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4 浏览:253

王立娜1 唐川1 徐婧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欺诈市场理论反思 下载:86 浏览:484

耿利航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美国欺诈市场理论,给出了推定虚假陈述与投资者之间交易因果关系和损失因果关系之裁判规则。然而,不仅欺诈市场理论在美国经历了激烈的、持续的理论和司法适用纷争,该理论所支撑的虚假陈述民事集团诉讼补偿投资者和威慑不当行为人的政策目标也落空。政策困境是美国欺诈市场理论和司法适用纷争缘起之主因。在同为欺诈市场理论支撑下的中国虚假陈述民事群体诉讼既往实践中,法院不仅遇到了同样的司法适用窘迫,政策困境也一样不少。立法(司法)的努力方向应是竭力控制公司对外赔偿责任,将虚假陈述民事诉讼的核心目标定位在打击隐于公司背后的实施欺诈责任人。法院适当提高代表人诉讼中交易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门槛,也许是一个暂时可行的改革方案。

广州市住房租赁新政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52 浏览:369

赵亮 汪园林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为研究广州市住房租赁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结合广州市实际政策与理论做出假设,认为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广州市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从而影响住房买卖市场,同时,房价对租金的影响会减小,租金对房价的影响会增大。通过建立租金与房价的VECM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际研究结论与假设相符合,即新政前后租金与房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据此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说明新政推动了住房租赁市场与住房买卖市场的互动和融合,这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继续扩大政策实施、增大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也要保障租户权益、保量也要保质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10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经济法视角下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谦抑干预研究 下载:54 浏览:345

崔琦 郑晖 冯仲俐 高立帅 苹珏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建安成本更高,装配式建筑企业未来的收益难以确定,且短期投入又会增加,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合理的行政措施及经济政策促进行业初期的发展。而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中,政策与市场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形成了政府政策唱独角戏,缺乏市场推动力的行业环境。从经济法学理论着手,提出了借鉴更符合市场地位重塑性要求的"谦抑干预"理念,分析了如何从技术创新及消费者两方面进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干预。并建议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应以"谦抑干预"的方式,以"市场优先原则"为指导思想,进行更有效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干预。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过程中的居民住房权益研究 下载:85 浏览:474

吕萍钟 荣桂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未来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城乡住房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分析城乡二元住房制度下分割的住房市场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差异和问题入手,对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做了详细阐述,研究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和市民住房权益的变化和调整机制,以为相应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迁的三个调整机制:第一,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的潜在收入随着土地增值和规模经济而产生,并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第二,产权明晰降低推进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成本,第三,多方利益集团获得现存的外部利润,影响法律或政治等制度环境。由于外部利润的存在使得现存的制度通过变迁能够实现收益,外部利润内部化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通过住房权益成本效益分析比较也进一步证明,实现有序转换以后的城乡居民住房收益和成本要比转换之前更为合理。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社会资本吗?——基于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430

靳小翠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在这种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相对于垄断行业的企业而言,处在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更显著;在法律制度越完善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也更显著。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资本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制度环境,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累社会资本提供了经验证据。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66 浏览:371

张跃松1 张英杰2 贾庆光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确保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选取京津冀保障房和商品住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法,对2001~2015年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已处于良好协调阶段,但还需要不断增加保障房建设才能满足需求;京津冀区域保障房投入主要集中在北京,与河北省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保障房建设,北京商品房市场发展超前而保障房滞后。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府应打破户籍和区域限制,缓解北京住房保障压力,使保障房在京津冀范围内跨区域空间流动起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回应性监管理论下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机制研究 下载:70 浏览:374

蒋昆1 汪玉亭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领域的社会化监管作用日益显著。由于目前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政府监管与市场化发展进程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从剖析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监管现状出发,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回应性监管理论,提出了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机制,分析了社会化监管机制包含的主体、内容以及手段,揭示社会化监管本质是信用规范化动态发展过程的观点。为构建新常态下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模式奠定基础。

传统、技术、市场是我学术研究的三个支点——傅谨先生访谈录 下载:26 浏览:298

傅谨1,2 张之薇3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作为从美学领域进入戏剧学领域的学者,傅谨先生长期以来始终以不一样的视角、与众不同的观点受到戏曲界关注,同时也引发戏曲理论界对一些普遍存在的主流观念进行重新思考。比如:戏曲的改革创新与传承的关系问题;戏曲现代化建设与如何理解戏曲的现代性问题;戏曲技术传承的重要性问题;戏曲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问题;国有戏曲院团体制改革的问题等等。与此同时,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学术观点之时,傅谨先生认为传统、技术、市场是其最主要的三个学术支点。

市场营销中价格差别战略应用研究 下载:48 浏览:290

田璐 《中国经济》 2020年7期

摘要:
市场环境的变化十分迅速,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不得不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的运用。本文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与差别定价策略,分析探讨市场营销中价格差别战略的实施条件、应用方式及效果,为企业的定价决策提供参考。

企业战略、环境不确定性与产品市场势力 下载:16 浏览:184

戴书松 丁畅 《中国经济》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战略对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与产品市场势力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进攻型战略比防御型战略对产品市场势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同时,现金持有水平在两者间起到了局部中介作用,企业战略可以通过影响现金持有水平进而影响产品市场势力;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战略与产品市场势力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新时期我国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下载:85 浏览:420

李升红1 李万春1 刘得杨2 《中国经济》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首先对推进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着重强调其对于我国经济模式的重要影响,其次从行政壁垒、行业差异、地域差异、电商冲击以及供给过度等五个方面,分析商品市场一体化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最后针对存在的障碍提出税制改革、统一标准、分区推进、融合电商以及资源整合等应对措施,并依据商品市场发展的宏观需求,分别阐述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以及发展观念的构建路径。

我国上市物流企业市场价值评估分析 下载:55 浏览:269

张欢 《中国经济》 2019年11期

摘要:
物流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科学合理评估上市物流公司价值对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评估模型等评估方法缺少对行业特点、物流职能多样性的考虑,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同时还需要从上市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从而为上市物流公司的价值评估提供更加完善的体系和方法,提高上市物流公司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文化观念迁变思辨 下载:64 浏览:410

周星1,2,3,4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40年来,如何认知既往成绩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是需要从观念形态转变和成效收获来印证的。但显然认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绩不能缺少从艺术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来观照。在这一时期里,中国艺术文化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适应性转变的过程,艺术文化的变化从观念意识到创作贴近生活,以及适应时代风习和服务于人心精神需要,呈现出其依存于市场却更为注重精神情感创作的良好趋向。

投资多元化、流通业市场势力与市场稳定 下载:74 浏览:378

褚静静 徐晶晶 李建媛 《中国经济》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流通业内上市企业涌现出多元化投资浪潮,"多元化折价"现象逐渐开始影响流通业市场稳定。根据本文理论分析,流通企业的投资多元化战略是为了增强其市场势力,基于这一看法,本文采用2010-2015年沪深股市上市的流通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了投资多元化、企业市场势力与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势力的提升能够提升市场稳定性,但多元化投资手段会降低企业价值,且在市场势力与市场稳定性之间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文认为非理性投资多元业务无助于企业发展,我国流通企业应该采用"归核化"发展战略,坚持核心业务的绩效突破带动企业发展。

“互联网+”下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构建 下载:11 浏览:173

李娜 《中国经济》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等方面阐释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同时概述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征,进而研究了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的构建模式,随后从健全法律法规建设、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等方面探究了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的构建建议,最后从市场的公益性运作、试点建设、主体的独立性等方面总结出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前景探讨 下载:36 浏览:259

丁举岩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摘要: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大倡议,其以发展经济为导向,把我国与沿线亚、非、欧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继而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应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调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构成模式。着重解决体育消费市场中不合理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在"一带一路"下找到发展重点,为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内容消费的市场现状、驱动要素与案例研究 下载:58 浏览:262

袁敏 《中国经济》 2018年10期

摘要:
从内容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信息内容输出的目标消费者培养方式已经占据市场主流,这既是我国未来产品营销或是品牌营销的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提出,首先应当通过专业化、持续性的内容来直接满足细分市场的消费诉求,并且以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建立强力的连接作用。其次动态媒体内容将成为热门的信息载体形式,通过用户与直播平台的互动能够引发深入沟通和情感共鸣,并且可以由用户之间的互动来生成内容,最后内容必须要具备思想深度,应当从关联性、信息量、可信度、价值性、独特性、情感性和智能性这七个角度重新来思考内容消费的框架,提高信息内容的质量水平。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价格指数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18

郭婷婷 《中国经济》 2018年7期

摘要:
作为农业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价格指数的波动将极大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水平。本文从近年农产品消费市场价格指数波动的国际与国内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谈起,试从电子商务角度解读现代农业的产销及农产品流通困境,并提出建立在电子商务体系下的解决方案。
[1/4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