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京韵大鼓艺术钩沉 下载:77 浏览:471

刘亚媛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传统行业和传统文化面临着考验,曲艺能否保持生命力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外文化不断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让经典曲艺作品流传,并被年青一代所认可与接受是值得思考的。京韵大鼓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中国曲艺说唱艺术中鼓词类别的重要分支剧种,它成为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说唱艺术品种,代表流派风格各异。本论文对曲艺艺术京韵大鼓的产生、流派和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述,并进一步对曲艺艺术的发展提出构想,具体怎样做好曲艺的传承,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

意大利艺术歌曲中悲歌演唱情绪的把握——以古典艺术歌曲《尼娜》为例 下载:96 浏览:461

贾坤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下文首先介绍了意大利艺术歌曲悲剧元素演唱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特殊性,然后分析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尼娜》的艺术特征,立足于《尼娜》创作背景、歌曲结构、旋律特征等,对其歌演唱情绪的准确掌控进行了详尽论述,指出《尼娜》情绪的准确掌控需要建立在对歌曲创作背景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演唱过程中要通过情绪确定具体的方式方法,并注意气息稳定。

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演唱分析 下载:69 浏览:483

马鑫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莫扎特著名代表作之一,《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脚本取自法国的剧作家博马舍同名作品,是一部喜剧。其中来自于歌剧的第一幕第五场《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由童仆凯鲁比诺所唱的咏叹调,是女中音歌剧咏叹调的杰出之作。本文分别从凯鲁比诺的人物形象、《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版本比较以及演唱三个大的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情感处理及演唱技巧做了深刻的剖析。其中人物形象分析分别包括博马舍笔下的凯鲁比诺、莫扎特笔下的凯鲁比诺和二者之间的比较。对于版本比较的阐述包括18世纪咏叹调的特点、《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中18世纪咏叹调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处理。演唱分析是通过语言语感、音乐技巧和色彩技巧三个角度。

论汉斯立克美学思想的利与弊——以《论音乐的美》一书为例 下载:78 浏览:372

赵天夏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17世纪的奥地利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是形式主义哲学思想立场鲜明的代表人物。其著作《论音乐的美》中提到,"音乐所表现的只是情感自身的一种属性或一个方面,听众在欣赏音乐时所捕捉到的情感并非情感本身",而是由于听众在乐音行进与解决的过程中受其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或者说,即便音乐承载情感,也并非清晰到足以确切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情感概念。这一观点迄今为止仍有一定的可行性。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 下载:94 浏览:302

果蕾1,2 崔馨月1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因为自己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音乐文化,其中满族舞蹈音乐作为较为经典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特点。对此文章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实践与当代价值 下载:76 浏览:442

贾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歌剧方面所产生的艺术表演和创作的变化便是对现实的关注与超越,本文从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特征出发,探究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实践方位,寻求其对当下歌剧创作的艺术价值。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路径 下载:82 浏览:382

于婷婷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由于音乐风格、区域、民族特色、审美习惯、语言文化等因素,造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种种差异化,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声乐学派。美声唱法源于西方,是西方人极为推崇的歌唱方式,目前美声唱法以意大利为代表,具有西方特色和魅力;民族唱法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能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魅力。本文从歌唱艺术中的呼吸运用、嗓音运用、吐字、咬字运用三方面,探讨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化,并分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呼吸、发声、吐字咬字三种技巧上的融合。

论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下载:58 浏览:409

隆翔1 李慧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是平时的必修课,只有养成好的素养、习惯,才能更有效的学习钢琴。练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弹琴的方法,正确的手型、均衡的触键、果敢的力量以及手指的灵活性才能达到弹琴收放自如、音色颗粒饱满的音响效果。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的民间音乐活动研究 下载:67 浏览:401

冯喜超1 计晓华2,1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始建于1947年,是延安鲁艺到东北后成立的文艺团体。为配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斗争形式与人民的文化需求,鲁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间音乐活动,并且在组织上进行调整,各团创立城运科(后更名"文运科")负责管理、收纳民间艺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民间音乐调查组,对东北的民间艺术进行记录整理,以团员自主学习、聘请民间艺人传授和实地采风等方式,吸收、学习并记录了东北民间艺术。创作出歌颂人民群众、抒发人民情感,并具有东北特色的经典作品。为民间音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为新中国民间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战火中传承民族文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