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OBE理念的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下载:26 浏览:370

裘玉英 王以华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促进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服务地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服装专业多途径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地方服装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打造了以"一个核心、两个创新、三个一体化、四个融合、五个能力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大大提升了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为相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提供参考。

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艺工融合”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 下载:36 浏览:308

柴丽芳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反思目前服装设计教学的二元式模式,提出"艺工融合"理念的核心在于"融合",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上;借鉴设计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论述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领域和思维方法;明确了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设计思维的培养,分析了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架构与特征;服装设计思维是多层级知识逐渐形成系统架构的过程,最终体现为一种学科界限消融的深层思维能力,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75

张弛1 陈洁2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大学文化的营造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整理当前设计学科教育模式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和研究,结合设计学教育模式相对领先的海外高等院校的发展实践,总结出设计学前沿教育模式发展的四大趋势,为未来中国设计学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吉祥文化在传统民居室内环境中的设计表达——以曹家大院室内环境设计为例 下载:56 浏览:514

李长明 李瑞君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曹家大院作为明清时期山西地区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吉祥文化与传统居住空间相互交融的情形,是吉祥文化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晋中百姓的生活理想与精神追求。文章通过对曹家大院中吉祥文化的表达形式开展研究,阐释了吉祥文化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和表达出自然淳朴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品质,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起到了补充作用。

鲁锦纹饰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下载:49 浏览:403

安丰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鲁锦是我国鲁西南民间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正逐渐消逝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对于鲁锦的传承与保护的工作势在必行。在阅读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鲁锦纹饰为切入点归纳、整理其纹饰的构成、色彩配置等,调研目前市场上鲁锦纹饰的应用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归纳了鲁锦纹饰在商品中应用的局限性,梳理了其文化意义、实际价值。对鲁锦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结合自身专业对鲁锦纹饰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新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湘西列必洞村民居空间环境研究 下载:19 浏览:216

李梦丽 《设计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改善列必洞村民居空间居住环境。分析了列必洞村民居空间的构成与布局,总结了列必洞村民居空间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空间中各个功能的面积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更加适合现代生活中的列必洞村民居空间环境的改善设计方法。

中日洛丽塔服装风格比较研究 下载:49 浏览:385

刘畅 夏帆 《设计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中日洛丽塔服装的市场及风格比较。通过日本原宿、新宿实体店和国内实体店走访,同时收集线上网店数据。整理海量图片,进行风格归类。得到中日洛丽塔服装风格的异同。该研究可为洛丽塔服装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提供参考。

基于“老幼院”模式空间需求的建筑设计基础分析 下载:47 浏览:61

刘燕南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设计出适应老人与托管型幼儿互助互益的"老幼院"新型空间,在老与幼之间找到更趋科学合理的共融点与平衡点,研究探索更趋完善的托管型幼教与养老共生空间模式。对"老幼院"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依据老与幼的心理与生理特征,研究养老与幼儿教育在功能空间中的交叠以及老幼共处所产生的附加值效应,以趋利避害的设计原则,对空间进行统筹和规划。得到理论结合实践,以科学的方法推导出老与幼共融的老幼院空间模式。该方法可为老人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提供新型空间设计的启发。

地铁空间内部“表皮设计”——电子屏及全息影像在地铁壁画中的运用探索 下载:18 浏览:249

高海军 吕江 《中国设计》 2020年12期

摘要:
为城市公共艺术在地铁内部"表皮"方面的设计创作突破思想意识的局限并作出相应的理论性思考。本文简要针对城市地铁内部空间"表皮设计"即在地铁建筑内部壁面的壁画创作实践中运用电子屏和全息影像技术手段的可能性和前景进行初步思索和探讨,通过例举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作案例来分析当前城市地铁壁画创作在制作手段与表现效果上的现状以及可以发展的形式方向和未来数字信息科技手段大幅度进入创作实践所带来的地铁内部空间视觉变革。从国内外已出现的实践结果来看,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的确可以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能和感受,且制作安装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完全适合地铁内部空间的公共环境。通过国内外已出现的实践案例可见将该类型技术运用在地铁空间壁画创作上是可行的,未来城市地铁空间值得进行该方面的更多研究与探讨,丰富现有壁画类型,拓宽地铁人流的视觉感受与信息传递方式。

湘西地区土家族与苗族吊脚楼差异性研究 下载:23 浏览:158

马秋野 《中国设计》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土家族吊脚楼与苗族吊脚楼差异性较大的部分。从吊脚楼的建筑空间、平面布局、结构、尺寸以及装饰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出发,进行查证比较。得出土家族与苗族吊脚楼在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可为湘西地区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整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共生理念在小型犬陪伴类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3 浏览:437

王香琴 陈晓华 《设计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文章目的是研究共生理念在人与小型犬陪伴产品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类比法、对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及产品族设计的DNA方法,分别得出共生理念加入人与宠物犬陪伴因素的产品设计方法、人与宠物陪伴产品的设计方法;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最终总结出共生理念在人与小型犬陪伴产品中的五个设计方法。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下载:47 浏览:272

胡文静 林竟路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文章以舟山海洋文化为主题,结合笔者设计的"印象舟山"系列文创产品,研究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明确舟山海洋文化的审美特征,分析当下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综合探讨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要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为原则,通过造型、符号、色彩等现代设计语言,使舟山海洋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罗伯特·英诺森提《大卫之星》绘本的隐喻研究 下载:49 浏览:219

李爽 张康夫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这篇文章以罗伯特·英诺森提为《大卫之星》绘本所作插画中的隐喻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整本绘本设计中的画幅安排以及单独画面中的构图及色彩表现三个方面来分析其隐喻运用的方式,指出在特定绘本主题中隐喻对读者想象力的引导和启智作用。

亚历山大·麦昆服装用色研究 下载:49 浏览:251

王敏 张康夫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众所周知的"大胆、叛逆、怪诞、前卫、黑暗"风格的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除了造型独特多变,其色彩的应用在这种风格的塑造成型中功不可没。文章将对秀场服装进行色号提取,再用饼图和PCCS色调图等工具,分阶段案例分析麦昆一生中设计用色的特点;探寻这位时尚界鬼才的色彩表达规律和技巧,以期对现代独特另类风格服装设计在色彩上能作参考之用。

关中永寿县传统土布创新设计 下载:60 浏览:487

韩妤1 董洋洋2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寻关中永寿县土布纺织工艺与当今艺术与设计相融合的可能。主要考察了永寿县监军街道永寿村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分析了永寿村土布织造工艺的现状,了解土布织造的技术与方法,熟悉并总结了永寿村土布织造流程。尝试以关中永寿县监军街道永寿村土布纺织工艺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材料作为织造元素,运用新的思路来进行设计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新材料的可能性,形成新的意义上的织物。该设计实践可为关中永寿县传统土布的发展及创新研发提供新的可能。

中国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特征 下载:21 浏览:384

孟楷丰 李瑞君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民居是社会、自然环境、人文和审美,以及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体,因此它可以系统、全面地反映出每个时代背景下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居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历史的见证。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其本身具有独特性,作为外来迁入民族,朝鲜族本身有着不同于古代华夏其他民族的历史经历。本文从居住学角度入手,探讨中国朝鲜族民居的发展与其独特的环境特征。

旧城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 下载:84 浏览:500

尹志雯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为当年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过程中拆建失当,或被忽视放任其衰败等现况思考行之有效的出路。通过阐述对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涵义,结合目前旧城现状对其进行延伸,归纳出其对旧城居住环境的指导策略。得到"有机更新"理论指导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能够为当下旧城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以西江千户苗寨清宅更新改造设计为例 下载:53 浏览:340

贾丽媛 李瑞君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黔东南地区是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苗族人因地制宜,智慧性地创造了吊脚楼民居。为了苗族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苗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查阅书籍资料的方法,从苗居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其再生设计的可行性。发掘了苗居建筑的缺点及其自身优势条件。通过清宅这一实例,探索更新苗居建筑室内环境的可能性,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苗族人提供一个可行的民居建筑再生的方向与模式。

丝绸元素在空间软装饰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下载:52 浏览:383

李建亮 王建芳 《设计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文章以丝绸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空间软装饰课程的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究丝绸元素在空间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和创新表现途径。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创新设计思维"以点带面"地将丝绸元素运用到现代空间文化塑造中,体现丝绸在中国空间装饰文化中的应用价值,也是为我国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寻求新思路、新方向。

基于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0 浏览:385

罗亦乐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此对于服装的需求不在局限于保暖和遮羞,而是对服装的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拼接作为服装设计中新型设计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其不仅有效提高了服装的设计性,也可以最大化突出了服装的个性。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拼接概念的进行阐述,其次对影响拼接艺术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发表看法,最后进行总结。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