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桩周土阻尼及检测点分布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影响分析 下载:87 浏览:482

徐长琦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对完整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桩土分析模型,提取模型的频率及振型,得到桩周土不同阻尼比下的阻尼系数,计算得到了不同阻尼比下的桩顶速度时程曲线,分析研究了检测点分布位置、桩侧土阻尼、桩端土阻尼等因素对低应变中桩顶速度时程曲线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应的规律,为实际检测工作提出了一些更为精确的依据。

后方交会解算方法选取的若干问题 下载:86 浏览:473

蔡文豪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介绍了后方交会解算方法中的若干问题,并从理论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欧拉角方法出现奇点的原因,建立了欧拉角方法、方向余弦矩阵和四元数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应用中尽可能使用四元数方法进行后方交会解算,而尽量避免使用欧拉角方法。

多功能工程应急监测智能移动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491

陈少祥1 陈久照1 张坚1 何钦2 张记峰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建设工程体量的日益增加和建设用地的逐步减少,建设项目规模大、环境复杂、风险高的特点日益突出。基于工程事故案例分析,结合工程事故的现场需求,提出了现场调查、区域量测和定点监测3个递进层次的辅助应急抢险监测措施。同时,提出将现有设备与5G、摄影测量、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和设备进行集成改造的研发思路,以形成多功能工程应急监测智能移动平台,并对其经济性和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高支模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93

杨勇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5期

摘要:
在工程建设中高支模坍塌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突发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基于远程传感技术的高支模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可实现高频自动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对高支模的变形进行监测,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该技术尚存在痛点,亟需解决。结合高支模施工安全监测实例,就系统存在的痛点进行分析,探究高支模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改进的可行性。

基于ABAQUS的旁孔透射法数值分析 下载:86 浏览:493

郑文贞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致力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解决既有建筑桩基检测过程中桩长识别以及缺陷段判定的问题。在简要介绍旁孔透射法后,对该方法采用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论证,建立了三维完整桩-地基土模型及三维缺陷桩-地基土模型,并施加脉冲荷载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桩侧一定距离处旁孔内的压缩波信号,并对压缩波到达时间、幅值、深度、桩长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旁孔透射法能够克服上部结构对桩基检测的影响,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85

韩亚芳1,2 曾平安3 陈照威3 吴迪2 陈林聪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存在的养护时间长、渗透性差、粘接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文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增韧剂、稀释剂针对性地改进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的韧性和渗透性能,并对研制的裂缝修补材料测试其固化收缩率、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工程应用跟踪。结果表明,裂缝修补材料的固化收缩率稳定在2.08%,抗压强度达到59 MPa,抗折强度达到16.8MPa,经过多次湿热循环、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仍在2 MPa以上,且破坏形式为混凝土破坏。

复配组分对复合型发泡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475

陈耿 陈培鑫 李建新 林春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9期

摘要:
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二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为发泡组分,以月桂醇、硅树脂聚醚乳液、聚丙烯酰胺为稳泡组分研究复配组分对复合型发泡剂性能的影响,并得到各自最佳复配浓度。

多专家评价的AHP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下载:70 浏览:477

刘飞强1 蔡文豪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各种类型问题的决策分析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对于多专家评价的AHP决策问题,由于不同专家对于同一问题认知的差异、偏好的不同以及专家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存在,专家各自给出的判断可能会大相径庭。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引入专家判断力权值的计算,并依此确定多专家的综合判断矩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和消除判断失准的专家对于群体决策的影响。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局部漏检事故分析及论证 下载:76 浏览:477

金雪峰1 宋雄彬2 杨坤3 阎亮4 仲胜利5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广东省茂名市某项目局部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漏检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抗渗性能上的重要性。从检测要求、防水设计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对该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并提出了论证意见。实践证明该工程能满足二级防水的要求。

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检测与评估 下载:67 浏览:470

唐辉强 路建岭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为研究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在广东地区某工程项目应用的适用性,采用理论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实测,并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效果。

多晶硅粉对白色涂层的明度与太阳光反射性能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77

林湘生1,2 马烨红1,2 陈祖湘1,2 段瑞斌1,2 熊健1,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为探索制备低明度热反射涂层的方法,选取不同粒径的硅粉与商业白色热反射涂料混合,制得不同明度建筑节能涂料。考察了硅粉粒径及其添加量对涂层明度及热反射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色差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原料的相组成及形貌,以及涂层的Lab色空间值和太阳光反射率。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硅粉含量增加,涂层的明度迅速降低;其热反射率也下降迅速。但其TSR仍可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硅粉粒径对白色涂层的明度与热反射率影响较小。

岩溶地区基桩钻芯法和高应变法综合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460

赵汉亮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特别是目前常用的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底持力层有溶蚀、溶洞,或者因桩底附近有溶洞,清孔困难导致沉渣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等现象。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性,钻芯法检测是检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因素,有可能导致不能对沉渣及持力层进行综合评判,或者检测发现质量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检测,综合以上各种条件,高应变法可做为首选的验证方法。结合高应变法跟钻芯法检测综合分析,对工程后期处理意义重大。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木结构可靠性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463

匡妍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新会书院为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古建筑结构测绘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控制网布设、点云数据采集和拼接、扫描精度影响因素和控制以及三维空间现状模型生成等关键技术要点。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满足结构计算分析和结构构件变形测量要求,为古建筑信息的保存研究、现状描述与勘查提供了易于保存、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

某小区挡土墙受周边开挖影响的安全性鉴定 下载:62 浏览:461

芦政阳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某民用建筑花园内临近挡土墙一侧开挖水池对挡土墙的安全性影响进行检测鉴定,利用结构计算软件morgain建立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原设计、地勘资料,分析该挡土墙变形的原因,对其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参考。

灌注桩桩身缺陷准确测定及常用处理方案 下载:84 浏览:470

肖庆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了使用声波透射法及钻芯法准确测定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应用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配合使用能够准确有效地分析判断出缺陷的范围及缺陷类型,并提出了几种常用的桩身缺陷处理方案。

在役桥梁孔道密实状况冲击回波法的ANSYS/LS-DYNA计算评价 下载:75 浏览:469

颜波1,2 吴迪1,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低频应力波的冲击回波法对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状况进行检测,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对在役桥梁的检测,以往仅能对预应力孔道施加侧面敲击来进行,且无法确定缺陷的有无及位置,现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半圆柱体缺陷的模型进行模拟冲击,通过模拟实际检测情况下对模型侧面进行敲击,对非对称结构模型的响应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混凝土板中空洞缺陷的有无及其埋深,对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板的实验操作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