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思考 下载:45 浏览:446

廖志成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论应拓展和创新,即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全面构建和系统整合。宏观上应由以往的教育主体视野转向接受主体视野,由以往教育氛围的视野转向教育效果的视野,由以往学生的被教育诊治视野转向对象自我教育救赎视野,由以往心理咨询知识的传达视野转向学生心理健康获益视野。微观上应检视现存的常规咨询工作,重构心理咨询的内容体系,确保咨询的平等性和科学性,回归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烦恼的释然。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完成其教育使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及其培育探究 下载:49 浏览:443

余思新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问题意识"是对棘手问题的敏感性、感知力,并积极探究解决路径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积极态度。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一定程度"问题意识"淡薄现象。"问题意识"的培育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长期探索、坚持和努力,自觉将其融入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和逻辑体系,融入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自由与义务的辩证统一:论新时代的劳动观教育 下载:54 浏览:449

陈逸凡 薛忠祥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的意蕴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统一自由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教育。学生学习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场域之一,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自由性引领学生辩证体验自由学习和必要学习,生成爱学习的学习观,进而帮助学生生成必要劳动是义务、享受自由劳动是权利、义务以自由为目的、自由以义务为前提的新时代热爱劳动的劳动观。教育者应遵循劳动观生成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规律,利用教育智慧引领劳动教育。

自由与义务的辩证统一:论新时代的劳动观教育 下载:59 浏览:450

陈逸凡 薛忠祥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的意蕴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统一自由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教育。学生学习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场域之一,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自由性引领学生辩证体验自由学习和必要学习,生成爱学习的学习观,进而帮助学生生成必要劳动是义务、享受自由劳动是权利、义务以自由为目的、自由以义务为前提的新时代热爱劳动的劳动观。教育者应遵循劳动观生成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规律,利用教育智慧引领劳动教育。

新时代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245 浏览:2453

马云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一系列的论述都在表明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技工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应当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改革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技工院校中主要的专业之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现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新时代澳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下载:54 浏览:412

张晓浩 严金辉 《海洋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文章结合国家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澳门海域实际情况,分析海域对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海洋空间管控,构建绿色发展格局;开展岸线整治修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维护滨海湿地功能,推动海湾综合治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海洋旅游市场;实施污染联防联控,有效推动公众参与。同时,结合澳门实际情况,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及新时代启示 下载:45 浏览:345

夏兰天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中,始终厚植先进文化的沃土,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吸收借鉴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交往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三重挑战与应对 下载:37 浏览:335

龙丽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与国家、社会、家庭三大关系出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三大关系面临的挑战,围绕“两个结合”浅析新时代大学生三大关系的应对策略,从“国家认同”、“五常”“孝文化”着手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 下载:47 浏览:344

朱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用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涵养品格、指导实践,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下载:49 浏览:341

郭翠瑜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发挥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优势,推动以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发展,助力蔚县经济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释以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结合蔚县当地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及具有鲜明实践特色三个方面为突破,不断彰显蔚县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激活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赋予蔚县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不断扩大蔚县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

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会工作贯彻二十大精神的若干想法 下载:42 浏览:319

翁滨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工会是我国维护工人阶级利益、贯彻大政方针及政策的重要组织,面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国发展提出的全新考验,工会要做好二十大精神的研究、贯彻,才能有效发挥工会作用,强化党与职工群众联系,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提供助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建的重要作用 下载:42 浏览:354

陈国银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这一思想在党建中的应用。本文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进展,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把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到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战斗力。

新时代下涉外财经类高校开展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 下载:321 浏览:3425

刘静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在涉外财经类高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美育课程常常遇到两大问题。其一、由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感情淡薄和认知观念的不健全的缺失导致出现的对中国传统音乐被边缘化现象;其二、教学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强。被动聆听为课堂常态。这两大问题将教与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问题链接在一起。从改变思想意识到课程的创新实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重拾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下美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涉外类高校具有国际化、创新性、融合型的特点。如何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将美育课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从学生切实需要出发,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将立德树人、以美化人的理念运用结合到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中,实现美育教育理念,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培养学生们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信是当下涉外类高校美育教师思考的重点。

游戏激发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兴趣探究 下载:213 浏览:2135

卢美娟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游戏的方式能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点启发和思考。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研究 下载:50 浏览:451

刘地松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双阶段学习等方面的特殊性,给党建工作带来新挑战。新时代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掌舵领航、沟通协商能力,并运用法治思维,系统科学地创新优化党建工作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管理育人的内容和机制 下载:51 浏览:452

卓梅英1 范耀楚2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如何顺应新时代,在管理育人上实现创新,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文章立足管理育人教育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实际,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育人的现状、难点和措施,探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育人的内容和机制,以顺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究 下载:63 浏览:461

陈婉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呈现出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实践教育更加深化、环境熏陶更加系统、内外合力更加凝聚、机制创新更加全面等发展态势。基于此,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经验,高校要从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课程模块、健全创业教育机构、改善创业教育条件、深化创业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能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深入、持续发展。

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下载:63 浏览:462

胡韦琳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高中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积极利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对促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高中语文的思政教育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下载:31 浏览:311

赵省委 张伟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1期

摘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守正和创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准则。所谓守正,就是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作为思政课和发展的重心、依据、基础。所谓创新,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中创新,提升效果和课堂授课模式。只有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的作用。

新时代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71 浏览:473

王俐 贾曦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高校应从资助理念、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助需求、资助形式和资助管理着手,精准资助,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稳步前进。
[1/2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