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62 浏览:359

毛丹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雷珠单抗治疗组和康柏西普治疗组,每组30例(30只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测量治疗前、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视力,术后3个月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下降趋势,治疗后7 d及1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高于雷珠单抗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两者的视力、眼压及总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的短期降眼压效果优于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在降眼压及缓解患者视力损害方面作用无明显不同,且两者的安全性均较高。

Ahmed引流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53 浏览:394

王虎 华山 刘斐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15例(15只眼)DR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和应用频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5.3±8.9)mm Hg、(14.8±7.7)mmHg、(14.3±4.3)mmHg、(15.9±3.8)mmHg、(15.0±4.0)mmHg,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9,8.14,8.26,7.67,8.03,P<0.05)。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的对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对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明显减少。术前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次数对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次数明显减少。术后早期浅前房1例(6.67%)、术后早期因前房出血导致高眼压1例(6.67%),随访未发现引流管阻塞、引流管暴露及引流盘周围包裹性囊状泡等并发症。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DR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56 浏览:385

李鑫 陈毕锋 胡庆华 叶应嘉 杨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6例(16只眼)NVG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注射后5~7 d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周门诊行PRP。观察治疗前后虹膜新生血管改变情况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注射雷珠单抗后全部或部分消退,Ahmed青光眼阀植入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术中前房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不可控并发症。随访至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PRP治疗NVG疗效显著。

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应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359

李文娟1 单武强1 张小强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2例(172只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86)及研究组(n=86),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加用丝裂霉素与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视力提高、新生血管全部回退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3%(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小梁切除术及丝裂霉素、干扰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促进患者新生血管消退,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及应用。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2

曹丽娜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3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例,引流器植入术)和干预组(47例,雷珠单抗+引流器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眼压均降低,视力均升高,且干预组的眼压及视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随访结束后,干预组的功能性滤过泡生成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引流器植入术前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房水中VEGF水平,还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生成,效果显著,预后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下载:71 浏览:745

廖顺怀 罗建艳 向李菊 张艺(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康柏西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水平。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6.67%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眼压水平: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DR合并NVG患者采取康柏西普治疗可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水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