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网络零售对我国百货业转型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65 浏览:382

李庆 《中国经济》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网络零售以其高便利性、低成本性和品类广泛等优势抢占了实体百货业的市场份额,对我国传统百货业形成了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我国百货业转型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全渠道发展,增强渠道话语权;二是要打造智能化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配送效率;三是引进新兴技术,充分发挥实体店的体验优势。

新疆高校多民族“嵌入式”体育教学的实现途径 下载:82 浏览:505

李庆兵 帅伟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高校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高地,"嵌入式"教学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提出新疆高校应从健全教学运行机制、推动教学方案建设、加强体育师资建设、教学资源与方法创新、深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多民族"嵌入式"体育教学的实现途径。

汽车外后视镜关门晃动的试验分析 下载:55 浏览:437

李庆国 李皓 徐爱平 陈君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降低汽车外后视镜关门晃动,提升整车品质,给出了外后视镜关门晃动的定义和评判晃动合理与否的准则;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与外后视镜质量,外后视镜折叠轴线、折叠类型、车门铰链轴线,折叠扭矩的关系,给出了外后视镜设计和使用时合理的范围。结果表明:外后视镜关门晃动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合理设计的外后视镜能有效的规避,提升整车性能和品质。

航发燃油喷嘴旋流器的加工工艺及测量方法改进 下载:51 浏览:432

李庆宇1 王建磊2 袁勇超3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某型号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的加工工艺及测量方法改进问题,分析了燃油喷嘴精密零件旋流器的加工工艺与测量方法的改进。通过改进加工工艺,采用车削中心一次装夹完成零件外型及旋流槽的加工,重新设计加工刀具,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有效解决了喷嘴组件的燃油喷雾角度偏离设计值的问题;通过尺寸换算,改变测量尺寸,以测量槽的进出口长度尺寸来代替槽深尺寸,解决了旋流槽深度尺寸测量失真问题;通过对不同设计尺寸特性的零件在不同燃油压力下流量试验的数据分析,优化选择,确定了燃油流量值满足设计期望的喷嘴零件设计特性,解决喷嘴燃油流量偏小及高低压燃油流量不同步问题,对燃油喷嘴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单增李斯特菌lmo2192基因克隆与表达 下载:81 浏览:489

李红欢 马勋 钱凌霄 李庆辉 刘扬扬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对单增李斯特菌新疆绵羊脑炎临床分离株LM90SB2的lmo2192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lmo2192基因,连接p MD19-T载体进行克隆,筛选阳性菌进行测序比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32a-2192,将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扩增lmo2192基因序列长度为969 bp,与预期一致。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该产物为56 k Da左右的融合重组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克隆lmo2192基因,并获得大量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油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技术应用 下载:77 浏览:270

李庆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兴起,需要火力发电机组做调峰,传统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因成本问题受到限制,随着分布式能源站技术推广,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快速调峰能力,融合新能源发电,多能互补能源供应系统技术得以应用,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油田天然气资源丰富,风、光能充沛,电网规模容量大,诸多条件决定了油田具备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势。对油田多能互补能源优化利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式,运行调节、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16APSK载波捕获算法研究 下载:83 浏览:455

冯晓文1 李庆坤1 任彬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在低信噪比情况下16APSK信号频偏捕获困难的问题,讨论了一种结合Kalman滤波和最大似然估计的非数据辅助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对包含载波频偏信息的相位序列进行最大似然频偏估计,通过Kalman滤波,降低了噪声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对结合Kalman滤波和最大似然估计的16APSK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结合Kalman滤波的最大似然频偏估计算法可获得良好的性能。

致密砂岩储层“四性”特征及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确定——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1段为例 下载:68 浏览:470

叶超 刘宏义 李传浩 高伟 李庆峰 潘乃豪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要: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以下简称"山1段")气藏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主力气藏,为了研究山1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含气性特征,即"四性"特征,明确"四性"关系,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为优化试气层段及储层改造参数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效果。以岩心分析资料、岩心孔隙度、岩心渗透率、测井参数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法、密闭取心法、核磁共振实验法等手段,通过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储层的"四性"特征并指出了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山1段含气储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②电性参数下限值分别为电阻率30Ω·m,声波时差206μs/m,密度2.59 g/cm3,泥质含量15%;③物性下限值分别为渗透率0.36 mD,孔隙度4.1%,含气饱和度46%。结论认为:①山1段砂岩物性较差,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②"四性"特征相互关联,岩性特征是"四性"特征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电性、物性及含气性特征;③对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分别进行验证,精度高,取值合理;④以确定的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预测试气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符合率高,能满足开发需求;⑤目前陇东地区天然气处于开发初期,物性下限值对于储层改造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开发进度及时调整优化。

基于ARM+FPGA的宽航道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 下载:19 浏览:480

李庆滨 熊木地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RM+FPGA架构的可检测宽航道的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水下超声波传递同步控制信息解决宽河道的吃水检测难题,并根据通航船舶对水下超声波传输路径的遮挡发生的衍射效应,同时结合实时水位数据,送入上位机分析得出通航船舶的实时吃水量。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检测范围宽、安装方便、实时性高的优点,其测量精度2.8 cm。

基于ARM+FPGA的宽航道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 下载:12 浏览:409

李庆滨 熊木地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RM+FPGA架构的可检测宽航道的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水下超声波传递同步控制信息解决宽河道的吃水检测难题,并根据通航船舶对水下超声波传输路径的遮挡发生的衍射效应,同时结合实时水位数据,送入上位机分析得出通航船舶的实时吃水量。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检测范围宽、安装方便、实时性高的优点,其测量精度2.8 cm。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扭矩检测系统 下载:12 浏览:408

李庆勇 胡蔓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主机超负荷运转会降低轴承使用寿命,利用光纤传感器开发扭矩检测系统。设计STM32的扭矩测量系统,选择呈45°和135°的光纤传感器读取光纤信号,设计转速检测电路和光纤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扭矩计算程序,利用扭矩平台验证检测系统。实验结果显示波长和转速识别精度分别为0.01 mm和1 r/min,恒扭矩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6%以内。结果表明该扭矩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宏阳煤矿薄煤层沿空留巷实践应用 下载:55 浏览:385

王冰冰 李庆亮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宏阳煤矿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对12102运输顺槽采取顶板超前采面打设锚索梁、顶板超前预裂爆破,留巷段采用"钢梁+单体液压支柱"的方式进行巷道支护。该技术现场应用后,减少了巷道掘进工程量,减少了煤炭损失,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有利于采掘接替。

LNG接收站装船管道压力安全泄放设施的动态模拟 下载:76 浏览:358

李庆华 许燕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应用HYSYS动态模拟软件建立某LNG接收站装船系统动态模型,研究下游切断阀关闭时装船系统不同位置操作压力、质量流量等主要操作参数的动态响应趋势,并定量计算不同安全阀喉径面积对装船系统超压保护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动态模拟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切断阀故障关闭状态下装船系统工艺参数随其他扰动因素的变化特性,并可用于安全阀喉径面积的准确选型。

基于改进YOLO和迁移学习的水下鱼类目标实时检测 下载:72 浏览:391

李庆忠 李宜兵 牛炯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实现非限制环境中水下机器人基于视频图像的水下鱼类目标快速检测,提出基于改进YOLO和迁移学习的水下鱼类目标实时检测算法.针对YOLO网络的不足,设计适合水下机器人嵌入式系统计算能力的精简YOLO网络(Underwater-YOLO).利用迁移学习方法训练Underwater-YOLO网络,克服海底鱼类已知样本集有限的限制.利用基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的水下图像增强预处理算法,克服水下图像的降质问题.利用基于帧间图像结构相似度的选择性网络前向计算策略,提高视频帧检测速率.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能实现在非限制环境下海底鱼类目标的实时检测.相比YOLO,文中算法对海底鱼类小目标和重叠目标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管道建设全数字化移交实施方案 下载:87 浏览:498

李庆 苏军 韩云涛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数字化移交是智慧管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道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近些年中国石油在数字化管道建设方面的经验,简要介绍了数字化移交的目的和意义;在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化移交的整体框架: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体系、围绕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数字化移交体系、数字化移交管理制度体系、数字化移交组织人员保障团队体系;阐明了根据数据标准进行设计、采办、施工、验收、整体的数字化移交的实施方案;最后提出了规划与展望。

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 下载:71 浏览:417

卢宗健 李庆 刘东 柴晓明 方浩宇 宫兆虎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应用于"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机组的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NESTOR,从软件体系架构、研发流程、计算模型3个方面开展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实践证明,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能够减小软件研发与工程应用需求的偏离,提高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研发的首发成功率。

基于节点电价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实时阻塞管理 下载:94 浏览:519

胡鹏1 艾欣1 吴界辰1 陈逸飞1 郭良松2 李庆彪2 张润恩2 《电力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资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渗透率不断上升及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比例DERs引起的线路过载和节点电压越限等网络阻塞现象不容忽视。针对主动配电网的阻塞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配电网节点电价(distribution location marginal price,DLMP)的日前-实时阻塞管理模型。在日前阶段,各负荷聚合商(aggregator,Agg)首先预测日前市场电价并收集相关DERs信息,然后配电网管理员在保证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使其用电支出最小,并兼顾网络约束制定DLMP发布给Agg,Agg得到日前交易计划;在实时阶段,各Agg更新DERs信息,并根据配电网管理员更新的DLMP重新调整日前交易产生的偏差。最后,通过IEEE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阻塞管理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主动配电网在日前和实时两阶段的阻塞问题,保证线路容量及节点电压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

针灸、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65

王志坚1 李庆双2 郑关毅3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对针灸、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手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共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分别为(8.52±2.35)、(9.62±2.35)分,明显较对照组的(6.78±1.56)、(7.86±2.4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痉挛情况评分分别为(1.52±0.35)、(1.02±0.12)分,明显低于照组的(2.18±0.56)、(1.86±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患者,对于其后遗症的改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配电网部分馈线的剩余供电能力 下载:75 浏览:482

梁钢1 高明1 宋新甫1 孟宪珍2 陈伟伟1 李庆波1 甄国栋3 《电力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现有配电系统剩余供电能力模型(RSC)研究了配电网在已有负荷下时,全网以及所有馈线或馈线段的剩余供电能力,适用于定量指导新增负荷接入。本文改进了已有的RSC模型,得到了一种能计算配电网部分馈线或馈线段剩余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现阶段配电网的RSC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已有配电网剩余供电能力的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再次,改进了已有的剩余供电能力模型,得到了一种能求解部分馈线或馈线段剩余供电能力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最后,结合算例说明本文的剩余供电能力所具有的特点,以及适用的场景。本文工作研究了配电网中,部分馈线或馈线段的剩余供电能力计算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部分馈线的供电潜力,完善了剩余供电能力的理论体系,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有利于高效利用配电网的供电潜力、提高资产利用率。

配电系统实际运行的剩余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下载:81 浏览:510

赵志强1 高跃2 付高善3 高明3 李庆波3 甄国栋4 《电力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现有配电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TSC)充分研究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适用于规划未来配电系统和评估已有配电系统,本文改进了已有的TSC模型,得到了一种更适合指导智能配电系统运行的剩余供电能力计算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配电网的TSC模型及相关定义;其次,提出了剩余供电能力的概念,改进已有TSC模型得到了剩余供电能力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再次,介绍了剩余供电能力的特点,表明剩余供电能力更适合指导配电系统运行;最后,结合算例说明本文模型的实用性和正确性。本文工作定义了一种配电系统剩余供电能力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完善了配电网供电能力的理论体系,其更适合指导电网运行,有利于高效利用配电网的供电潜力、提高资产利用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