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聚源—金马—鸭子河地区构造、断裂特征及演化分析 下载:76 浏览:454

胡元 操延辉 郑元财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川西坳陷聚源—金马—鸭子河地区经历了多轮次构造运动,构造叠加关系复杂,明确关键构造形成时期及特征是油气勘探面临的难点问题。利用地震、地质手段刻画了聚源—金马—鸭子河内部的褶皱、断裂形变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几何特征差异性,解析其内部构造所处力学环境的差异性及形变机制,分析其内部形变关系,指出聚源、金马、鸭子河各构造段的主要形变期和古形变特征,为恢复古构造及演化、正确认识该区油气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南沙海区万安盆地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 下载:81 浏览:351

姚永坚1 吕彩丽2 王利杰3,4 徐行1 杨楚鹏1 伊善堂1 《海洋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基于地震、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定量研究了万安盆地的构造沉降和伸展程度,重建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探讨其成因机制。模拟结果表明,万安盆地构造沉降曲线为多段式,其南北部构造沉降差异明显,且沉降中心逐渐向南发展的趋势。晚始新世-渐新世(37.8~23.03Ma BP)盆地中、北部快速沉降,存在两个沉降中心;早中新世(23.03~16.0Ma BP)盆地南部也发生快速沉降,整个盆地存在3个沉降中心;中中新世(约16.0~11.63Ma BP)沉降作用减弱,盆地进入裂后热沉降期。万安盆地的伸展和形成演化呈现北早南晚的特征,与南海海底扩张密切相关,同时受控于万安断裂带交替地右旋-左旋走滑作用,是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的结果。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可细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谷期、主要裂谷期、走滑改造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