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下载:57 浏览:348

杨家翼 贺涛 邢怡桥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下玻璃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和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除术(PPV)患者310例(323只眼)。比较患者性别、术前原发病、术中操作、眼内填充物和是否伴有高度近视,以了解高眼压的发生率,分析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有43只眼出现高眼压,发生率为13. 3%。视网膜脱离、IV期及以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R)、单纯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4. 3%、15. 1%、6. 9%和1.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行光凝和未行光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7. 5%和5.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行冷凝和未行冷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7. 6%和7.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术中行硅油填充、气体填充和未行眼内填充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9. 4%、15. 8%和0.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并且高眼压的发生和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 214,P <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光凝、冷凝、硅油填充和气体填充是PPV术后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和原发病、术中操作和眼内填充物有着密切关系。高度近视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明显相关。光凝、冷凝和眼内填充是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PV术后患者应严密监测眼压变化,尤其是视网膜脱离和IV期及以上DR患者。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