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构建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理论逻辑及现实展开 下载:79 浏览:502

陈云良1 寻健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公共服务最初导源于"生存照顾"理念,主要体现为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社会的公共服务理念正在向激励并促进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它要求建立面向广泛社会成员的、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覆盖到公共服务的大部分领域,但仍然存在关键领域立法缺位、立法理念落后、可操作性不强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现阶段,我国亟需制定一部公共服务基本法,以发挥立法上的统领和指导作用。在公共服务基本法的基础上,还应制定或完善公用事业法、社会保障法、公共安全法、社会事业法、公共财政法等公共服务单行法,形成公共服务基本法与单行法协调统一的中国特色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法教义学与法治:法教义学的治理意义 下载:78 浏览:486

雷磊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法教义学与法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一方面,通过简要梳理观念史发现,法教义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即作为知识的法教义学与作为方法的法教义学。另一方面,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包含两方面的要素:在价值目标上,它以法的安定性作为构成要素;在制度目标上,它以融贯法律体系的存在为基础条件。作为方法的法教义学既能促进法的安定性,又有助于融贯法律体系的建构,对于任意类型的法治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形成自己的法教义学体系,既要在教义学方法的层面倡导法学方法论和一般法学说的研究,又要在教义学知识的层面结合判例研究、习惯梳理和法律评注的编纂,构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义学知识体系。

环境责任保险与环境风险控制的法律体系建构 下载:86 浏览:518

马宁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保险被视为一类独立的应对环境风险的工具。相较于第一方保险,责任保险在环境风险下具有制度优势,应被视为保险工具内的优先选项。基于夏维尔模型得出的市场机制通常能自发实现责任保险最优效果的结论,在抽象环境风险与具体国情背景下均难以证成,强制保险模式因此成为必然。环境责任保险的价值实现对外主要受制于保险人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控制与承保能力,对内则受限于保险规范设计的妥当性。在前者,保险人可通过将自身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活动融入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尽可能明确数人环境侵权的形态与责任承担,利用连带责任内的责任再分配机制,构建双重风险保费体系等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评控能力,消减立法与司法因素诱发的责任不确定性;在后者,则需谨慎设计承保范围,将纯粹经济损失与对环境自身的损害责任纳入保障范围,经由被保险人范围的控制等方式来实现对保险人承受能力的照顾。

我国学前教育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 下载:39 浏览:445

裴培1 张更立2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法律体系依《立法法》确立的从高到低效力等级涵盖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层面,基本反映了学前教育法治建设构成状况,但现有体系也存在基础性法律缺位、内部抵牾模糊、法律数量匮乏且分布不均等主要缺陷。有效解决学前教育法律体系难题,应通过采取加快制定高质量《学前教育法》、坚持法规规章质量与数量并重、正确适用法律冲突解决规则等措施予以完善。

论行政法对宪法的积极功能 下载:121 浏览:1900

刘爽 吴先立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战略规划的深刻推进,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也面临着制度体系全面发展的需求,各类法律应势逐渐完善中,逐步构建起中国独有的权威法律体系。其中宪法一直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最高地位最具权威的法律内容,是其他诸多法律的总原则,可以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实施与执行提供原则指导和参考依据,宪法实施必将是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题中之义。行政法作为宪法之外的另一传统公法分支,在公权力的控制和私权利的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行政法与宪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对宪法起着一定的积极功能,包括对宪法理念的制度化功能、宪法权利的实现功能、宪法动态化功能、宪法主体适用性功能、宪法的补充和发展功能。本文将从行政法与宪法基本概念与内在关联分析入手,并重点阐述行政法对宪法制度化、权利实现、动态化、适用性、补充与发展等五大积极功能,希望可以为相关法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价值。

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完善 下载:156 浏览:2599

赵飞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正式纳入法律范畴,明确国家对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的农产品实行追溯管理。国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法律法规、追溯平台和追溯标准建设、监管模式以及相关措施完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追溯制度建设进程缓慢。为加快推动追溯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单行追溯法律、统一追溯平台和追溯标准、改变监管模式以及改进相关保障措施成为当前之重点建设任务。

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及其构建初探 下载:291 浏览:2847

张鹏涛 《低碳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阐述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探究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分析当前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快制定基本法律,使公众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从民商法视角谈健全信用卡法律体系的策略 下载:419 浏览:2288

李伟晶 《法学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民商法在信用卡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它为信用卡的发行、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法律规范,为风险管理和违约处理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促进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法律监督问题探讨 下载:516 浏览:2590

孙才涛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刑罚执行活动是刑事案件的终结环节,因此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我国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法律监督问题存在滞后现象,内容并不明确,效果欠佳。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当前刑罚执行活动中法律监督所存在的问题,例如相关法律不完善,监督效果不理想,体制层面存在问题等,并结合具体实际针对性提出解决建议。力求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形成法律约束力,使刑罚执行监督活动具有规范性。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研究 下载:206 浏览:2729

​刘丽华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逆的潮流,必须尽可能地去顺应它,并使之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经济法领域,大数据技术给经济法的保护与合作带来了新的研究与完善方向,也对经济法立法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使我国经济法能够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并促进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形势找准经济法与时代间的差距,积极吸收借鉴相关规定要求,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经济法完善升级路径。本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大数据时代对经济法提出的要求以及当前我国经济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提出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