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67 浏览:482

朱丹丹 廖世鹏 丛日环 李小坤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开展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动态变化研究,揭示茬口土壤的真实供钾能力,为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连续不定期取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结果表明:培养试验中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沸硝酸-钾、冷硝酸-钾和四苯硼钠-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水稻收获后土壤非交换性钾向交换性钾转化,但有效钾总量保持不变。田间试验条件下,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形态的钾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秸秆钾的释放等环境因素有关。两种试验条件下,武穴土壤不同形态的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说明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因土壤性质而异。可见,水稻-油菜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在水稻收获后有升高的趋势,其增幅受土壤类型和秸秆还田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豆异黄素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下载:42 浏览:438

朱丹丹 陈静 杨棕楠 滕文琪 刘高峰 曹志凌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糖苷供体化合物1-氯-2-乙酰氨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α-D-吡喃葡萄糖,继续与大豆异黄素的7-位羟基经选择性糖苷化、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大豆异黄素苷。优化后的糖苷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丙酮为反应溶剂,大豆异黄素、氯代糖和K2CO3的摩尔比1∶1.5∶1.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6 h,目标化合物总产率为64%,该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且水溶解度达到0.8mg·mL-1。

大豆异黄素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下载:41 浏览:425

朱丹丹 陈静 杨棕楠 滕文琪 刘高峰 曹志凌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糖苷供体化合物1-氯-2-乙酰氨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α-D-吡喃葡萄糖,继续与大豆异黄素的7-位羟基经选择性糖苷化、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大豆异黄素苷。优化后的糖苷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丙酮为反应溶剂,大豆异黄素、氯代糖和K2CO3的摩尔比1∶1.5∶1.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6 h,目标化合物总产率为64%,该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且水溶解度达到0.8mg·mL-1。

考虑LA灵活度的荷源调度方法 下载:91 浏览:511

朱丹丹1 刘文颖1 胡阳1 王方雨1 王维洲2 《电力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LA调度过程产生违约电量影响荷源协调系统可靠性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仅以调节上下限表征LA调节特性时,调节任务与LA调节特性之间不匹配将导致产生违约电量;继而提出了LA灵活度指标,以弥补调节上下限在表征LA调节特性方面的不足;建立了以消纳受阻风电电量最大、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荷源调度模型,其中LA补偿价格根据灵活度确定;提出了考虑LA灵活度的荷源调度方法。最后以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调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违约电量。

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496

朱丹丹 张午寅 程伟 刘莹 吕春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超临界提取黑龙江类叶牡丹果实中脂溶性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其组成,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应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类叶牡丹果实,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对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0个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离子流成分的94.24%,脂肪酸酯类占38.707%,其中甲酸异戊酯(isopentyl format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2.536%,脂肪酸类化合物占36.88%,脂肪醇占8.005%,烷烃占5.51%,尚含醚、酮类、烯烃类、生物碱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对各菌株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CO2提取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酯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本方法为类叶牡丹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且提取物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基于“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高职《食品检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调研与分析 下载:210 浏览:2817

刘欣 王瑞 朱丹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12期

摘要:
本研究以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为基础,对高职《食品检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此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关键。此外,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