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 下载:83 浏览:506

钟壬琳1 戚德辉2 戴君儿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样地年度调查、监测站年度监测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新时期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监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从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我国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讨 下载:83 浏览:497

李智广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政治任务作出政治宣示,提出总体目标、工作部署和领导要求。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紧紧围绕水土保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总要求,分析我国水土保持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和行业能力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提出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建设途径与方法,以期与本行业及有关部门同仁交流,激发大家的金玉良言,为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6 浏览:509

倪用鑫1,2 吕锡芝1 杨二1 鲍宏喆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1期

摘要:
以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遥感监测,分别采用Pix4Dmapper、PhotoScan和Pixel-Mosaic软件对无人机低空遥测影像进行处理,通过三维建模分析弃渣场的最大堆渣高度、堆弃面积和堆渣量等水土保持监测指标,探索智能化、高精度监测手段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实效。结果表明,处理结果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不超过4%,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精度要求,且更加高效便捷,可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73 浏览:507

张长伟1 马美景2 王一峰1 王志刚1 赵健1 张平仓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结合区域水土保持方案评价的作用,通过分析武汉市工业园区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流失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①武汉市工业园一级分区应根据产业园规划划分,二级分区根据功能性质划分,三级分区根据施工特点划分;②在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要求的六项指标的前提下,建议增加透水比、下沉式绿地比率和雨洪利用率等水土流失防控指标,并细化林草覆盖率指标;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

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与要点探讨 下载:85 浏览:489

姜德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以区域评估方式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是国家行政许可改革的新举措,全国2 543个各类开发区面临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新问题。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需要分清开发区管理机构与入驻企业的法律责任,做好衔接工作,时效期以不超过10年为宜,应以"五通一平"阶段及由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区域为主,入驻企业的内容可简化;要突出整个开发区的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全过程的防治措施体系,并统一措施等级与标准,明确建成区、在建区、未建区三大区块的防治任务。根据开发区的特点,遵照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原则与理念,开发区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将土石方全部利用、表土资源全部保护利用、扰动范围严格控制在开发区内不设临时占地、排水含沙量不超标、雨洪资源全面利用与控制等作为控制性指标。水土保持方案章节可参照国标,每章节的内容、深度可根据开发区的特定情况,做简化或删减。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性质和定位差异很大,总体分为政府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政府企业混合管理模式,入驻企业的水土保持方案不能简单地向开发区管理机构报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仍要加强对开发区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有关思考 下载:84 浏览:476

刘宪春 袁普金 王海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在"放管服"改革深入持续推进的大形势下,水利部要求对各类开发区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在对552个国家级开发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应该贯彻土石方自平衡、水生态保护、措施与自然生态协调、按区块确定防治目标等原则,探讨了区域评估报告中防治责任范围、防治目标、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投资等主要内容。

曲靖市马龙区以奖代补试点工作经验与问题 下载:68 浏览:488

李婧1 常丹东2 孙中峰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调研活动为契机,探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如下意义:①按项目进度进行分次报账,能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②简化建设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③撬动社会资本,增加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投入;④促进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⑤提高中央资金使用效率,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⑥与当地产业结合,实现建管用一体化。与此同时,以奖代补工作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够、流程还有些复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实施流程,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奖代补工作机制。

全国水土保持功能年度价值评价研究 下载:87 浏览:457

王海燕1 丛佩娟1 冯伟1 鲍玉海2 贾国栋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3期

摘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分析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防灾减灾、改善生态、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界定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概念。采用生态经济学计量方法,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价模型。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分区,适当考虑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以及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网分布概况,收集39个典型县(市、区)2016年度的土壤、水文、气象等观测资料,测算出其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而推算至全类型区,再从8个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推算出2016年度全国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并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对策提出了建议。

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及土壤侵蚀评价 下载:89 浏览:429

蔡玖锱 安乐平 秦瑞杰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3期

摘要:
以佳芦河流域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5 m的DEM等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获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沟壑烈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对水蚀、风蚀区等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佳芦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1 068.89 km2,占流域面积的94.26%,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118.69、206.35、126.29、75.08、542.48 km2;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到水土流失面积的69.59%,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多发生在风蚀区,而剧烈侵蚀主要发生在水蚀区的沟道中。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法的适用性研究——以广西典型岩溶区小流域为例 下载:76 浏览:452

黄艳霞1 梁志鑫2 王玉杰3 王云琦3 王彬3 顾剑红3 李一凡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根据广西隆林县常么、者滕、龙窝坝3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估算了岩溶地区小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6年的治理,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向草地和林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长357万和429万元;龙窝坝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未利用地向林地、草地和小部分耕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增长506万元。总体上,龙窝坝小流域的治理效果优于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更加优化,提升的生态服务价值更加明显。

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修订标准的新要求 下载:87 浏览:468

姜德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原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相比,更加突出了弃渣场选址、取土场设置的强制性规定。修订后的标准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作了新规定,取消了直接影响区,对水土流失防治6项指标作了调整,增加了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2项指标;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原来的12章归并简化为8章,强化了水土保持评价、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评价结论、总体与分区措施布局、典型措施布局的要求,对水土保持监测点位、监测频次作了量化规定;明确了弃渣场(取土场)变更、水土保持措施变更的补充报告书章节内容,以及新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及内容。

我国近17年生产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分析 下载:81 浏览:475

康玲玲1 程复2 王云璋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在介绍生产建设项目及其分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生产建设项目和水利部审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统计资料为依据,以累计达到14个项目为标准,对"十一五"以来2 980个大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将其归纳为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煤矿、石油天然气、输变电、金属矿、机场、水电、冶金化工、港口码头、轨道交通与城建、其他项目等14类项目,同时以"十五"期间年均项目数为对照,分析了"十一五"以来生产建设项目的变化及原因。

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实践 下载:78 浏览:448

钟壬琳1 李钢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8期

摘要:
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运行,初步发挥了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支撑作用,但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管理滞后、监测设施老化、监测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通过制定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规程及相关配套文件、积极引进自动化监测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科研能力建设等,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以提升监测能力水平、提高监测成果质量。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是浙江省跟上水利工程标准化步伐、彻底补好"轻管"短板、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水土保持监测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中的运用 下载:91 浏览:477

陈磊 阮彦霖 李江朋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探讨水土保持监测在生产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本文以锦屏二级水电站为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讨论了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频率、监测成果等内容,并通过对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表明了项目通过各项措施确保了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

微润灌溉技术在济源山丘区林果地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80

吴欢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微润灌溉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济源市下冶镇韩彦村选择3.33 hm2山楂园作为试验田,铺设微润管进行微润灌溉,经过为期两年的观测,在灌溉用水量、投入人工、产量等各方面与传统灌溉进行了对比,证明微润灌溉在用水量方面可以节约81%,几乎不占用人工和时间,增产增收达到12%。济源山丘区占全市面积的88%,多为干旱缺水地区,微润灌溉在山丘区林果地应用的效益比较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基于高分影像的贵州省晴隆县2016年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下载:94 浏览:503

刘晓林1 亢庆1,2 刘超群1 尹斌1 李树波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能揭示人类利用土地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基于高分1号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和人工交互式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晴隆县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计量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晴隆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3种地类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2%以上;晴隆县土地利用类型较丰富且均衡,所辖乡镇中茶马镇的土地利用类型最为单一;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光照镇的土地利用程度最高,鸡场镇的最低。

宁南山区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76 浏览:487

岳自慧1 刘平1 翟汝伟1 王文1 刘学军1 贾爱冬2 张煜明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项目区6个重点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实施后不同建设年限的梯田土壤肥力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点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坡改梯初期土壤肥力与修建前相比有所降低,经过3~5年的合理培肥和土壤肥力的逐步恢复,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的年度变化大体上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梯田修建第5~7年土壤肥力各项指标达到最高,但修建第8年时土壤肥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梯田建设力度,重视梯田修建后的培肥与改良,为宁南山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

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76 浏览:484

杨坤1 叶芝菡2 钟莉1 张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监测网络、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监测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以及新时期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要求,探讨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包括: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完善与运行管理,全面加强年度水土流失监测,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着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管理与应用等。

水土流失严重县的确定与分布 下载:84 浏览:486

赵永军 丛佩娟 冯伟 常丹东 王海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属地方为主的事权,水土保持法明确国家要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近年来,以水土流失严重县为重点,水利部组织实施了坡改梯专项工程、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治理工程,收到明显成效。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的发展变化,水土流失严重县有必要做一定的调整。基于此,进一步明确了水土流失严重县的确定原则,提出了水土流失严重县的初步名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包含867个县的水土流失严重县名单,并对其分布情况作了说明。

基于DTGIS的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决策系统设计 下载:89 浏览:495

王永胜1 李宁2 胡影1 李团宏1 冯阳1 肖彧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风力侵蚀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具有分布范围广、侵蚀量大、危害严重和治理难等特点,因此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为给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功能,采用C#作为开发工具,利用DTGIS——流域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出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决策系统,可应用于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等领域的规划设计与监测评价等工作,实现数据管理高效化和决策支持科学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