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70

蔡树美1,2,3 徐四新1,2,3 张德闪1,2,3 顾富家4 吕卫光1,2,3 郑宪清1,2,3 诸海焘1,2,3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菜蚓共作和花菜单作2个处理,在原位改良2年后比较了土壤物理指标、基础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性质指标的变化,明确了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质量和花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蚓共作处理较花菜单作处理使0~20 cm土壤容重降低22.8%,有机质和速效氮分别提高9.1%和29.2%,EC值、盐分和碱化度分别下降24.1%、19.0%和19.1%,pH值下降了0.17,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82.7%、0.7%和50.4%,花菜产量提高23.1%。与花菜单作相比,菜蚓共作改变了0~80 cm各土层水盐分布变化特征,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缓解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升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有效措施。

沿海滩涂变化监测中沿海边界线变化分析 下载:58 浏览:446

翟晓彤1 宋小虎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活动,"蓝色土地"成为沿海各地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人类大规模开发近岸陆域带资源的行为已经严重改变了原有的海岸动力系统,致使海岸防线以及海岸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海岸灾害隐患进一步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和港城建设活动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已成为国家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开展沿海滩涂变化监测试点工作,结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行业专题等多时期、多类型数据,重点对沿海边界线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陆上油气田产能施工多元化方式的探索 下载:75 浏览:359

王聪 《能源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在石油化工行业上游的油气田新井产能建设施工运行过程中,低洼产能区块较多,积水区域的施工难度较大,对整体施工组织和生产进度造成很大影响。从钻井施工开始,射孔、压裂、完井作业,到基建施工,整个施工链上,均需要多元化、多种方式的措施予以解决制约瓶颈,文中通过对包括传统冬季施工在内的多种施工保障模式的探讨,旨在减少冬季施工易发的安全环保风险和成本消耗浪费,进一步提升陆上油气田产能运行施工效率,改善作业施工环境,为今后的生产组织提供更多备选方案。

不同改良方式下滩涂围垦区土壤水盐动态——以江苏如东为例 下载:65 浏览:401

沈洪运1 解雪峰1 濮励杰1,2 朱明1 黄思华1 阚博颖1 魏文杰3 《土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滩涂盐碱地脱盐是促进地区农业发展、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如东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滨海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土壤水盐动态。结果表明:PAM改良剂(P)处理的土体含水率在燕麦整个生育期内保持较高水平;秸秆覆盖(F)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率在燕麦抽穗期和成熟期明显下降。P、F处理的脱盐效果显著,有机肥(M)和对照(C)处理在燕麦成熟期的返盐表聚现象明显。对比各时期C处理表层土壤含盐量(4.38 g kg-1~22.07 g kg-1),其他三种处理的表层土壤脱盐效率为F(53.91%~85.66%)> P(41.22%~76.20%)> M(8.99%~61.48%)。在本试验的处理措施中,土壤PAM改良剂在滩涂围垦区土壤持续脱盐保墒方面效果较好,其次为秸秆覆盖,单一施用有机肥的改良效果较差。

浙江滩涂贝类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及展望 下载:73 浏览:466

林志华1,2 何琳1,2 董迎辉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我国拥有1512300hm2沿海滩涂,而滩涂贝类是潮间带滩涂的优势种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条件优越、潜力巨大。浙江滩涂贝类养殖历史悠久,在养殖技术与模式、人工采苗与育苗、大规格苗种培育、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同时在种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浙江滩涂贝类养殖产业、苗种生产技术、种质创新与良种创制的历史与现状,围绕经济性状精准测评、育种技术创新、优质抗逆新品种培育、高效扩繁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种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滩涂养殖贝类良种创制与种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下载:50 浏览:343

黄伟1 李秀辰1,2,3 母刚1,2,3 张国琛1,2,3 白永安4 张寒冰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轮盘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元颗粒仿真软件(EDEM)进行播苗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基于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播苗装置行进速度、叶轮盘叶片个数和叶轮盘转速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播苗参数,并进行滩涂贝类播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个数>叶轮转速>行进速度;叶片个数与叶轮转速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贝苗分布变异系数(P<0.01),叶轮转速与行进速度的交互作用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次之(P<0.05);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优组合参数为叶片个数4、叶轮转速500r/min、行进速度0.77m/s,在此条件下,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离散元仿真值为8.53%,滩涂播苗装置的实测值为9.33%,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46%,破碎率为2.17%。研究表明,基于离散元的仿真分析方法可用于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参数优化,所设计的离心式播苗装置可为滩涂贝类机械化播苗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大连典型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抗生素协同重金属和环境因素对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32

刘萱1 赵慧敏1 王华2 刘璐2,3 王诗慧2 孙琦2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集约化水产养殖区是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重要储存库。为探究养殖区抗生素、重金属和环境因素对ARGs分布的影响,以大连皮口典型滩涂养殖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于2016年3、6、9、11月考察了沉积物中15种ARGs和2种整合子的存在和丰度,以及抗生素、重金属和环境理化特征对ARGs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ARGs和2种整合子在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其浓度范围的对数[lg(copies/g)]为1.57~5.94,其中qnrA、qnrB、qnrS、sul1、sul2、floR和fexA是检出的优势ARGs;滩涂养殖区沉积物年季的pH、盐度、总氮、总磷、总氨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10~8.69、25.1~26.7、8.602~10.580、0.335~0.482、1.659~1.792、16.447~16.666g/kg,铜、锌、铬、镉、铅和汞浓度范围分别为16.456~23.509、60.141~93.478、1.140~1.740、0.120~0.143、23.274~27.075、0.019~0.037mg/kg;沉积物中共检出抗生素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是检出的最优势类型,其中6种FQs全部检出,检出总浓度范围为4.682~78.368ng/g;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抗生素对ARGs的存在和分布起到直接或间接筛选作用,重金属Cu和Zn与ARGs的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pH、盐度、Cr和Pb与ARGs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抗生素协同重金属和环境因素的联合筛选是养殖区沉积物中ARGs存在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抗生素抗性基因qnrS和sul1可作为示踪滩涂养殖环境中ARGs的污染指示基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