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委托代理视角下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下载:42 浏览:215

曾张旭阳1 曾立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职务发明看成一种由各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职务发明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链,也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由于职务发明的特殊性,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头管理、利益不均、缺乏激励、利益冲突等问题。构建有效的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旨在解决职务发明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职务发明纠纷解决机制为路径、以健全适用于多种领域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均与冲突,最终推进职务发明发展。

劳动“三分法”:平台用工劳动权益保障路径 下载:67 浏览:770

许丹婷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平台用工劳动纠纷频发,现有劳动法律制度无法加以调整。面对平台用工劳动权益保障的需求,劳动法的劳动“二分法”框架无法应对,而构建新型职业伤害保险的路径并不长远,建立劳动“三分法”框架,才能确保平台用工的劳动权益。而受传统劳动“二分法”的影响,劳动“三分法”框架的构建,需要对“劳动管理”确定一个弹性标准,以助不完全劳动关系的判定。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公平性探讨 下载:55 浏览:566

董惠燕 《中国土壤》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的公平性问题,聚焦于补偿标准、评估机制、信息透明度及利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分析导致征地补偿纠纷频发的深层原因。通过文献综述与政策分析,本研究揭示了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公平性争议不仅源自经济补偿的量度,还涉及程序公正、公众参与度及后续生活保障等多个维度。本文强调,确保补偿公平性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征地的关键,需从法律完善、机制创新及权益保护等多方面入手,以实现征地补偿的公正合理。

互联网经济下劳动关系定位与权益保障 下载:275 浏览:2794

李晨頔 《中国经济》 2022年3期

摘要:
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完善与扩张,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多业务,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完成。所以,在互联网经济下,互联网化劳动平台也在快速发展,广大求职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获取招聘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招募劳动人员。在互联网体系下,全新的劳动关系定位对传统劳动关系认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劳动关系更为灵活独立,但同时由于缺乏劳动合约的限制,导致互联网属性和劳动者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将对互联网经济下劳动关系定位与权益保障展开探讨,针对劳动关系定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劳动争议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

基于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探究“全面二胎”背景下女性的权益保障 下载:256 浏览:2792

朱云娇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我国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少。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社会生育二胎意愿强烈的背景下,我国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即全面开放开二胎的政策。这是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一项重大调整,该政策的全面推行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当下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在我国全面推行新的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相关针对女性权益保障的措施,会造成很大一部分职场女性回归家庭,这将对她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新的挑战。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服务模式进行了梳理,结合当前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探究我国二胎背景下女性权益保障问题,以期为我国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退休再就业人员因工受伤法律权益保障的反思与重构 下载:89 浏览:1110

朱倩 《法学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时代背景下,部分退休者,或出于经济原因,或出于社会交流原因,选择退休返聘或者参加其他工作。这一现象不仅有利于缓解家庭这一小单元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但由于我国立法相关规定尚不系统完善,退休再就业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法律关系尚未厘清,致使退休再就业人员因工受伤时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将在梳理学术界关于退休再就业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讨论的基础上,反思我国退休再就业人员因工受伤法律权益保障的问题现状,并斗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退休再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护的完善贡献绵薄之力。

两参人员权益保障与法律法规解读 下载:152 浏览:1845

钟婷 《法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两参人员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涉及到他们在就业、医疗、福利等各个领域的权益。探讨如何加强对两参人员的权益保障,深入分析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两参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我国退休再就业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下载:136 浏览:1795

韩美艳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新的用工形式——退休再就业。区别于传统用工形式,老年人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实践中退休再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于渔民权益保障的捕捞限额制度法律研究 下载:456 浏览:2741

罗月琪 《法学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渔业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课题,振兴渔业不仅要养护资源,还要注重对渔民权益的保障。为了避免“公地悲剧”,我国实行了捕捞限额制度,但相关法律仍存在立法缺失、内容模糊的问题,导致捕捞限额分配不均,管理无序。在有限资源的刺激和非排他性权利的诱惑下,人们开始竞争性捕捞,罔顾了限额分配公平公正的原则,夺取了竞争力不强的渔民的捕捞机会,造成分配严重失衡、渔民权益受损的后果。对此,可以借鉴美国捕捞份额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细化条款,完善规定,分解总体目标,加强资源监测,明确渔业社区主体地位,在法律中增设个人捕捞份额转让权,将获得份额的权利与养护资源的义务联系在一起,科学分区配额。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