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发酵工艺条件对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63

赖晗 程友飞 杨安树 陈红兵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降低豆粕的致敏性,探讨生物发酵对豆粕中主要过敏原降解的影响。通过固态法发酵豆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利用SDS-PAGE电泳评估发酵条件对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菌接种比例为2:1:1,接种量为12%,发酵温度为30℃,豆粕含水量为60%,先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24 h,再接种干酪乳杆菌和酵母菌继续发酵48 h后,发酵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显著,确定该条件为优化的发酵条件。验证试验表明,在优化发酵条件下固态发酵可较好地降解豆粕中主要过敏原。

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研制 下载:35 浏览:375

于倩1 赵盈盈2 张艺1 苏瑶1 张文学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9期

摘要:
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废弃物油橄榄叶并降解其中的橄榄苦苷,改善其带有的苦涩味,采用油橄榄叶与食药两用真菌白参菌,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进行发酵,获得同时含有油橄榄叶与白参菌中功能性成分的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以羟基酪醇、橄榄苦苷、茶多糖作为目标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菌龄为48 h、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9 d。最终所得发酵茶羟基酪醇含量为360.73μg/g、橄榄苦苷含量为72.34μg/g、茶多糖含量为12.37 g/100 g、三项指标综合评分为589.15,茶叶外形均匀带油光、条索紧结、无杂物,茶汤呈金黄色且清澈明亮,香气纯正、留香持久、无异味,入口醇厚回甘、不涩,叶底呈现褐黄色,证明了油橄榄叶与白参菌结合制备发酵茶的可行性。

马铃薯馒头的研制与品质改良研究 下载:13 浏览:144

姚佳 邓峰 杨佳宁 曹立松 付亭亭 兰向东 陈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期

摘要:
以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为原料,以比容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马铃薯全粉品种、全粉添加量、水添加量、改良剂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通过中试及生产试验,确定了20%马铃薯馒头工业化生产(老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高比例老肥(干粉75%左右),酵母0.4%,碱0.8%,加水量46%,改良剂400 mg/kg,谷朊粉添加量为1%,Vc添加量为80 mg/kg,搅拌时间为16min,醒发时间为37min,熟制时间为25min,制得的马铃薯馒头形状完整、表面光滑无褶皱,柔软有弹性,松软适口、馒头咀嚼感好,并解决了发酵难、成型难、易开裂等问题。相比较于普通小麦粉馒头,马铃薯馒头膳食纤维提高14.3%,烟酸含量增加69%,钙含量增加11.5%,镁含量增加32.9%,铁含量增加1.37倍。马铃薯馒头的普及将会为健康饮食提供新的食源。

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下载:44 浏览:457

马岚 王来兵 杜晓鹂 王敏 李冰 陈建平 白文明 钮松召 岳锦瑞 郭晓宇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其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3℃,料液比1∶31 g/mL,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140 W。四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气等离子喷涂用硼化锆粉体的喷雾造粒制备研究 下载:92 浏览:503

刘源 王昕 冯潇强 江绍亮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ZrB2基超高温陶瓷在航空航天、电子和核工业等许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般工艺合成的硼化锆粉末粒径较小,难以直接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需要二次造粒.本文研究了喷雾造粒法中固含量、粘结剂含量、进风温度和进料速率等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制备ZrB2粉体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固体质量分数为40%~45%,粘结剂PVA质量分数为0.4%,进风温度为240~270℃,喷头转速为30 r/s,蠕动泵进料速率为30~50 r/min时,可制得粒径分布集中、球形度高的ZrB2造粒粉体.然后再对该粉体进行热处理,在500℃排胶1 h,1100~1500℃烧结1 h的条件下,烧结后的粉体保持了原有球形形貌,平均粒径收缩至70μm左右,具有良好的致密度,适合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

添加材料、工艺条件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下载:218 浏览:2346

杨树明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用侵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讨论了所添加材料:聚维酮(PVP)、聚乙二醇(PEG)、聚偏氟乙烯(PVDF)、氧化石墨烯,以及工艺条件:干程、凝胶浴、芯液、后处理等对PVDF超滤膜的结构及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超滤膜致密层的厚度、过滤孔径尺寸、指状孔结构、海绵状结构,以及与结构相关的性能,包括膜通量、机械性能、过滤孔径、亲水性能等。通过将添加材料与工艺条件相结合进行更为全面研究分析,更好地掌握制膜理论与技能,能够制备出符合预期目标的PVDF超滤膜,满足不同使用领域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