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河北省南部电网分元件网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下载:25 浏览:327

杜晓东 李晓军 胡文平 张蕊 杨少波 董靓媛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以2019年某月电量采集数据为基础,梳理目前河北省南部电网线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35kV至1 000kV各电压等级的元件损耗水平进行了分析。从变压器线损、线路线损、变电站损耗及母线平衡4个方面,深入分析各类设备损耗情况,并基于分析结果,定性得出设备损耗率变化及分布规律,对设备的高损原因进行归类并给出相应的降损措施及建议。

面向冲击性负载的飞轮储能调控策略 下载:27 浏览:340

杨少波 胡文平 孟良 周文 胡雪凯 杜晓东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站、城轨交通等冲击性负载接入配电网会对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产生影响,降低供电的可靠性,飞轮储能凭借快充快放特性并结合合理的控制策略能够很好的消除冲击性负载对电网的影响。简要介绍飞轮储能的工作模式和技术原理,重点分析直流冲击性负载和交流冲击性负载下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并展望了基于微分反馈环节和控制成本的控制策略发展前景。

特高压联网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动态特性及PSS适应性分析 下载:29 浏览:326

梁纪峰1 曾四鸣1 姜山2 杜晓东1 李晓军1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华北电网特高压交直流联网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变化,对比分析河北省南部电网特高压联网及新能源接入前后的电网动态特性,分别从丰大、丰小、枯大、枯小4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分析河北省南部电网现有PSS的适应性,通过采用PSASP软件进行小干扰稳定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PSS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丰小方式下部分机组出现了持续的低频振荡,PSS参数无法在全部运行方式下为电网提供强阻尼,导致电网在个别运行方式下存在弱阻尼和负阻尼引发的低频振荡风险,建议加强PSS对多种运行方式的适应性及电网低频振荡风险预控措施研究。

220 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 下载:97 浏览:516

马慧卓1 胡文平1 宋楠2 李晓军1 杜晓东1 胡雪凯1 张蕊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河北省南部电网220 k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分析220 kV电网的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各项损耗的构成,并通过与上一年220 kV电网各项损耗的对比,指出了220 kV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降损措施。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下载:88 浏览:494

姜泽放1 林敏2 李雪1 马若影1 杜晓静1 白新鹏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期

摘要: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文献以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单因素,当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流量为20 L/min,萃取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达到最大,为80.0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它具有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也较高等优势,所得的山柚油品质较优且Sn-2位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基于机器视觉的表贴器件自动化搪锡系统设计 下载:21 浏览:168

张永忠1 徐光跃1 朱丽娜2 于立昆1 杜晓妍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为解决手工操作细间距表贴器件搪锡及除金成品率低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表贴器件自动化搪锡系统,介绍了自动化搪锡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为实现自动化,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自动获取器件的外形尺寸,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重点介绍了引脚长度的测量方法。为解决短路的问题,采用六轴机器人执行搪锡的动作,避免了手工搪锡精度低、抖动的问题。对该系统的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引脚间距0.5mm及以上表贴器件搪锡与除金工艺要求。

煤矿电网安全测控系统设计分析 下载:83 浏览:474

杜晓龙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煤矿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分析煤矿电网测控系统的技术特点,研究煤矿电网测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期有效解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开关越级跳闸及变电所电缆漏电等问题,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供电性能。

“华龙一号”汽水分离再热器管子管板封口焊工艺研究 下载:71 浏览:505

张立殷 杜晓波 陈峰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华龙一号"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管子管板封口焊工艺的研究,介绍了不锈钢换热管与管板堆焊层的焊接特点和工艺试验过程。管子管板封口焊采用全位置无填充焊丝的自动钨极氩弧焊及优化后的焊接程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折旧成本,试验结果均符合评定要求。

河道淤泥固化技术研究 下载:91 浏览:521

杜晓虎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淤泥固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清淤工程中,使资源达到再利用的目的。为探索出最优淤泥固化技术,本文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量和不同石膏掺入比对淤泥固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淤泥7d、28d固化强度和固化增强系数的影响,找出最优石膏掺入比,为淤泥固化技术的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冬季取暖“煤改气”实施现状与案例地区经验做法探讨 下载:47 浏览:482

冯相昭 赵梦雪 王鹏 杜晓林 王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得益于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的日益完善,近年来"煤改气"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别从市级、县级层面选取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分析和案例评估。研究发现,通过健全改造管理机制、精细化设计补贴政策、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加强地方宣传引导,案例地区冬季取暖清洁化水平大大提高,散煤污染排放显著减少,农户燃气取暖成本相较改造前未明显增加。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造方式;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实行奖惩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售后保障服务;完善可持续奖补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多元化措施,提高气源保障能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绿色低碳绩效评价及对策建议——基于石家庄市深泽县和无极县农户调查 下载:35 浏览:466

赵梦雪 冯相昭 王敏 杜晓林 梁启迪 王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基于农户调查结果,从经济、社会、污染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4个维度,构建"煤改气""煤改电"绿色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减排效果归一化分析,量化协同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两种改造路径均取得了显著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用气取暖的协同减排能力高于用电取暖,同时社会满意度水平略高,运行过程中政府补贴力度更大;无极县通过全面推广空气源热泵设备,显著降低了用电取暖的经济运行成本;总体来说,两县用电取暖得分更高。由此建议,地方要创新设备推广机制,加强群众宣传力度,制定合理补贴政策,以保障清洁取暖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基于LMDI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下载:46 浏览:437

梁启迪 冯相昭 杜晓林 赵梦雪 王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唐山市作为我国钢铁和焦炭产能最为集中的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本文分析了唐山市2010—2017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唐山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发现经济发展是其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人口增长也对碳排放有一定贡献,而能源强度下降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改善虽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唐山市应继续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并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化解钢铁、焦炭过剩产能,鼓励、推进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

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城市清洁取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3 浏览:446

杜晓林 冯相昭 王敏 赵梦雪 梁启迪 赵文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对2018年采暖季结束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清洁取暖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和气象因素中的25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10个对清洁取暖率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可以明显描述清洁取暖率的因子,最后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不同城市清洁取暖发展的影响程度大小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方清洁取暖率较为明显的成分因素是农村清洁取暖工作进展、经济水平、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所有影响指标中,农村地区的清洁取暖工作推进是影响全市清洁取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资金投入,即财政支持越高,清洁取暖率完成度越好;第三是气象因素,各地区冬季气温越低,越有助于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的进展;第四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城镇化率和经济水平越高,清洁取暖率越高;第五是环境因素,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清洁取暖工作推进较为积极。

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下载:34 浏览:472

王敏 冯相昭 王彬 杜晓林 赵梦雪 梁启迪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个地方开展错峰生产实践,不过对于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的议论一直不断。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与错峰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行规行约,并对其条款规定和内容要求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如下主要建议:地方特别是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地级市,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将错峰生产的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监管手段、奖惩措施等内容纳入其中。

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下载:44 浏览:467

马岚 王来兵 杜晓鹂 王敏 李冰 陈建平 白文明 钮松召 岳锦瑞 郭晓宇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其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3℃,料液比1∶31 g/mL,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140 W。四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小学阶段体验式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下载:115 浏览:1253

师彩锋 杜晓龙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继续升温并大规模展开的当今,以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实践性的课程特征为基础,探索出一种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和劳动课教师提供一种教学专业化指导,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阶段体验式劳动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

兰州地区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83 浏览:560

叶萍 董雪梅 张翀 杜晓钟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为临床准确评估孕妇出凝血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对7 802名健康孕妇及168名非孕女性(非孕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将7 802名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浓度、DD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PT、APTT、TT逐渐缩短,而Fib和DD逐渐升高。非孕对照组与妊娠期各组比较、妊娠期各组之间比较,Fib与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确定了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D的评估标准,提高了出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温台渔场3种经济鱼类体长频次分布与采样量间关系的比较 下载:70 浏览:512

戴黎斌1,2,3 田思泉1,2,3,4 刘伟成5,6 高春霞1,2,3,4 王家启1,2,3 杜晓雪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为了量化和比较温台渔场3种经济鱼类体长频次分布与实际收集的观测样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收集的样本体长信息能够反映研究区域鱼种真实的体长组成信息这一假设,根据春、夏两季在温台渔场采集的3种经济鱼类(小黄鱼、银姑鱼和龙头鱼)的体长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样本量方案。利用均方差异值(mean square difference, MSD)来量化不同体长组数据之间的频次分布差异,t检验来检测3个研究对象的平均体长是否存在季节性差异。结果显示,①3个研究对象的平均体长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小黄鱼的平均体长[(135.20±19.62) mm]大于夏季小黄鱼[(123.90±19.47) mm],春季银姑鱼的平均体长[(105.00±46.84) mm]大于夏季银姑鱼[(86.14±21.60) mm],夏季龙头鱼的平均体长[(199.60±17.40) mm]要大于春季[(180.00±17.92) mm]。此外,3个研究对象的主要体长范围也具有季节性差异。鱼种间的生物学差异及其体长组成季节性差异会影响体长频次分布精度与不同样本量之间的关系;②模拟研究中体长组个数的设置会影响体长频次精度的估计。当样本量较小时,MSD值随体长组个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认为在有效样本量为50的假设前提下,体长组设置为10组对于体长频次精度的估计更加有利。③体长频次分布的精度变化可作为设置有效样本量的依据。在基于单个站点50个样本量能够反映温台渔场3种经济鱼类真实体长结构的假设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春季小黄鱼的采样量设置为30~40个,春季银姑鱼的采样量设置为42~48个,春季龙头鱼的采样量设置为34~40个。

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建议 下载:65 浏览:693

杜晓丽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农业专项资金和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现阶段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农业专项资金利用率,保障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效益,规范农业会计核算工作,保障惠农强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大理发展,推动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多层治理、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409

谢晓光 杜晓杰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初步形成了国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治理机制。不同层面的治理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合作,提高了北极航运安全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但是,由于北极航道特殊的国际法律地位和自然地理环境,北极航运安全多层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仍面临着多层法律治理存在“碎片化”和适用性不足的问题、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分歧以及航运发展利益与环境保护诉求相冲突等困境。多层治理机制构建为进一步推进北极航运安全治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构建共同的目标、完善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深化国际法律规制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