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城市治水提质项目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 下载:63 浏览:350

陈冬杰1 陈运初2 张慧1 段华波1 孙佩文1 刘建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深圳市茅洲河治水提质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基于多个子项目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出治水提质项目的特点,阐明了治水提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影响,评估了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和成效;同时还总结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针对城市治水提质项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明确城市治水提质项目施工过程的环境问题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能更好地实现治水体质项目的综合目标。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治水提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LCA的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的碳排放分析 下载:66 浏览:387

高宇 李政道 张慧 喻博 王家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物流运输、现场安装施工3个阶段资源能源消耗的基础数据,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系统核算了深圳市某装配式建筑的总碳排放量,识别了各个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大(88%),主要由剪力墙和叠合梁的钢筋消耗引起,是预制构件碳减排的重点阶段,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次之(11%),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1%)。该结果可以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矿化沉积对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16

徐培蓁1 陈发滨1 李泉荃1 任艺楠1 吴春然2 朱亚光1,2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骨料-水泥浆体的界面过渡区疏松多孔是导致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性能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试验研究微生物矿化沉积技术对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性能的影响。使用水泥净浆包裹不同菌种和不同方式处理的再生骨料,养护后破碎获得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通过SEM观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变化,利用纳米压痕试验测量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结合再生砂浆块的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分析微生物矿化沉积对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经假坚强芽孢杆菌和嗜碱芽孢杆菌处理后所制备的再生砂浆块的抗压、抗折强度及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有明显提升,两菌种矿化生成碳酸钙的能力不同造成了性能提升效果的差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