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学术期刊
切换导航
首页
文章
期刊
投稿
首发
学术会议
图书中心
新闻
新闻动态
科学前沿
合作
我们
按学科分类
Journals by Subject
按期刊分类
Journals by Title
医药卫生
Medicine & Health
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数学与物理
Math & Physics
经济与管理
Economics & Management
人文社科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化学与材料
Chemistry & Materials
信息通讯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地球与环境
Earth & Environment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我要投稿
查看投稿进度
学术期刊
按学科分类
Journals by Subject
按期刊分类
Journals by Title
医药卫生
Medicine & Health
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数学与物理
Math & Physics
经济与管理
Economics & Management
人文社科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化学与材料
Chemistry & Materials
信息通讯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地球与环境
Earth & Environment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400-188-5008
客服邮箱:
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请选择
目标期刊
首页
期刊
文章
八九十年代“转折”视野中的文学性问题再考察
下载:
23
浏览:
455
杨晓帆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论争,将"文学性"问题置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转折"视野中来考察。但仅仅批判20世纪80年代的纯文学想象如何在90年代暴露其狭隘与危机,并不足以为当下如何在文学与现实、历史间建立有效关联提供借鉴。本文以新时期重要批评家、作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精神变迁为例:从易被忽视的"两个李陀"间的连续性,指出反思纯文学的动力如何积蓄于80年代思想变革中;从吴亮转折期的经验表达,说明如何在极端美学主义之外理解"先锋性"内涵;从50后、60后代表性作家的创作转型,探讨继承与转化20世纪80年代遗产的不同路径。本文尝试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与思想困境早已生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展开过程中,而能否自觉超越新时期意识并把握住这一时代趋势的主要矛盾,才是影响其文学实践品格的关键。
[1/1]
|<
<
1
>
>|
在线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
400-188-5008
客服邮箱::
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