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近40年大兴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34 浏览:237

廖宇波1,2 温良友1,2 孔祥斌1,2 张璐1,2 程静怡1,2 孙晓兵1,2 《土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研究长时期的土壤有机质(SOM)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对指导大都市边缘区耕地保护、农田土壤肥力提升和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GIS、地统计学与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大兴区近40年来五个时期(1980、1990、2000、2006、2017)耕地SOM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大兴区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表现为短期下降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Ⅴ级地为主到2017年以Ⅳ级地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从9.36 g kg-1上升到14.87 g kg-1,增加了58.87%;大兴区五个时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0.22~0.38,均属中等程度变异;五个时期SOM的块金系数C0/Sill分别为50.00%、45.45%、49.92%、43.19%和38.17%,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区域耕地资源的本底因素引起的异质性愈占主导;SOM的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8.14~14.57 km范围内波动;大兴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上升,其主要受到土壤质地、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类型和人为耕作管理活动的影响。在未来的农田管理过程中,应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 更多

CO2吞吐技术在多个油田中的应用及对策 下载:347 浏览:3248

黄倩 李慧姝 廖宇 刘静静 《石油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CO2吞吐中,利用CO2的溶解特性、萃取抽提、碳酸水溶蚀等作用均可有助于改善孔渗结构、提高原油采收率,且在国内多个致密油藏、稠油油藏、低渗裂缝油藏中均取得了显著的含水率降低和增油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CO2吞吐仍存在着混相压力过高、气窜、腐蚀、冻堵、碳酸钙沉淀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应用问题提出了分析油气相态变化、改变井网和调整注采策略、添加缓蚀剂、使用防腐材料、热洗、加清蜡剂等多种有效措施,并建议采用CO2复合吞吐、CO2辅助重力驱、注入泡沫剂等辅助措施来弥补CO2吞吐的不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