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下载:52 浏览:363

孙磊1 刘国买2 林振思1 殷乃芳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探究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的演变规律,促进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开展建筑业安全事故时空分形研究。对2000~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上事故快报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谷歌地球系统中的经纬度信息,建立了建筑业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数据库。基于分形理论中的R/S方法,研究建筑安全事故的时间分形特征;利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法,统计不同网格尺度下建筑安全事故的事故数量,研究建筑安全事故在全国、九大自然地理区以及干湿分区的分维值,分析其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建筑安全事故时间序列分形特征客观存在,Hurst指数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安全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全国范围内建筑安全事故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形特征,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形特征更加明显。

辽河口海域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63 浏览:369

孙越峰1,2,3 秦艳杰1 李洪波2 吴荷4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7期

摘要:
2013年8月、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先后3次对辽河口海域进行航次调查,对相关数据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河口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西北部浓度高,东南区域浓度较低;夏秋呈相反的分布特征在夏季为近河口区域低、河口外区域高,且区域之间的浓度差异较大,最大值出现在西南区域;秋季表现为近河口区域高,远离河口区域较低,叶绿素a较大值主要分布在靠近河口的区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粒径对叶绿素a的贡献率也不尽相同,Nano-级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在3个季度中均为最大。影响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环境因素复杂:在春季,硝酸盐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在夏季,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以及总氮均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悬浮物浓度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层水温(SST)与叶绿素a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秋季,悬浮物(SS)与叶绿素a存在显著正相关。

基于环境卫星的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71 浏览:474

朱洁霞 王琪洁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气溶胶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采用环境卫星数据对其进行反演时,深蓝算法和暗像元法各有不足。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采用HJ-1卫星数据,使用暗像元法和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进行反演,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J-1卫星数据反演的北京市AOD与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4;通过HJ-1卫星数据反演的北京市AOD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中夏季AOD值最大,冬季最小;在空间分布上AOD高值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中心,整体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采用MODIS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时空变化趋势一致。这些结果说明使用暗像元法和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北京市AOD是可行的,为北京市AOD反演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北京市环境污染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

江苏省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2014-2017) 下载:83 浏览:495

孙雯1 贾艳红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入境旅游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与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相互联系有关。基于2014-2017年江苏省入境旅游14个主要客源地每月游客量数据,根据极差标准化以及季节强度指数等方法分析江苏省入境旅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可知,港澳台地区的入境游客量呈缓慢上升,基本持平而后快速增长趋势;国外入境游客的变化呈快速上升,下降后又缓慢上升趋势。港澳台的入境旅游季节强度指数值小于外国人入境的指数。港澳台地区入境游客在一年内的时间分布相比较国外游客来说更加均匀,淡季与旺季游客量差异不显著。各个国家及地区指数差异较大,且类型不同。在影响因素上,客源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十分重要的,而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兼容性同样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可针对性地提出两点解决途径促进江苏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一是与客源地建立友好关系等;二是打造以特色文化为中心的旅游资源等。

邢台沙河市冬季大气污染特征与潜在源区分析 下载:90 浏览:478

刘晓咏1 王自发3 王大玮2 向伟玲2 潘小乐2 刘航2 田雨3 张瑜4 王刘铭2 李杰2 苏方成5 贺泓1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邢台沙河市冬季大气污染特征,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沙河市区3个省控站点(司法局、市政府、宣传中心)的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沙河市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污染物浓度特征分析表明:整个冬季司法局、市政府和宣传中心站点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μg/m3、121μg/m3和135μg/m3。在大气自然活动和人为污染排放的共同作用下,PM10、PM2.5、SO2、NO2和CO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整个冬季沙河市的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值分别为0.57和1.05(ρ为各物质的浓度)。且随着污染加重,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明显升高,表明燃煤贡献增加;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位于3个站点东北处的玻璃企业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监测站点造成了一定影响。污染物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区域污染范围越大、强度越高,大气污染的空间差异性越小;潜在源分析表明:沙河市PM2.5的强潜在源区分布在其周边区域,随着PM2.5浓度增加,强潜在源区呈缩小趋势。沙河市东南部的本地源对PM2.5浓度有主要贡献,而此处正是玻璃企业的聚集地。

晋宁烟区冰雹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下载:88 浏览:490

王占良 1莫云凯2 段福君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晋宁区2009~2018年6~9月5个乡镇烤烟种植区的冰雹灾害问题,以烟区冰雹灾害分布、烤烟种植及受损面积、经济损失等数据为基础,对烟区冰雹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地形因素对冰雹灾害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并对冰雹灾害出现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晋宁烟区冰雹灾害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8月最多,降雹时段主要集中在12~21时,高峰期16~18时;冰雹灾害多发区主要为晋城镇南部、双河乡和夕阳乡山区、二街西北部、六街东南部,且山区明显多于坝区;冰雹灾害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晋城、夕阳、双河、二街、六街;冰雹灾害发生的环流形势主要有:低压活动型44.4%、低压槽型27.0%、低涡型4.8%、切变型3.2%,其他20.6%。

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下载:95 浏览:510

周秀美 刘佳 韩迁立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云南省红河州1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暴雨与降雨极值、降水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河州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雨量自北向南增多,单点暴雨最多,占69%,主要出现在南部地区;红河州大部分站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暴雨日数、站次数和暴雨量都有增多的趋势;红河州全年均有暴雨发生,1月、2月最少,6月、7月最多;年暴雨雨量存在着3~7 a、5~11 a、8~17 a的周期变化规律,各县市以3年左右的小周期最具有普遍性;暴雨极值大多出现在5~9月份,年暴雨量与年雨量的丰-枯变化趋势一致。

内蒙古自治区1971—2018年春季终霜冻日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下载:12 浏览:143

张宇1 尤莉1 关彦如2 武荣盛3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94个国家级气象站1971—2018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最低地温≤0℃为指标,统计分析了内蒙古各地春季终霜冻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终霜冻的平均日期与纬度、海拔相关显著,纬度和海拔越低,出现越早;终霜冻日期的年际变率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年际变率越大;大部分测站的终霜冻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趋势系数与海拔有一定关联,海拔增高有利于趋势提前;大部分测站的终霜冻日期存在气候突变,突变年份与纬度有一定关联,纬度增高有利于突变偏晚;平均每年终霜冻的无灾害等级、轻度灾害等级、中度灾害等级和重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49%,18%,16%,17%;在近48 a中,无灾害等级的站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轻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中度灾害等级的站数略呈下降趋势,重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终霜冻日期进行自然正交展开(EOF)分析,得到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时间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体现了气候因素的影响;第二模态表现为南北反向型,荷载值与内蒙古自治区各站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对应较好,没有提前或推后的变化趋势,体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

2020年至2021年合肥市董铺水库原水水质调查研究 下载:147 浏览:1621

王冰鑫 朱志诚 何苗(通讯作者)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饮用水原水水质直接影响水厂制水工艺和出厂水品质,在制水供水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合肥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董铺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样检测与统计分析,以对2020年至2021年董铺水库的原水水质的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水温、浑浊度、pH、高锰酸盐指数、锰含量、藻类数量)为基础,结合时空变化,详细展示合肥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的水质状况,同时对各水库不同时期的优势藻种等进行研究。董铺水库水基本为地表水 II 类水,短期为 III 类水,夏季原水浑浊度、高锰酸盐指数、藻类数量略微上升,2021年原水水质整体质量水平与2020年接近且有所提升,为有针对性地保护原水和合肥市水原水治理、水厂制水生产提供支撑。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