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四点弯曲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判据研究 下载:78 浏览:428

李亚春 陈春城 孟辉 卢福新 史平文 朱嘉辉 徐鹏飞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对四点弯曲梁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加载,然后对各种工况下的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变化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正变化量频率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负变化量频率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梁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时,正负变化量频率各约为50%。此统计规律可以作为判断梁构件是否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的一个判据。

自平衡试桩平衡点位置研究 下载:36 浏览:437

陈雪峰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平衡点位置理论上是确定且唯一的,但实际项目中,平衡点的位置很难与理想状况一致。选取7个自平衡试桩项目,对其平衡点位置进行研究。经统计,7个项目共有30根自平衡试桩,且均为摩擦桩型钻孔灌注桩。研究结果表明: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的1/7~3/8处(距桩端)是合适的,满足自平衡试桩的预期目标,即超过设计极限承载力。其中,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1/3处(距桩端)的试桩占比40%,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1/5处(距桩端)的试桩占比27%,二者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的1/5~1/3处(距桩端),能够提高自平衡试桩的成功率。

静力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 下载:57 浏览:206

黄瀛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拱桥跨径的不断增大,其非线性效应愈加显著,因此,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钢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主跨450m的广东省肇庆西江大桥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非线性效应、静风失稳风速以及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拱桥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与几何非线性相比,材料非线性对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静力风荷载会对拱桥的活载稳定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风速较大区域设计建造大跨度钢拱桥时,应兼顾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采用静载试验合理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下载:67 浏览:400

王智明 连杰明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利用静载试验数据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时,应根据Q-s曲线的类型、建筑桩基设计等级、基桩类型、基础类型、建筑物体形复杂程度、荷载是否均匀、桩端以下是否存在软弱土层、产生沉降较大的原因、桩端持力层是否遇水软化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验证。

双圆中空夹层钢管轻骨料混凝土中长柱受力分析 下载:68 浏览:452

牛建刚 王潇鹏 郭耀钟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在圆中空夹层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短柱的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中长柱模型进行受力计算与结果分析。结合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受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现有计算公式,对其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随中长柱长细比增大极限承载力降低,延性下降;随混凝土强度提高,中长柱延性降低,但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BP神经网络在海洋平台桩基轴向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490

陈磊 《海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桩基础的轴向极限承载力常用的设计方法为API RP2A(美国石油协会)和静力触探(CPT)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的思路,能够有效地预测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根据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的特点,通过对影响单桩极限承载力因素的分析,依据静力触探资料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利用API RP2A方法分析成果对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检验,证明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能够指导桩基础设计,缩短周期。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