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讲故事,话情怀,乡村民宿体验性设计研究 下载:42 浏览:275

王静 楼一蕾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乡村民宿的日益发展,民宿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城镇民宿与乡村民宿,酒店与民宿的区别入手,溯源乡村民宿的概念、特点。并以笔者参与设计和调研的几处民宿为例,将民宿按体验内容分为文化体验型、自然教育型、休闲养生型三种,重点研究民宿设计的核心——体验性设计的方法。文化体验型要串点成线,构建民宿体验的场域性;自然体验型要结合客群需求,开发自然教育内容;休闲养生型要灵活定价,实现住养一

让主旋律报道释放更强正能量——以采访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为例 下载:74 浏览:381

柳春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如今,主旋律报道已经成为电视等主流媒体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主旋律报道,是如今各级主流媒体面临的第一大课题。传统的主旋律报道形式单一,叙述平淡,缺乏情感共鸣,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让主旋律报道更有看点,更具备传播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黄帝四面”及其故事变异 下载:25 浏览:297

吴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黄帝四面"是一个失去了背后故事的俗语。古人靠观测太阳制定历法,并认为太阳在二分二至这四个节点的时候正好处于东、南、西、北四极,黄帝的原型是太阳,太阳这一运行规律便被称为黄帝四面。这里的"面"不是名词"脸面",而是动词"莅临",即黄帝莅临四极。黄帝四面还以舜巡四岳、舜征四凶、尧治天下以及羲与和驻守四极等其他的故事呈现。

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以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为例 下载:30 浏览:303

慕羽1,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敦煌题材的舞剧不胜枚举,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40年来一直受到文化界的整体关注,此种现象并不多见。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如何能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呢?敦煌好故事,既是"千年生命"的敦煌文化故事,也有当今敦煌"供养人"的故事。"讲好敦煌故事"并非指狭义的"情节叙事",而是广义的"文化叙事",涉及话语技巧和叙述行为,体现在舞蹈创作上,则可以涵盖"重建"并探索敦煌乐舞的剧场形态,创作叙事性民族舞剧,以及进行当代审美的舞蹈剧场或跨界总体艺术尝试等。

201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年度报告 下载:89 浏览:498

李姝1 欧阳宏生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2016―2017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态。我们欣喜地看到:纪录片题材内容的多元化、纪实手法的创新、跨界合作与国际化传播、新媒体短视频与新收视人群递增、现象级纪录电影及其在国际舞台的绽放。与此同时,纪录片作为代言历史、记录时代、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对国家精神的塑造、对人民现实生活中矛盾与复杂性的考察、对影视产业化进程中重市场轻文化的难题,应当起到鸣锣开道式的先锋文艺作用,从而满足国家、社会、行业等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多重需求。

那片土地,那片星空,那些路 下载:93 浏览:494

李宝群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必须面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其中缺少不了中国西部的历史和现实。中国的西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古老的丝绸之路蕴藏着丰富的写作"富矿",它可以开启创作者的灵感之门,使创作出现不寻常的变数,更具有燃烧创作者激情的力道。中国的戏剧人需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片神奇的天空,这块丰厚的土地。只要我们用心去开掘,去发现,去书写,完全可以借助西部这块土地,借助古丝绸之路积淀下来的历史宝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何谓中国故事: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观念辨析 下载:95 浏览:501

杨乘虎1 高云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情状,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战略需求,更是彰显大国文化责任、捍卫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际话语权、重构世界文化版图、提升文化引领力的国家使命。中国故事由中国面貌、中国气质、中国价值三层内涵构成,外化为特色性、积极性、共享性的国家形象,体现为中国面貌在面孔展示与身体表演中的文化意涵,中国气质之于地域情境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呈现,中国价值在价值底线控制与价值空间拓展中的文化共识。

“安徒生童话故事”专题网站建设 下载:67 浏览:401

黄玫 刘娇 赵蕾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学习语言和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学习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行为、语言、思维等习惯,还能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安徒生童话故事"专题网站以Dreamweaver为开发平台,以Flash CC、Photoshop CC等软件为辅,同时结合ASP和Access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并开发。网站实现的功能包括首页、家长导读、童话简介、人物故事、动物故事、植物故事、传说故事以及交流区等,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童话故事学习平台。

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下载:51 浏览:337

康春健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使用已经普及到每个人的手中。且不说人人都拿着手机成为低头族,单说手机传递给每个人的信息,斑驳复杂,就会为社会的价值导向埋下隐患。作为媒体人如何用好它们,向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的。本文就以众多片种中手法最真实的纪录片为例,谈一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虚妄”、“油滑”与晚年情怀:《故事新编》新解 下载:57 浏览:475

汪卫东 《中国文学》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梳理《故事新编》的写作过程,本文考察了"油滑"产生的起因和过程,这背后有鲁迅两次绝望中思想与写作的复杂转换。源于绝望,由荒诞到"虚妄","油滑"潜滋暗长。"油滑"基于"虚妄"意识的形成,"虚妄"超越绝望中的一系列悖论,表现在创作中,"油滑"油然而生。"油滑"在《故事新编》中具有"润滑剂"的功能,让所有矛盾的对立项消除了界限,达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多维思想与艺术境界,《故事新编》的奥秘,就在这一情怀和境界中。

《庄子》儒家故事杂考二则 下载:62 浏览:274

冯坤 《国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庄子》对儒家特别关注,颇以儒家人物为寓言主人公。对此学者的认识历来歧说多出,态度也十分复杂。本文在传世与出土文献的基础上,以儒家与道家的互动及相互解读为线索,讨论《庄子》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与塑造的儒家人物,试图为解读诸子寓言类文献寻求更多的可能。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的命名、分期及其历史逻辑 下载:59 浏览:480

何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从中国现代文学左翼传统梳理至延安文学、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到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逻辑路线图来看,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是一个在继承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延安文学、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新特质的社会主义文学阶段,其自身虽有着与前一历史时期不同的逻辑起点、内部分期和逻辑,但同时也批判地吸收前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展现出了迥异于前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地位,作为其逻辑起点的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诸多创作禁区,给予了改革开放时代社会主义文学广阔的发展空间。辨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源与流,承认和尊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常与变,既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确证属性、厘定内涵和边界,也为实践中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提供令人信服的历史依据并创造理论空间。

社会变革中的人物成长故事: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下载:52 浏览:353

王永兵 吴倩 《文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农村青年的成长经历为核心,写出了人与历史共同成长的主题。小说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叙述了一代青年在绝望与希望、悲观与乐观、动摇与追问痛苦挣扎中艰难的成长过程,揭示新时期农村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合理性与社会给予之间的矛盾,体现作家路遥对时代、社会、未来的深入思考与美好期待。

现代历史故事在当代小说中的审美表达 下载:46 浏览:361

慕江伟 《文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当代文学中,现代历史故事存在于众多当代作家笔下,并写出了诸多富有特色的小说作品,它们从不同角度钩沉历史细节,再现被遮蔽的社会时代景观。本文把"现代历史故事"作为一种方法,重新考量《红高粱》《妻妾成群》《白鹿原》《尘埃落定》《劳燕》《山本》六部不同历史题材的小说,探讨当代作家讲述现代历史故事时在主题、人物、艺术等方面的审美表达,进而思考这些故事在当下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杨柳青戏出年画对三国故事的“误读”与“重构” 下载:64 浏览:338

洪畅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摘要: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的杨柳青"三国戏"年画,作为《三国演义》原著书稿与"三国戏"舞台演出的接受者,创造了一套与案头文学及舞台场景相对应的形象资料。这类画作不仅保留了其对原著的形象摹写、对舞台的刹那写真,也存在着其自身对三国故事的"接受""误读"与"重构"的过程,建构了"案头文学—舞台演出—民间美术"的动态互文关系。

“故事—世界”与小说的时空体——论麦家《人生海海》的叙事及其他 下载:55 浏览:440

林培源 《文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作为一名有着深刻自省意识和宏大野心的小说家,麦家显然不满足"谍战""特情""新智力小说"等类型文学的标签。新作《人生海海》便是体现这一自省意识和宏大野心的转型之作。在这部长篇中,麦家经历了"自我典型化"的蜕变,从依附于当代中国的"少数文学"(谍战、特情、反特)谱系中突围,一跃进入由乡土叙事、家族史诗等为主要构成特征的"多数文学"之中。不论就故事题材、叙述形式还是写作意图,这部作品都与其前作判然有别,是一次成功的自我颠覆与超越。本文将《人生海海》置于文学史中作文本细读,揭示这部小说所承载的叙事美学。

关于电影《吾儿不肖》 下载:69 浏览:466

坂井洋史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系基于"广义的互文性"概念,试图把巴金1940年代代表作《憩园》中所有"故事"无遗漏地剔抉出来而确认其内涵的一系列工作之一部分。论者注目于《憩园》所提两部电影之一《吾儿不肖》,确认电影的梗概及其有关具体信息,以填补过去《憩园》解读中的空白;与此同时,还指出作为"父子故事"的《憩园》中弑父因素的缺席以及"死亡"在文本情节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提出《憩园》精读的新视角。

鲁迅神话题材小说的“去神化” 下载:87 浏览:478

张岩 2018年8期

摘要: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取材自神话的四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铸剑》在题目与内容上都存在着一个偏差角。而这种偏差角的呈现反映出作品的主题在神话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穿行,投射出鲁迅对神话英雄形象的消弭与重建的复杂心境,体现出其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其对于自我的内在剖析。

如何讲好“走出去”故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工作思考 下载:48 浏览:180

沈婧 《新闻传播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其海外新闻宣传对于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的现状与挑战,随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宣传理念与手段的落后、缺乏有效的新闻传播渠道、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困难以及信息安全与舆论风险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水平,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45 浏览:447

李冰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迅猛增长,留学生教育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课堂学习、感知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等路径,对留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中国,积极传播中国理念,有效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