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识变、应变:面向未来的在线大学物理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在线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 下载:63 浏览:312

王青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结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在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指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从摸清各校教学现状、加强宣传和交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架构4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

“听不懂,都是讲的人的问题”——黄昆先生谈授课与学术报告 下载:96 浏览:368

葛惟昆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黄昆先生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授。他善于用简单深刻的语言阐述物理原理,使听者受益匪浅。他有一句名言:听不懂,永远都是讲的人的问题。在本文作者看来,黄昆先生的讲课和讲演之所以精彩,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他本人对物理学精湛透彻的理解,其次是由于他对教书育人具有极大的热情。

关于机械横波反射与折射的演示实验 下载:71 浏览:100

路峻岭 顾晨 秦联华 任乃敬 马泊一 《物理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通过改变筷波仪部分区段振子单元转动惯量的方法,使筷波仪振子链成为波阻抗不同的两个区段。在低阻抗区段的一端激发使振子链中形成机械波时,机械波将在阻抗突变点发生反射和折射。如果在下游高阻抗区段的尾端部安置适当的阻尼完全吸收折射波列的能量,则在下游高阻抗区段就会只有一列折射波行波;而在上游区段的波场则是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叠加的结果,在上游低阻抗区段则表现为一列与折射波在阻抗突变点十分吻合的行波和一列在阻抗突变点是波节(高阻抗反射)或波腹(低阻抗反射)的驻波的叠加。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20年发展概略 下载:63 浏览:331

阮东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2018年是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创立20周年。基础科学班最初是物理系、数学系和高等研究中心于1997年底向学校提议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旨在探索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998年首次招生。基础科学班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强化数学、物理基础,数学课与物理课地位等同;(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学科与导师做科研训练;(3)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今后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9 浏览:326

阮东 尚仁成 熊家炯 吴念乐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数理基础、科研训练、自由发展"是基础科学班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基础科学班20年探索与实践,在因材施教、基础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追溯了基础科学班的创立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科研训练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近20年清华物理系学生的seminar 下载:93 浏览:325

李师群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引导大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是进步的教育理念,科研训练对大学本科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清华大学物理系自成立以来很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针对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的总出发点即是给予学生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在理论和实验方面踏实的教育和训练。在1998年开始的"基础科学班"正式将科研实践(seminar课)列入培养计划,并在2009年建立的"清华学堂物理班"中seminar制度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本文详细介绍了清华物理系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历程和理念。

清华学堂物理系叶企孙班“科研实践基地”简介 下载:96 浏览:314

葛惟昆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学堂班(现名叶企孙班)于2013年建立了科研实践基地,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的不良倾向,固本清源,回归物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旨在提高学堂班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全面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和技能,促进他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统计力学课教学总结 下载:71 浏览:270

倪军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统计力学是物理系的核心课程四大力学的最后一门课。课程着重讲授统计物理和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使学生了解统计力学的理论框架,掌握统计力学处理大量粒子体系的物理问题的方法。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特点,介绍了在统计力学的教学组织上特别注意做好基本问题和概念等重点环节的讲授经验,以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动性的论文讨论环节,并且在教学上采取多视角、分层次讲解,加深学生对于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应用,旨在达到通过课堂教学的讨论,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于有关问题的理解。

关于流体力学黏滞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 下载:95 浏览:272

路峻岭 顾晨 秦联华 任乃敬 马泊一 《物理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对流体力学演示实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理想流体概念的局限性,并深入研究了黏滞及伯努利方程两个演示实验,给出了黏滞演示实验的定量结果;指出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的对象是中心细流管;同时,提出了消除黏滞影响的具体改进方案。

关于中外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下载:65 浏览:431

葛惟昆 《物理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从"自由的环境、开放的空间""通识教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以及"关于体育"3个方面,分析中外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差异,试图提出改进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些积极的建议。

我的国外研究生经历印象——应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纪念活动”而写 下载:67 浏览:449

吴国祯 《物理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介绍作者在国外研究生学习时的所遇、所见。主要阐述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氛围,重视学术的本质追求,谨供读者参考。

“人格培养,体育为先”——为清澜山学校而作 下载:461 浏览:447

葛惟昆 《物理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体育与杰出人才的培养紧密相关;人格培养,体育为先;体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全面的价值。中美教育的重大差别在于体育。必须从小重视体育。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