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大气降水关系的研究 下载:85 浏览:299

邹文秀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郝翔翔 张志明 韩晓增 《土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东北黑土区属于雨养农业,大气降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大气降水的强度和频率是影响水分在剖面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水分平衡观测场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0~170 cm土体为研究对象(三次重复),2011~2016年的每年5月25日~9月10日利用中子仪测定0~17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0~10 cm、10~20 cm和160~170 cm土层深度间隔10 cm,40~160 cm间隔为20 cm。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64.35%以上的降水发生在7月5日~8月20日,0~170 cm不同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在24.71%~37.23%之间(体积含水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弱;受降水、地面蒸发和作物耗水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的层次为0~10 cm土层。当单次降水量达到178.20 mm时,0~170 cm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增加,但49.30%的降水储存在0~40 cm土层;而在作物生长季节持续15 d无降水时,0~170 cm各层次土壤水分均呈亏缺状态,其中消耗水量的47.38%~58.80%来自0~40 cm土层。因此,东北黑土区农田0~40 cm土层对于容纳大气降水、满足作物需水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这一土层土壤物理性质以增强其蓄水、保水和供水的能力。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通信行业中的运用 下载:36 浏览:363

张志明 《数据与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科技更新与改革力度加大,各行业领域都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大数据技术发展,改变了各领域基本模式,在互联网与信息产业支持下,大数据技术普及率提升,且经济发展对大数据依赖较强,在顶级设计中布局大数据产业,建设数字中国。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下载:250 浏览:2431

张志明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1年7期

摘要: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行业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各类工程不断兴起,同时人们对于工程质量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有效应用和落实相关施工技术,以此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且严格做好管理工作,进而体现出应有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以及管理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