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下载:86 浏览:474

周汉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制裁与其他法律手段脱节、责任规范与行为规范脱节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以培育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构筑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为保障,促使信息控制者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个人信息保护法应确认信息主体在公法上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基本权利话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先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角度切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实现。

考虑谈判力因素的PPP项目控制权配置研究 下载:43 浏览:343

孙慧1 贾书华1 王宇宁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探讨在不同谈判力格局下,PPP项目该如何通过控制权调整来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在F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谈判力这个因素可以解决此问题。分析了引入谈判力因素的必要性,在F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谈判力因素的模型,并通过数据模拟得到了最优控制权配置与谈判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项目为纯公共性质时,控制权为0/1配置,随着项目公共性的减弱,控制权应该在公私双方之间连续配置;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项目的控制权总是应该向谈判力稍弱的一方倾斜,以此形成投资激励实现项目的效率最大化。

技术治官下的剩余信息生产权博弈——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 下载:33 浏览:372

孙雨1 邓燕华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试图从信息控制权的视角探讨技术治官的实践。借鉴"控制权"的分析框架,我们将信息控制权分为信息激励权、信息解释权和信息生产权三个维度。随着统计、文档、制图、信息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和集成使用,中央政府在一些重要的任务环境中,基本掌握了信息的激励权和解释权,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生产的能力。但信息生产权一方面受制于技术,另一方面容易为地方政府的行动所影响。因而,尽管中央政府采取技术压缩地方政府在信息生产上的空间,地方政府依然可以争取"剩余信息生产权"。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指出在强激励、不可解释的任务情境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策略,与中央政府就剩余信息生产权展开或明或暗的博弈。本文认为,"技术治官"的效果不仅有赖技术本身,还取决于作为"行动者"的地方政府的回应。

作战飞行软件软件余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下载:163 浏览:2242

周龙 刘聪 徐历春 张晓姣 《软件工程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基于双机热备份余度技术与某型飞机总线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满足综合航电系统实时性要求的作战飞行软件余度技术方案,实现了主备显控计算机身份识别、主备显控计算机状态监控与主备显控计算机控制权自动切换,达到了保证综合航电系统功能持续正常运行的目的,有效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

蚂蚁金服被叫停下的金融思考 下载:217 浏览:2023

陶世一1 宋瑾2 《金融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蚂蚁金服自被叫停上市以来引发了来自各方的争议,并且也使得我们对于金融国有安排和金融市场化之间的权衡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有不少人认为,在经济逐渐市场化的今天,中国金融也应当放权让利并且逐步实行市场化。显然,他们明显站在了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不断突显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派的一边。但,有些人认为,蚂蚁金服被叫停不单单是金融创新冒进问题,更深层次地来说,这是一场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国有安排的关于金融控制权的市场与国家的博弈。本文首先介绍蚂蚁金服的本质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更深层次地分析蚂蚁金服与中央银行关于金融控制权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金融控制权理应由代表全民的国家来享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