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现场使用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下载:49 浏览:383

李占东1 周建国2 孟庆馥3 《中国仪器》 2020年8期

摘要: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是目前给排水行业普遍采用测量现场管网压力和水池、水箱水位的电气设备。一般情况下,安装在地下窨井、管廊、车间及露天等潮湿、雨淋甚至存在有害气体的环境,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实际应用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恶劣环境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现场使用出现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大气压平衡隔离装置,该装置能完全隔离现场有害和潮湿空气与测量元件的直接接触,有效提高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不同材料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扩散调酸效应 下载:74 浏览:471

史李萍 索全义 刘长涛 于晓雯 《中国土壤》 2019年10期

摘要:
采用室内无植物培养试验研究了条施糠醛渣、硫磺、颗粒硫肥、风化煤和磷酸二氢铵五种材料对石灰性土壤的扩散调酸效应。结果表明,五种调酸材料均能降低土壤pH值,且使石灰性土壤的pH值在不同距离处(1、2、3、4、6、8 cm)均有所变化;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pH值下降程度增大,调酸范围扩大;其中,磷酸二氢铵的调酸效应最好,最大能使土壤pH值在1 cm处从8.49下降到7.96,下降0.53个单位,对土壤pH值降低最大的距离为3 cm。

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城市扩展效应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下载:12 浏览:192

华忆迪1,2 陈海涛1 《中国经济》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加速向大城市集聚,武汉市作为湖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这种集聚特征更加明显。为了更好的衡量区域协调发展,将卫星灯光数据亮度值作为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并将武汉市边界以10km为范围划分为内圈和外圈。研究发现,2002年以前武汉市城市发展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表现为武汉市内圈灯光亮度增加明显快于外圈;2002年以后这种"虹吸效应"逐渐演化为"扩散效应",表现为武汉市外圈灯光值增长更快。这说明,武汉市城市扩张的经济溢出效应逐渐显现,因此立足于武汉市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将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某氢气缓冲罐表面裂纹原因分析 下载:55 浏览:426

董万奎 董长贵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对某在用氢气缓冲罐进行定期检验时,通过表面无损检测发现其表面存在裂纹。首先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确定了焊缝的基本情况,并对裂纹形貌进行分析后判断该裂纹属于氢脆裂纹。随后对造成氢脆裂纹的材料因素、焊接因素、力学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辨别出氢脆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焊缝熔合区发生氢扩散,导致焊缝马氏体区域开裂。最后,对临氢环境中的设备制造、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工业CT在喷管扩散段绝热层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344

张翠翠 潘兰 陈曦 宋锦夺 俱可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绝热层的常见缺陷和工业CT技术特点,采用工业CT技术对其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业CT技术对提高制品质量和改进制品工艺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三维重建后更高层面上保证了产品质量,为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手段。

AERMOD和CALPUFF对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烟气扩散模拟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80

关勖 舒璐超 张玉麟 潘峰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河谷盆地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月日均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29,模式模拟结果不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35,模式模拟结果较理想。典型日小时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37,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74,模式模拟结果理想,且CALPUFF模拟浓度分布范围较AERMOD明显更广、整体浓度较AERMOD更高,高值区分布地点也不再单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模拟静小风区域的大气扩散时,应使用CALPUFF模式模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冷库输氨管道氨气泄漏扩散特性分析及事故后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499

齐晗兵1,2 吴亦萌1 王迪1 王秋实1 李栋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冷库输氨管道老化腐蚀从而发生泄漏问题,建立开放空间氨气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了泄漏时间、泄漏速度和环境风速对氨气在开放空间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时间对氨气浓度分布影响很大,随着时间增长,空间各点氨气浓度总体逐渐增大后稳定不变,不同点浓度增大的路径不同,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不同;泄漏速度越大,氨气在同一时间内扩散范围越大,对大气环境危害更严重;风速越大,扩散区域有所偏移,但区域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研究结论可为冷库氨泄漏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罗湖模式”何以得到青睐?——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的视角 下载:41 浏览:427

岳经纶1,2 惠云1 王春晓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已有研究或较少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关注医改问题,或仅就医改创新扩散的部分作用机制予以探究,尚未建立更具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本文以深圳"罗湖模式"为例,从政策扩散主体、客体与扩散路径三方面探究地方医改政策的创新扩散机制。研究发现,罗湖模式之所以得到青睐并推广至全国,与政策企业家的推动、政策自身属性和各级政府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密不可分。

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下载:46 浏览:443

徐晓波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1期

摘要: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LD10铝合金与C6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350

刘敏1 曹鹏2 张丽娜1 张净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铝钢两种材料物化性能差异大且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LD10铝合金与0Cr20Ni24Si4Ti不锈钢(C6钢)的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界面成分及结构整体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无镀层和镀镍层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界面均实现了Fe、Al、Cu等元素的扩散,形成了连续且均匀分布过渡层;整体力学性能测试,剪切发生在铝合金一侧,不锈钢上粘连了较多铝合金,断口发生了层状撕裂。

MIKE 21的水质数值模型的应用研究 下载:24 浏览:237

牛智航张旭东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利用MIKE 21模型软件与其他模型或软件进行耦合,建立水质模型,可以模拟各种水质问题,从而提供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水质模型的发展历史、MIKE 21模型的应用进展、计算原理、MIKE系列软件的关系和使用前景,为MIKE 21水质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在国内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铜及铜合金真空扩散焊接工艺优化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下载:52 浏览:285

刘敏1 杨自鹏2 张丽娜1 郭博闻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了铜及铜合金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镀层(Ni)对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接头金相、力学性能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镀镍有效消除了零件表面粗糙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扩散界面的接触面积,焊合率超过95%;连接界面铜与镍扩散充分且均匀;接头拉伸强度与母材等强,断口位于母材侧,为韧性断口。

纯Fe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Ti原子扩散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实验验证 下载:83 浏览:455

王枭1 于晓华1,2 李晓宇1,3 刘成1 钟毅1 詹肇麟1 邓久帅1 《新材料》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空位对纯Fe晶格常数、局域态密度和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合Ti原子在纯Fe中的过渡态搜索,阐明了空位对纯Fe表面Ti原子扩散特性的作用机制。模拟计算表明,引入空位后,体系晶格常数和局域态密度减小,Helmholtz自由能和结合能降低,声子振动内能、熵值和等容热容增加。bcc-Fe的3×3×3超胞含一个空位和两个空位时Ti原子的扩散势垒分别为0.659 eV和0.353 eV。不同温度下体系的扩散系数表明,纯Fe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后,其在673 K即可达到未机械研磨时1 073 K的Ti原子扩散效果。在实验验证环节,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观察及表征了Fe试样经SMAT处理和673 K双层辉光等离子渗Ti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截面元素分布及渗层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增加空位浓度可以有效降低等离子渗钛温度,纯Fe表面生成了12μm左右的渗Ti层。本工作可为通过调控空位浓度实现低温渗钛的研究提供参考。

双层耦合非对称反应扩散系统中的超点阵斑图 下载:52 浏览:373

刘富成 刘雅慧 周志向 郭雪 董梦菲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线性耦合Brusselator模型和Lengyel-Epstein模型,数值研究了双层耦合非对称反应扩散系统中图灵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斑图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合适的波数比以及相同的对称性是两个图灵模之间达到空间共振的必要条件,而耦合强度则直接影响了图灵斑图的振幅大小.为了保证对称性相同,两个图灵模的本征值高度要位于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失稳模为长波模时,才能对另一个图灵模产生调制作用,并形成多尺度时空斑图.随着波数比的增加,短波模子系统依次经历黑眼斑图、白眼斑图以及时序振荡六边形斑图的转变.研究表明失稳图灵模与处于短波不稳定区域的高阶谐波模之间的共振是产生时序振荡六边形的主要原因.

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扩散 下载:12 浏览:408

张宗良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就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有效预防动物疾病的传播以及扩散,在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反应扩散模型在图灵斑图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 下载:55 浏览:422

张荣培1 王震2 王语1 韩子健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反应扩散方程模型常被用于描述生物学中斑图的形成.从反应扩散模型出发,理论推导得到GiererMeinhardt模型的斑图形成机理,解释了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系统的稳定常数平衡态在加入扩散项后会发生失稳并产生图灵斑图的过程.通过计算该模型,得到图灵斑图产生的参数条件.数值方法中采用一类有效的高精度数值格式,即在空间离散条件下采用Chebyshev谱配置方法,在时间离散条件下采用紧致隐积分因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谱方法和紧致隐积分因子方法的优点,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存储量小等优点.数值模拟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参数κ取不同值对于斑图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结果.

基于螺旋相位调制的非相干全息点扩散函数研究 下载:44 浏览:377

赵忠超 杨旭锋 许天旭 何九如 弓巧侠 杜艳 丽董 林袁斌 马凤英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了菲涅耳非相干相关全息(Fresnel incoherent correlation holography,FINCH)系统中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加载螺旋相位掩模时的点扩散函数.以氙灯为照明光源搭建了FINCH系统,电荷耦合器记录的点源全息图与点扩散函数模拟结果一致.采用该系统分别在SLM上加载双透镜掩模和螺旋相位调制双透镜掩模两种情况下对分辨率板和非染色洋葱细胞成像,给出了成像对比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相位调制的FINCH系统可以在几乎不牺牲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同样,对相位物体也可以实现图像的边缘提取和识别.该方法在实时监测活细胞的分裂、形变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非扩散洛伦兹系统的周期轨道 下载:48 浏览:405

董成伟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混沌系统的奇怪吸引子是由无数条周期轨道稠密覆盖构成的,周期轨道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除不动点之外最简单的不变集,它不仅能够体现出混沌运动的所有特征,而且和系统振荡的产生与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复杂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时获取周期轨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非扩散洛伦兹系统一定拓扑长度以内的周期轨道,提出一种基于轨道的拓扑结构来建立一维符号动力学的新方法,通过变分法数值计算轨道显得很稳定.寻找轨道初始化时,两条轨道片段能够被用作基本的组成单元,基于整条轨道的结构进行拓扑分类的方式显得很有效.此外,讨论了周期轨道随着参数变化时的形变情况,为研究轨道的周期演化规律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可为在其他类似的混沌体系中找到并且系统分类周期轨道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如何影响突围性技术扩散——基于转换成本的调节作用 下载:15 浏览:218

孙冰1 田胜男1 姚洪涛2 《当代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新技术如何在众多共存的同质性技术中突出重围、被广泛采用,不仅取决于作为其扩散载体的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还取决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特性和网络主体的感知。基于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与新技术的扩散效率之间关系的论述,引入技术重叠度的构念以描述新技术的技术创新特性,提出转换成本的操作性定义以衡量潜在用户对新技术的感知与转换,进一步塑造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对突围性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型并探讨各构念间相互关系。通过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上述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小世界效应与创新网络中新技术的扩散效率在技术重叠度的参与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重叠度对小世界效应与扩散效率之间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转换成本对小世界效应与扩散效率之间、技术重叠度与扩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均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

基于德尔菲法的储罐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5 浏览:450

邹跃伟 《天然气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得出天然气储罐泄漏扩散的影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通过选定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专家权重,制定专家咨询表并进行两轮咨询打分,确定了天然气储罐泄漏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储罐压力、风速、泄漏量、泄漏速度、泄漏孔径、泄漏浓度和风向7种,最后根据这些因素提出预防天然气储罐泄漏造成事故的相关建议:(1)运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优化检测、维修方案;(2)储罐应采用可靠性高的安全仪表系统;(3)储罐应设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具备良好的通风、驱散、稀释等设施条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