不同优化算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模拟精度,且PSO算法最适合嘉陵江流域XAJ模型的率定;优化算法不确定性对不同特征时期的影响差异显著,尤其是干旱季节。研究结果对流域水管部门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评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彭州市西河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54 浏览:370

邢立文1 魏新平2 董娟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西河水库是彭州市的主要灌溉和饮用水源,湔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已严重影响了彭州市的饮用水安全。正确掌握西河水库污染物来源,合理评价西河水库水质质量及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彭州市居民饮水安全、维护彭州市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质指数法、灰色聚类法评价西河水库的水质与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西河水库水质呈现由库尾到坝前递减的趋势,说明西河水库的水质自净能力明显。西河水库2014—2017年大部分断面的水质等级均有所提高,其中1-1断面(主坝右坝肩)的水质最好,是西河水库理想的取水口位置。西河水库在水文年内呈现枯水期水质好、丰水期水质差的规律,其中4—9月的水质普遍较差,这也说明水库上游来水携带的污染物是西河水库水环境恶化的主因。

模拟降水量对土壤水氮运移及氨挥发特性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73

刘秋丽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解不同降水量对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模型试验模拟不同降水量对土壤氮素运移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及其湿润深度随灌后模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降水后铵态氮主要分布在垂向0~65cm土层范围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分布;0~35cm层深范围内,降水量越大同一土层位置处的铵态氮浓度越低,35cm以下反之。硝态氮随水运移并大量积聚在湿润锋处。降水量越大,湿润锋处硝态氮的浓度越大。模拟降水量0.3L、0.6L、0.9L较参照(灌后无降水)分别降低了51.71%、45.83%、58.24%的氨挥发损失。水肥灌施后适宜的降水量既能改变土壤氮的分布,又能降低土壤氮的氨挥发损失。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规律研究 下载:60 浏览:387

王颖苗1 李鑫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研究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蒸腾耗水能力,本文采用TDP插针式茎流计测定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对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条件下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苹果树干茎流速率日变化均为抛物线曲线,早晚较小,中午达到最大。从整体上看,蓄水坑灌条件下的树干茎流速率小于地面灌溉条件,表明蓄水坑灌可以有效降低苹果树的蒸腾作用。

汾河兰村至义棠河段的洪水特性分析 下载:56 浏览:241

郭维维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更详细了解汾河流域洪水灾害发生的情况,本文选取汾河兰村至义棠河段的洪水进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段洪水主要集中于7—8月,占到了77.4%;上游站点的洪峰流量大于下游站点的洪峰流量且成正相关,其中二坝洪水受兰村或芦家庄洪水及其他区间暴雨洪水的共同影响,义棠洪水主要来源于上游二坝;研究区域上游洪峰与传播时间相关性较好,上游洪峰越小,传播时间越长,对于中上部,兰村—汾河二坝和芦家庄—汾河二坝的洪水规律有一定的差异。

山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研究 下载:37 浏览:385

杨士荣1 王瑞萍2 李小牛1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水利部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本文对山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全民参与的组织方式,以机制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措施建设等综合措施为抓手,加快推进山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将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初雨量特征分析和计算方法 下载:61 浏览:308

苏冬阳1 胡婧娟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求海绵城市的路面集雨技术,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混凝土路面和砂石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路面雨水径流的水质状况,确定了初期弃雨量和年均可收集雨量。研究结果可丰富和充实海绵城市路面集雨技术,并为雨水蓄集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汾河中游闸坝区枯水年环境流量调控研究 下载:75 浏览:392

李扬 孙小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汾河中游闸坝区为研究对象,从闸坝群联合调控和环境流量目标入手,在研究区最小环境流量计算的基础上,以满足最小环境流量为目标,设置5种不同工况对闸坝区枯水年天然来水进行调度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3种建议方案,确定其优先顺序,通过合理的闸坝调度,缓解建坝对河道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闸坝工程的效益。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