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芳烃装置的CEMS分析方法比较与应用 下载:58 浏览:395

贾劭琼 《中国仪器》 2020年12期

摘要:
气体分析仪是CEMS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检测多组分的污染气体。随着环保法规和标准检测要求的提高,石化企业也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这就需要气体分析要有更高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几种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并比较了他们的优缺点,以国内某芳烃装置中的CEMS系统为例,说明气体分析仪在实际应用中的选型以及CEMS采样探头开孔位置的选择方案。

建筑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研究 下载:63 浏览:356

汪振双1 张家楠1 赵宁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是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排放因子法和Tapio脱钩理论,研究了2001~2016年我国建筑行业VOCs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变化轨迹,采用LMDI分解法对建筑业VOCs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自2001年开始我国建筑业VOCs排放量呈上升趋势,除2015年为强负脱钩状态,其他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经济产出效应为我国建筑业VOCs排放的最大诱因,并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业VOCs减排的对策和建议。

MBF多孔平衡流量计在硫磺回收超洁净排放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418

周志猛1 王东2 《中国仪器》 2019年9期

摘要:
简要介绍硫磺回收装置反应燃烧系统的基本工艺原理,重点对MBF多孔平衡流量计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系统性阐述,并针对硫磺装置含氨酸性气流量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长期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平衡流量计稳定准确测量性能在提高硫磺回收硫产率的同时,为满足超清洁排放的苛刻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LCA的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的碳排放分析 下载:66 浏览:391

高宇 李政道 张慧 喻博 王家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物流运输、现场安装施工3个阶段资源能源消耗的基础数据,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系统核算了深圳市某装配式建筑的总碳排放量,识别了各个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大(88%),主要由剪力墙和叠合梁的钢筋消耗引起,是预制构件碳减排的重点阶段,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次之(11%),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1%)。该结果可以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磷酸滴定在污染源超低排放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58 浏览:373

陈长松 《中国仪器》 2019年6期

摘要:
在污染源超低排放的大背景下,烟气脱硝及氨法脱硫后的烟气中存在过量的逃逸氨,带有逃逸氨的烟气进到在线监测设备系统的管路及仪表气室中会产生铵盐,而铵盐的产生对SO2准确测量产生影响,为满足烟气在线系统准确测量,磷酸滴定装置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紫外差分分析仪在烟气超低排放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371

赵金宝1 赵珊2 阎杰3 周宗升3 程鹏3 《中国仪器》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地实施,环保部门提出了更为严厉的烟气排放标准。新的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对针对超低排放的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标准。同时,首次增加了实验室检测环节。本文介绍了一套经过改进的紫外差分气体分析仪系统,通过采用一些特殊设计,新紫外差分气体分析仪能高效通过实验室各项检测标准,其零点和量程飘移,环境温度的影响及抗干扰能力指标均远小于标准,使分析仪更适用于超低排放的在线监测环境。

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建筑碳排放实证与减排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下载:36 浏览:339

郑艳丹1 赖芨宇1 吴淑艺1 孙晓丹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建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耗能逐渐增多,是造成温室气体含量骤增的原因之一,其中施工阶段温室气体集中排放且排放强度高,是核算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难点之一。以CO2为研究目标,参考建筑造价方式得出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并通过福建省相关项目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碳排放特征和规律,从建筑碳排放政策法规、建筑材料的选取、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多方面提出减排策略,为政府、企业等各方拟定减排对策提供了便捷可查的资料,促进建设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离散仿真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碳排放计量研究 下载:26 浏览:225

付菲菲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施工过程碳排放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碳排放的优化控制可带来较大的减排效应。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碳排放特性分析,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施工碳排放计量模型和方法,选用某展馆钢结构桁架拼吊装工程进行实例分析,设计了3种施工方案情景,共36种机械配置方案,分别进行离散仿真模拟,从碳排放、成本、进度3个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和情景对比分析,实现了施工碳排放的准确测评以及低碳约束下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对传统碳排放计量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合成氮肥对中国茶园土壤养分供应和活性氮流失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475

乔春连1,2 布仁巴音3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我国茶园土壤p H平均降低0.20,使土壤总无机氮升高172%,对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钾离子浓度无影响。合成氮肥使土壤钙、镁离子浓度分别降低了23%和37%,铝离子浓度上升了近54%。同时,使土壤N2O排放和无机氮淋溶分别增加292%和127%。总体上,大量施用合成氮肥加剧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和养分元素的流失,增加了活性氮的流失,威胁着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直燃锅炉超低排放脱硝技术研究 下载:23 浏览:308

薛玉宝 郜光伟 武新虎 樊祥芳 江天亮 李云艳 何新渊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目前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硝常规方式催化剂中毒问题,对PNCR干法脱硝、ZYY干法脱硫脱硝、SNCR+低温SCR脱硝、硫尘硝一体化、臭氧氧化湿法脱硝、COA协同半干法脱硝等几种新型脱硝方式,从脱硝效率、技术特点、初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等方面分析,并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认为硫尘硝一体技术和SNCR+低温SCR脱硝技术是比较适合目前生物质锅炉的脱硝方法。

电镀废水“零排放”的探索与建议 下载:51 浏览:362

倪海亮 吴昌春 黄世丰 周瑞健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解决电镀工业的重污染问题,我国环保政策日趋严厉,"零排放"成为涉重金属项目环保治理的高频词。文章介绍了电镀废水"零排放"的理念、处理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管理方面的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河南省餐饮油烟污染控制指标及排放限值探讨 下载:57 浏览:481

孙鹏1,2 孔德芳1,2 梁亦欣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摘要:
分析河南省餐饮业的规模、分布及油烟污染物成分特征,从环保政策、监管、监测及指标替代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选择油烟和非甲烷总烃作为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控制因子。结合实测数据和国内先进研究经验,确定餐饮业油烟和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限值,考虑到河南省不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目标与压力,确定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限值执行1.5 mg/m3,中、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限值执行1.0 mg/m3,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设定为10.0 mg/m3。并规范油烟净化设施及油烟排放口的监督管理。不仅能促进河南省油烟污染物的减排,而且促使河南省蓝天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的实现。

燃煤电厂烟气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载:51 浏览:358

朱愉洁 吴宇 沈建军 赵全中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实现燃煤电厂安全环保经济运行,从环保技术监督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50余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时代"的烟气处理设施(包括除尘设施、脱硫设施、脱硝设施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并从设备运行维护方面和技术管理层面提出整改建议。

沈阳市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研究 下载:46 浏览:477

王龙1,2 李一倬1,2 祝雷1,2 李雄勇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4期

摘要:
对沈阳市各类人为源VOCs进行分类,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应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沈阳市2015年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沈阳市人为源大气VOCs排放总量为13.75万t,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溶剂使用源、生物质燃烧源、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它排放源排放量分别占VOCs排放总量的5.35%、55.02%、12.70%、16.51%、8.87%、1.41%、0.24%和0.17%。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纺织业为工艺过程源重点排放行业,VOCs排放量占到工艺过程源排放总量的97.16%;表面涂层和其他溶剂使用是溶剂使用源的重点排放行业,VOCs排放量占到溶剂使用源总排放量的81.15%。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现状分析 下载:61 浏览:336

王焕伟1 治卿1 张文耀1 柳丽平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0期

摘要:
文章综述了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介绍了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单元和固化单元的成熟技术;并对5个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应用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电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取适合本企业的技术路线。

美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法规探析 下载:45 浏览:451

郑伟 刘伟 王宁 孙亚梅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3期

摘要:
从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的通过,到2011年《汞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限制标准》的发布,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最终结束了20年的减排措施的不确定性。在我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加强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列为了重点任务,美国在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法规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注重科学研究、多污染物综合治理效应、公众参与等有益经验,值得我国参考与借鉴。

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形势分析与对策 下载:51 浏览:367

王龙1,2 李一倬1,2 李雄勇1,2 祝雷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资料,对沈阳市各类VOCs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进行了系统识别和分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估算得出沈阳市VOCs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了排放特征。研究发现,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艺过程源(55.02%)、溶剂使用源(16.51%)、移动源(12.7%)和生物质燃烧源(8.87%)的排放,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有机化工、表面涂装、橡胶制品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现有VOCs治理技术进行了评估,结合沈阳市的VOCs排放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沈阳市VOCs污染控制对策。

国际碳排放博弈的根源、困境和出路 下载:64 浏览:394

单良艳1 何海燕1 张汉飞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提出的目标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应稳定在气候系统免受危险干扰的水平上,同时应加大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力度。然而,受不同国家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的影响,国际上对于这一目标的量化标准、每个利益相关方应该承担的减缓责任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国际气候谈判屡陷僵局。只有公平分摊减排份额,建立减排监督机制,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让节能减排成为常态,才能开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

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变迁 下载:54 浏览:502

翁艺斌1 李兴春1 吴百春1 阎光绪2 郭绍辉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不同时期面临的环境问题、环保政策的不同,排放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各阶段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背景、环保政策及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炼化行业水污染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研究 下载:54 浏览:331

何伟1 宋国君2 陈德良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数据,从满足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污许可量管理要求的角度,提出了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框架,包括污染物连续达标排放判定依据和最优排放控制量核查技术,并基于案例城市火电、钢铁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放数据对上述大气固定源排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