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蓄能技术在电网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下载:81 浏览:457

邢森1 耿甜甜2 李欣3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对蓄能技术在电网灵活性改造中的技术背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将来的灵活性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民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控制策略 下载:31 浏览:353

王燕1 杨秀媛1 徐剑锋2 卜思齐3 徐智蔷4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电力负荷高峰持续增长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发展趋势下,为了实现新能源消纳、平抑电网波动,可采取需求侧民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手段进行调控,特别是对家庭可控负荷的控制,从单一家庭控制扩展至多个家庭,最终实现大规模负荷群控制。对近年来需求响应模式、负荷分类建模和控制策略3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由负荷用电特点总结出各类负荷通用模型;着重对比分析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分层控制策略、多时间尺度控制策略和优先级控制策略的特点和不足;指出了不同控制策略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调控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民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调控的视角对需求响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我国风电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下载:24 浏览:257

刘志超1 王洪彬2 沙浩2 杨金澍2 曹生现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多种风电利用技术也伴随而生。从我国风电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综述并对比了我国集群风电并网运行、风电与其他能源互补、风电的大规模直接利用及分布式风电接入与控制等技术现状,指出我国风电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促进多能互补利用技术推广、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风电利用技术方向发展的趋势,最后从加强新能源激励政策、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风电并网与技术标准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 下载:32 浏览:338

杨东升1 王道浩1 周博文1 陈麒宇2 杨之乐3 胥国毅4 崔明建5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结合智能终端传感器、通信网、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构成的复杂多网流系统,其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特点。首先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特征,并详细分析了其体系架构;其次,从智能芯片、5G与LPWA、物联网平台三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业务壁垒、信息安全、数据分析和商业模型4个角度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关键难点;最后研究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前景。

关于提升风电就地消纳的多介质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 下载:63 浏览:320

温庆阳 马微然 何雨 哲曹 宁绩浩 《能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文中主要探究风电就地消纳多介质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应用HESS对不平衡功率进行平抑,DFT分解不平衡功率,确定储能容量。另外,在建立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储能运行策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求解,实现了合理的规划,确定了模型的有效性。

考虑调峰权交易提高风电二次消纳能力的热电联合经济调度 下载:92 浏览:520

杨丽君 梁旭日 王心蕊 韩旗 李慧翔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热电机组因"以热定电"约束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是造成大量弃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调峰权交易可以激励热电机组参与调峰的积极性,为风电提供上网空间。因此,首先建立了风电与热电机组调峰权交易方式,制定蓄热式电锅炉启停控制策略和风电二次消纳方式;其次,推导风电和热电机组参与调峰的可行性系数,分析可行性系数值确定单位发电权价格;然后,建立了以调度周期内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的热电联合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粒子群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热电联合经济调度模型能够激励风电和热电机组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减少弃风功率和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效益。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消纳新能源的互动套餐和多元化商业模式研究 下载:75 浏览:450

薛金花1 叶季蕾1 许庆强2 崔红芬1 姬联涛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积极探索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消纳新能源的有效途径,基于现阶段市场和政策环境,构建了面向电力需求响应、电储能调峰和跨省跨区新能源现货交易等互动套餐,从准入申请、交易模式、价格机制和计费结算等维度建立了互动机制,开展了不同互动套餐的风险对比分析。然后,通过算例研究了江苏地区客户侧分布式储能选择不同互动套餐的增值可行性,提出了两类典型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提高盈利水平的运营策略。最后,基于共享储能理念,提出了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实现了客户侧分布式储能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同共赢。

面向风电消纳的电–热调峰资源协同运行研究 下载:74 浏览:492

章艳1 吕泉1 张娜2 王海霞1 刘娆1 孙辉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角度,电力系统消纳风电所带来的下调峰需求,既可在电力系统侧用电储能满足,亦可耦合给供热系统,由储热、电锅炉、低压缸切除进行供热调峰满足。首先,从热电厂"以电定热"运行方式下选择调峰热源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低压缸切除、储热、电锅炉3种调峰方案的调峰成本、节煤效果和适用场景的差异性;进而,建立了含电储能方案和低压缸切除、储热、电锅炉方案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计算研究了上述4种不同调峰方案的单一运行和协同运行规律。

配电网光伏消纳能力定界模拟与消纳方案综合择优 下载:85 浏览:434

薛蕾1 井天军1 陈义2 王维洲3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分布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比例逐年递增的背景下,评估与优化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电网高渗透率光伏的接入节点数量、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的三重不确定性规划难题,提出了基于随机场景模拟与定界划分评估的配电网光伏消纳能力评估方法。首先以电压质量、变压器与线路传输容量为约束边界,对随机模拟场景的近似最大光伏消纳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分析了随机模拟场景分布性质,提出基于镜像埃尔朗抽样和场景分布性质的模拟效率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多目标满意度距离从光伏消纳方案中比选出消纳容量、年运行电压安全裕度、配电网年均投资效益的综合最大的方案,保证配电网光伏的最大、安全和经济消纳。通过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计及价格型需求响应及CSP电站参与的风电消纳日前调度 下载:89 浏览:471

崔杨1 张汇泉1 仲悟之2 赵钰婷1 王铮3 许伯阳4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受电网调节能力弱、电力市场价格机制单一等技术与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弃风现象严重,如何提高风电消纳水平是西北风光大省普遍面对的难题。在考虑综合成本的前提下,兼顾风电预测和价格型需求响应二者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安全约束,构建了基于光热电站和价格型需求响应参与风电消纳的调度模型。该模型将光热电站和价格型需求响应二者与风电优化调度相结合,通过源荷两侧的协调调度共同提高系统消纳风电的能力。仿真算例首先利用场景削减法将风电场全年出力水平削减为3个典型场景,并与传统调度方法对比说明文中模型的普适性;然后,对不同调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新能源高占比的特高压电网频率控制模式及性能评价 下载:72 浏览:454

常烨骙 刘娆 巴宇 王海霞 吕泉 李卫东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新能源广域消纳和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电网新特征下,频率控制模式及其控制性能评价方式应该发生改变。基于协同控制理念,提出了省网采用新的协同频率偏差控制模式(cooperationfrequencybias control,CFBC);针对交直流混联增强区域网间相互影响的情况,论述了交流互联采用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模式、直流互联采用定频率控制模式的合理性;综合分析国内外电网评价标准,提出新的通用评价方法,包括长期的频差均方根值约束和短期的频率持续越限时间约束;建立针对网调和省调的两层级评价结构,并设置了新的频率偏差系数和控制偏差。仿真表明,省调采用CFBC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网调节资源,实现频率快速恢复;网调采用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模式益于实现交流互联区域网的自治管理以及责任的划分;该文评价方法既能满足电网长期和短期的运行要求,又能减少机组调节次数。

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 下载:94 浏览:513

张高航1 李凤婷1 周识远2 高光芒3 李津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最大程度消纳风电及激励风电场改善并网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调度策略及相应的调度模型。基于电网运行工况及电网外送通道联络线功率偏差,动态计算电网风电消纳实时裕度。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及超短期预测信息评估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出力波动性及负荷跟随特性,评价风电场并网友好性。建立计及风电并网友好性及最大化消纳风电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模型。将提出的调度模型应用于IEEE 31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风火网非合作博弈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 下载:81 浏览:463

赵文会1 闫豪楠1 何威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市场的手段调整能源结构,从供给侧寻求风电消纳的有效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利益,提高风电消纳积极性,是方案能否落实的关键。构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风火网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各博弈方效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分散的点模式和链聚的网模式两种交易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公司收取风火交易的服务费用、风电场对富余电量的报价和电网公司对火电厂的协议罚金均会对交易模式产生影响;而政府对风电的补贴、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和电网公司的平均电成本仅会影响风、火电厂和电网公司的效用值,并不会影响三方博弈纳什均衡点的分布。

区域综合能源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下载:31 浏览:227

刘永成1 李川2 曹喆1 刘正英1 《电气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区域供能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有效评估区域的综合能源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能源、经济和环境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区域能源发展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慧和开放共享四个方面建立了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国外发达国家的部分数据作为参考。该评估指标体系可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前置指导及评判指标。

计及电热混合储能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研究 下载:68 浏览:480

李敏超1 杨俊友1 韩子娇2 王海鑫1 王硕玉1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为降低"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率及减少发电过程中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一种计及电热混合储能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提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运行策略,所提策略将弃风与电、热两种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起来,构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在考虑碳交易机制基础上,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低碳性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包含风电、常规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以及电热混合储能的热电联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不同储能方式下储能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对4种储能方式下系统的风电消纳效果、碳排放以及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在电热混合储能方式下的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最优且碳排放最低。

基于热电耦合的区域能源系统稳态功率分布计算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499

李雯雯 高阳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由于热电联产机组具有热电耦合特性,热电联产机组电功率和热功率耦合性较强,机组调峰能力受热负荷影响较大,而电功率和热功率分布缺乏统一的计算分析方法,制约了通过控制机组热功率出力来提高机组调峰能力手段,通过建立主要电力设备、热力设备的稳态功率模型,掌握热电耦合的区域能源系统稳态功率分析计算方法,实现通过调节热负荷相关参数来提高热电机组调峰能力。

火电厂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策略研究 下载:78 浏览:488

刘鹏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对调峰的需要日益增加。针对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分析了调峰辅助服务政策、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火电机组调峰成本,提出了火电厂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策略,为更深入挖掘火电机组调峰潜力,提高电网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消纳量提供依据。

电力市场背景下基于主从博弈的新能源消纳模型 下载:79 浏览:462

薛佳诚1 唐忠1 盛锐1 赵铃光2 谢琳宇1 《电力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如何解决电网购电成本最小化目标与发电商收益最大化目标相矛盾的问题,是新能源消纳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寻求矛盾的均衡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电力市场背景下基于主从博弈的新能源消纳模型。首先根据一主多从博弈理论,将电网作为博弈主体,并引入新能源消纳惩罚成本,以购电总成本最低、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为目标;然后将各发电商作为博弈从体,以售电收益最高为目标,构建一主多从电力市场博弈模型;最后通过改进型自适应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算法解出该模型的Stackelberg-Nash均衡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使博弈各方获得利益的最优分配,并能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基于预切换状态的电热水器负荷群调控策略 下载:74 浏览:462

孙毅1 王欣1 许鹏1 李彬1 孔祥玉2 郑爱霞3 《电力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风电消纳问题已成为我国风电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需求侧资源逆向匹配生产端的风电能源,是促进风电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家用电热水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需求响应调控策略:首先建立电热水器的热力学模型和动态调控模型;将电热水器在自然运行状态下1min之内将要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定义为预切换状态(pre-switching state,PSST);采取考虑PSST的分群策略,并基于Tse和Cse联合指标分别对开启群和关闭群中的电热水器进行优先级排序,生成负荷群优先序列;最后建立负荷群功率调整量优化模型。将调控策略应用于风电消纳场景并与其它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ST的负荷群调控策略能够较好地跟踪风电响应目标,在有效减小响应误差的同时,能够均衡负荷群加热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风电全消纳下虚拟电厂内部资源鲁棒调度策略 下载:76 浏览:485

曾鉴1 刘俊勇2 杜新伟1 朱嘉远2 程超1 陶宇轩1 胥威汀1 《电力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虚拟电厂运行机制为可再生能源以及需求侧分布式电源并网提供了技术支撑。针对含风、火、水以及柔性负荷的虚拟电厂,构建了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对风电出力全部消纳的情况下,优化其内部各单元出力,缓解风电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保证虚拟电厂满足对某些负荷稳定供电的情况下,达到运行经济性最优。针对minmax-min型两阶段优化问题,将其分解为混合整数特性的主问题以及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线性优化子问题。然后引入线性优化强对偶理论与列约束生成算法对主问题与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与此同时,在迭代过程中采用Big-M法将子问题的对偶模型线性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两阶段鲁棒模型的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