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舶来话语的在地化历程——论《银星》杂志的“新英雄主义”影剧观 下载:42 浏览:277

赵轩 《当代艺术》 2019年12期

摘要:
《银星》于1926年前后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一度被认为是罗曼·罗兰人道主义的中国化产物,但这一理念经历了相对曲折的在地化历程。《银星》受北伐革命的战火形势影响,在对"新英雄主义"的阐释中附加了更多关于革命狂热与领袖崇拜的话语意蕴,并将其与"平民影剧"运动相结合,投射出"群己之辩"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此时的影评人投机党派政治、固守文化精英身份,使得"新英雄主义"影剧论丧失了电影批评应有的艺术诉求,更消解了其发动民众的社会功利目的,最终沦为空洞的口号。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