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讲故事,话情怀,乡村民宿体验性设计研究 下载:42 浏览:275

王静 楼一蕾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乡村民宿的日益发展,民宿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城镇民宿与乡村民宿,酒店与民宿的区别入手,溯源乡村民宿的概念、特点。并以笔者参与设计和调研的几处民宿为例,将民宿按体验内容分为文化体验型、自然教育型、休闲养生型三种,重点研究民宿设计的核心——体验性设计的方法。文化体验型要串点成线,构建民宿体验的场域性;自然体验型要结合客群需求,开发自然教育内容;休闲养生型要灵活定价,实现住养一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61 浏览:421

陈权1 沈斌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激励,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的产出量,减少职业倦怠,降低离职率。高校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有效激励,需要进行相关要素的投入。文章基于生产要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各类要素对高校教师科研教学产出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新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济慈与拉斐尔前派:游离于社会与美术传统之间 下载:63 浏览:405

罗杰鹦 《当代艺术》 2019年10期

摘要:
拉斐尔前派深受济慈影响,用其独具一格的诗画风格、想象丰富的文学内涵、个性张扬的美学观念、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积极展现现实主义思想。拉斐尔前派借用济慈的诗歌主题,希望通过图像与文字的联结,寻找自己的艺术声音。诗人和画家用诗画结合的艺术情趣,再现了社会的不稳定性,还原了19世纪初英国的重要文化现象,回应了人们误把济慈视为对现实漠不关心的浪漫诗人的指摘。

新时代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理念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79 浏览:473

张国良 张琼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剖析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机遇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中小微企业要坚持内涵、绿色、集聚、专精特新优的发展理念,保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的同步性。要制定优惠政策,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创新创业为触发点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51 浏览:358

戴丹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电子商务已经跟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个时候电商人才的匮乏成了阻碍电商发展的桎梏,纵观现今的高校电子商务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课时分配不均衡、教材缺乏实用性、实践教学与现实运营脱轨、学生创业积极性得不到巩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以创新创业为触发点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块化教学设计。事实证明,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江侗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及场所性研究——以三个侗寨为例 下载:55 浏览:350

杨明 李健 《中国城镇》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基于高山型、丘陵河岸型、平地田园型三种不同地理格局的聚落类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三个侗寨——高定寨、岜团寨、马安寨,将分形理论引入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运用盒子计数法计算其空间形态的二维平面图斑分维值,结合场所特征剖析三者分形特征与差异原因。研究显示:三个村寨都表现分形特征,验证寨子形成过程是自组织;且分形维数近似自然维数,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村寨的选址及发展变化与地形地貌存在联系性,其中高定寨的分维值随盒子计数尺度呈线性变化,表明高定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性相对较强;总体上不同地形地貌的侗寨分维值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多样因素造就了侗寨发展的多样性,因而关于侗寨的保护、更新与发展应以人为本,切合时代需求提出发展建议。

融资约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融资方式 下载:57 浏览:413

胡莹 周秀梅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浙江上市中小板及创业板企业为样本对象,研究融资约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融资方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与债务性融资为负相关,与权益性融资为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一定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加剧融资约束对债务性融资的负相关影响,会缓解融资约束对权益性融资的正相关影响。

东北苏打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植被进展演替的响应 下载:58 浏览:393

杨赛1 俞冰倩1 胡信玉1 王凯莉1 朱琳2 柳参奎3 魏巍1 《土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研究基于Illumina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度解析东北苏打盐碱土植被进展演替下的3种土壤和羊草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碱斑土壤(C)、碱蓬根际土壤(S)、羊草根际土壤(A)以及羊草根系(AE)分别得到1864、1693、1793、730个细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分别得到432、316、502、143个真核微生物OTU。在门分类水平上,苏打盐碱土壤以及羊草根系内生的细菌类群主要分布于9个门,其中变形菌门为主要菌门;苏打盐碱土壤以及羊草根系内生的真核微生物类群主要分布于9个门,其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表明:苏打盐碱土壤植被进展演替使得土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逐渐增大,使得苏打盐碱土壤质量和功能更加稳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Halomonas、Nitrincola和Wellemia与东北苏打盐碱土壤植被进展演替相关性较大,Pseudomonas和Paenibacillus与以羊草为主的顶级群落形成相关性较大。

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 下载:63 浏览:431

吴燕华1,2 李金昌3 刘波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控制内生性的条件下研究中国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和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降低女性从事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而提高其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并且老年照料的强度越高(每周照料时间超过10小时),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倾向越大。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对女性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文章认为,当女性要承担家庭照料责任时,非正规就业为她们提供了兼顾老年照料与就业的平衡,既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节省了老年照料家庭支出。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化认同视角下铸牢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下载:29 浏览:424

曹庆傲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让境外普世价值快速渗透和影响中国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外来价值理念冲击的必由之路,而文化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主力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文章以大学生为主体,重点探究文化认同视角下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和路径。

基于学生权利的高校学业评价实践研究 下载:46 浏览:454

梅雨晴 沈月琴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是科学规范教育评价的重要前提,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公平公正的学业评价是维护学生权利的核心和基础。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现实诉求和本质特性,梳理了基于学生权利的学业评价的法律法规演进和实践困惑,进而提出了扩大学生学业选择范围、学生适度参与学业评价、探索毕业学位分级制度和明晰学业评价救济体系等对策措施。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60 浏览:464

陈审声1 滕悦2 刘蕾蕾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已形成相对完备的本科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但对硕士研究生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随着近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该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教育方面的缺失直接导致硕士研究生择业盲目、就业困难、缺乏职业常识等问题。文章以职业生涯辅导理论为基础,探究硕士研究生职业教育构建路径,引导硕士研究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地实现职业目标。

新时代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下载:87 浏览:501

沈晶晶 傅盛 谭福琛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作为新时代必备素质要求之一的农民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程度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本文从农民信息素养意识培养策略、农民信息素养提升渠道的拓宽策略以及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培育方式创新策略三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以期对提升新时代农民信息素养、推进"农村大数据"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山区农村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毛坦厂镇为例 下载:93 浏览:503

汪倩倩1 谷文2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山区农村实行绿色发展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山区农村必须认识到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困境,即在山区农村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和人才不足以及教育落后,人口质量低等问题。为此,山区农村必须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必须为提供绿色发展的人才以及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而发展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农村的特色生态产业,必须通过宣传发挥山区农民绿色发展自主性。

BiOCl的压电催化固氮研究 下载:76 浏览:1479

闫浩然 李迎龙 李洁 郭建忠 吴纯正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废弃的机械能驱动催化氮气还原制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用溶剂热法合成BiOCl,并利用其压电性能和催化性能实现超声驱动下的催化固氮。通过改变原料Bi(NO3)3和NaCl的浓度,实现对材料结晶度的调控,并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样品。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揭示固氮反应过程中载流子的迁移情况。

浅谈通识教育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绿色低碳化学”为例 下载:294 浏览:2930

张丽君 李莎 胡智燕 《低碳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详细阐述了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 “绿色低碳化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通过对教学侧重点的细致化、课程难易程度的普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考评机制的合理化改革,明确了“绿色低碳化学”作为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总结了有参考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思路。

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壤碳通量监测研究 下载:64 浏览:1683

黄彤凯 胡军国 谢云芳 沈方毅 张佳宁 陆宇丹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土壤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量的数据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碳通量的数据精确度。数据采集自监测仪器中上下分布的四个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整个监测仪器由友善之臂开发板控制,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存储卡拷贝到电脑以后进行分析优化。通过Fick定律和TensorFLow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此提高数据精度。

有机化学教学的思政浸润探索 下载:146 浏览:1500

史林芳 李洁 关莹 杨雪娟 《化学研究前沿》 2023年10期

摘要:
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理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之一,其知识体系处处都蕴含着育人因素。有机化合物和衣食住行关系密切,有机化学反应原理与日常所见的现象有太多的相关性,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进行系统的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向学生倡导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生态品格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秉持育人理念,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互联网+背景下杭州市L区医养结合养老问题研究 下载:118 浏览:1360

王红 胡良辰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服务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杭州市L区作为一个具有发达经济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备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和研究杭州市L区医养结合养老问题,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