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中地区乡村收缩趋势与路径思考——基于合阳县调查 下载:62 浏览:348

段德罡1,2 刘熙1 叶靖1 安宁1 《中国城镇》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已成为现行趋势,这是符合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文章结合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实践,通过对合阳县村民职业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合阳县乡村收缩趋势及内生动力。实践发现,当前合阳县乡村已经由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被动收缩,转化为以村民为主体的主动收缩,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乡村收缩还将持续进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乡村减量建设却举步维艰,其与我国乡村收缩理论研究尚无重大突破、政策目标尚未聚焦、传统思维抵触乡村收缩密切相关。为此,文章借用"精明收缩"的理念,通过对乡村"精明收缩"的再认识和重新解读,提出了在推动乡村精明收缩的过程中,应以时间换空间、提升村民能力,并利用好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工具,强化其对精明收缩的支撑作用,以期有序稳步地推动乡村精明收缩。

共同缔造视角下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以延川县太相寺村为例 下载:56 浏览:368

段德罡1,2 王蕾蕾1 高丹琳1 贺俊1 《中国城镇》 2020年8期

摘要:
自2012年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成果显著但困难重重,面临保护难度大、发展不充分等诸多困境,区位、市场条件差的地区传统村落尤其显著。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经验,梳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太相寺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得出西北地区应重视村民的意识及行为选择和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保护与发展的结论。并以太相寺村传统村落共同缔造实践为例,提出太相寺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方法,以期对西北地区及其他欠发达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五泉模式,以农为本的回归 下载:61 浏览:456

段德罡 郑自程 杨茹 《中国城镇》 2018年6期

摘要: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五泉镇是国家级特色小镇中为数不多以农业立镇的典型代表。作为独具特色的农科小镇,该镇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立足农业发展,依托科技资源实现了经济良好发展和城乡快速建设,并形成了"农业主导+环境优美+文化彰显+农科支撑+体制创新"的独具特色的"五泉模式"。通过分析总结"五泉模式"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以农为本"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应该挖掘自身特色资源,立足特色农业,带动镇域乡村发展,营造优美城乡环境,打造特色传统文化品牌,同时注重外部智力资源的引入和内部制度的创新,旨在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经验指导。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研究——以杨陵区为例 下载:70 浏览:357

段德罡 杨茹 赵晓倩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乡村而言,不同行政层面的乡村发展建设管控内涵均不相同。文章基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特质,解析不同行政管理层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特征,提出以落地实施的物质空间规划为抓手,配合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助推国家战略在县域层面的落地实施。并以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乡村振兴规划为例,通过构建杨陵三农现代化发展空间平台及其支撑体系和实施保障机制,以及分期分级分类且建设主体明确的项目库等推动规划实施。同时,规划提出物质空间规划与政策文本相结合的成果表达形式,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有序展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