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脑白质疏松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下载:31 浏览:463

吴晓清 李妍 丁菊妃 赵灵 何永明 吴新军 张宏坤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就诊于我院60~80岁经过确诊的LA患者180例,对每位患者经过B超筛选,依据是否存在脂肪肝,分为伴NAFLD组(观察组,再根据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及不伴NAFLD组(对照组),各组按统一的研究方案,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检查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LA患者中合并NAFLD的发生率61例(33. 89)%,LA程度与NAFLD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 28,P=0. 03)。单因素分析显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LA伴NAFLD的发生相关,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其密切相关。LA伴NAFL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0. 67±2. 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 18±1. 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中重度脂肪肝组MoCA评分(20. 14±2. 38)分低于轻度脂肪肝组(22. 42±2. 02)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中重度LA伴中重度NAFLD组MoCA评分(19. 98±2. 37)分较伴轻度脂肪肝组MoCA评分(21. 78±1. 92)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LA与NAFLD之间存在相关性,脂肪肝程度越严重的LA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越明显。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LA伴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合并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9

钱志贤1 宋佳2 周娟娣2 龚仕金2 明自强3 刘丹平1 叶斌1 宋飞珍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diac output,Pi CCO)监测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住本院重症医学科的60例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 CCO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Pi CCO组以Pi CCO监测的参数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按照2012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SSC 2012)中推荐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goaldirected therapy,EDGT)集束化治疗方案指导复苏。记录患者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及复苏后第6h、24h、48h、72h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氧代谢及组织灌注等参数;记录患者第3d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结果 (1)Pi CCO组在复苏后第24h、48h、72h的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Pi CCO组在复苏第24h、48h及72h的复苏液体量和液体正平衡量均少于对照组。(3)Pi CCO组第3d SOFA评分[(5.6±2.2)分比(7.7±2.6)分,t=-3.32,P<0.01]、机械通气时间[(8.5±9.2)天比(13.4±13.1)天,t=-2.58,P<0.01]、住ICU时间[(10.2±9.2)天比(15.1±13.0)天,t=-3.25,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EGDT方案比较,Pi CCO指导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能优化合并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减少液体过负荷的风险,并减轻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80

明自强 俞林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acute septic cardiomyopathy,AS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AS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左西孟旦静脉滴注,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生脉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的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变化、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VEF、SV改善情况、c Tn I、BNP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生脉联合左西孟旦较单用左西孟旦改善ASC患者心功能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全责康复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583

​陈美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接受全责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92例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入院后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分别给予全责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中,采用全责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提高患者生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运动对尿毒症血透病人肌少症防治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79

赵丽英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运动对尿毒症血透病人肌少症防治中的作用分析。方法:研究以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男102名、女78名,年龄为22至79岁,平均年龄(56±12.46)岁,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名,实验组在透析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组肌肉力量、肌肉功能、躯体功能等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HGS、日常步数和SPPB评分,这三个项目上的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90日以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干预前,两组的SMI、上小腿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 90日后,实验组的SMI、上臂肌围、小腿围均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对尿毒症血透病人肌少症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进行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