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GE的政治争端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以中日2012年“钓鱼岛事件”为例 下载:42 浏览:371

吴先华1 王长源2 郭际3 谭玲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扰动性事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本文以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为例,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评估该事件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经济系统产生了连锁的负面效应,国内总产出、投资、储蓄、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少。如总产出的损失值约为6380.7405亿元,约占2012年总产值的0.5%。本研究可以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类似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所得研究结果也可为政府有关部门评估政治争端的影响和制定国际贸易政策,以及企事业单位规划外贸战略时提供实证参考。

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土壤氮素与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94

宋伯翰1 张宇冲1,2 张月华1 李伟3 《中国土壤》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测定不同生长季节(3月、6月、10月)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的土壤氮素含量、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了两者间的相关性,旨在为该区域受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3月相比,4个样点土壤全氮含量呈现6月增加、10月减少;其中:铵态氮含量6月减少、10月增加的变化趋势;(2)3月、6月、10月各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度指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530~3745、5018~6030、4121~5504,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该区域公路边坡土壤中门分类水平下的优势菌群;马赛菌属(Massil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是该区域属分类水平下的优势菌群;(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细菌丰富度与土壤总氮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与铵态氮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丰富度与铵态氮含量极显著(P<0.01)正相关。

5G时代下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应用——以云南兰坪县为例 下载:67 浏览:401

黄茜蕊 杨舒然 徐俊 程先锋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目前,地质灾害监测依托监测仪器,对变形、位移、裂缝等各种灾前现象进行监测,还涉及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监测,过去依赖人工简易监测的方法已经逐步被仪器监测替代,现在更多是在卫星遥感的辅助下,针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是更为丰富的监测内容,更高的监测能力,更好的信息处理分析以及更迅速的预警能力。当前5G时代的逐步推进,物联网的未来发展必将给地质灾害监测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模型 下载:62 浏览:277

刘鹏1 魏卉子2 鹿晓龙2 刘明明3 《中文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事件检测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任务及难点之一,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广泛,但面对篇章级别的事件文本时,参数量庞大的LSTM与语义缺失明显的CNN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和收敛性均欠佳。该文结合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和高速神经网络,提出基于混合特征的高速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力图优化深层模型训练中常见的梯度消失与爆炸现象,提取性能更优的篇章级文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当下主流的LSTM和CNN模型相比,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收敛性及训练效率也表现更优。

民国以前湖南疫灾流行与环境的关系 下载:67 浏览:383

杨鹏程 张凤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湖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湿、热二字,而这恰恰又是许多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其实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瘟疫也与政治、经济和战争等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民国以前湖南贫穷落后,民众求温饱而不可得,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水旱灾害和频繁的战乱更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致使瘟疫肆虐,威胁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社会凋敝。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思考 下载:64 浏览:369

孔祥爱1 夏桂敏2 王伟3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高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主要有:网上信息服务、移动平台创新服务、地方文献特色服务。如何拓展服务模式,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是高职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煤矿开采地面沉陷变形预测及防治对策 下载:84 浏览:439

薛红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地下煤层开采有可能会诱发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矿井的生产安全。为了保证矿山能够安全开采,减少开采时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今后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煤矿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探究刍议 下载:86 浏览:449

李锦琦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技术的匮乏,使得过度开采和违规开采的现象不断出现,对煤矿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在中国已知的地质灾害中,煤矿地质灾害在数量和危害程度上都占据了主要地位,给从业者和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通过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及诱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强调一切以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力求为中国煤矿事业的长期发展增添助益。

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在小型污染场地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359

康小兵 刘庆贺 李科 刘希 梁芊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小型污染场地特定组分的地下水质量评价问题,以四川西部某城镇内的污染场地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1项评价因子(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砷、钠、铁、氟化物、挥发性酚、总硬度),通过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分别对在该地区2017年丰水期所抽取的10组水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各有差异。单因子指数法相比内梅罗指数法其水质评价结果过分突出最差因子的贡献,修正内梅罗指数法能够解决内梅罗指数法不能反映毒理学离子对人体有害离子权重的弊病,同时经实例验证,在小型污染场地中通过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得到结果能够反应毒理学离子的影响,评价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356

王强 《中国设备》 2020年12期

摘要:
由于开采难度大、所需技术要求高、环境质量差等特点,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事故。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煤矿灾害预警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对预防事故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相关企业有必要对煤矿灾害预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事故发生时应该进行有效应对,减少最低人数伤亡。研究和探讨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

浅谈煤矿深部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87 浏览:447

冯培荣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伴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煤矿开采由浅部开采阶段逐渐趋向于深部开采阶段。基于此,简述了国内外煤矿开采深度现状,分析了煤矿深部开采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建筑废料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强度研究 下载:77 浏览:430

王盼盼1 胡建林1 杨鑫1 杨振宝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采用建筑垃圾经破碎后得到的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粗骨料,铁尾矿代替天然砂作为细骨料,通过控制掺入量,经坍落度试验及立方体抗压试验得到再生粗骨料及铁尾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粗骨料时,附加水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最高;当再生混凝土中掺加铁尾矿时,附加水量0%,铁尾矿掺量为60%时强度较高。

交通荷载诱发环境振动传播规律实测研究 下载:69 浏览:498

袁金秀1 叶茂2 崔海龙3 孙永杰3 王悦3 刘炳华1 任珉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究轻轨交通诱发地面环境振动传播规律,对轻轨电车不同运营时速下对距轨道中心线0 m、8 m、16 m和32 m处测点采集振动数据,进行时域分析、频谱分析和1/3倍频程曲线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轻轨电车空载和载人情况下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而不同轨道地基处理方式和不同测点地质条件对测试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当振动传播至远端时,水平振动大于铅垂向振动,水平振动不容忽视。

基于气象指标SPI的洞庭湖流域洪旱灾害分析 下载:64 浏览:498

宋佳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基于洞庭湖流域19个气象站1967—2017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气象指标SPI(标准化降水指数)对洞庭湖流域洪旱灾害发生频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流域发生中度洪涝和中度干旱频率较高,高于重度洪涝、重度干旱。SPI-3和SPI-6监测洞庭湖流域洪旱灾害发生频率结果基本一致。重度洪涝主要集中于洞庭湖流域北部地区,重度干旱发生于南部地区,中度洪涝发生于洞庭湖流域西部地区,中度干旱发生于洞庭湖流域东部地区。研究SPI能够识别出洞庭湖流域近50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和主要旱灾,对流域特大洪水事件监测和预报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其他流域旱涝监测与评估提供借鉴。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的聚丙烯纤维桥接应力研究 下载:77 浏览:433

梁宁慧1,2 曹郭俊1,2 刘新荣1,2 代继飞3 缪庆旭1,2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在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桥接应力的变化规律,选用两种尺寸的聚丙烯细纤维和一种尺寸的聚丙烯粗纤维制备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上进行单边缺口梁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各组试件的荷载-裂缝切口位移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合成纤维细观拉拔模型,拟合PP纤维桥接应力曲线,并与实测纤维桥接应力曲线作对比,确定对应的PP纤维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细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 20~0. 22 MPa,聚丙烯粗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 56 MPa,纤维桥接应力随裂缝宽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细观拉拔模型中的参数P0、k0、k1,计算PP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桥接应力;粗纤维具有较强的桥接应力,在混凝土开裂后表现尤为突出,能有效抑制宏观裂缝的扩展。

山地丘陵区小流域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下载:82 浏览:496

李红1,2 任兵1,3 周明华1 马菁2 江南1 王勇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为探究山地丘陵区小流域次降雨的流量与含沙量响应过程,选取四川省盐亭县万安小流域和其内嵌套的苏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8年7月12日次降雨过程中降雨-流量-含沙量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降雨的降雨量较小,流域面积较小的苏荣小流域流量峰值出现时间稍稍滞后于降雨量峰值出现时间,含沙量与流量响应迅速且变化趋势一致;面积较大的万安小流域,汇水速度较慢,径流携带泥沙能力较弱,表现出含沙量与流量无显著相关的特性;万安小流域径流输沙模数远小于苏荣小流域,苏荣小流域平均输沙模数为万安小流域的30多倍。

青海黑果枸杞“格尔木”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下载:87 浏览:476

胡小柯 尉秋实 王祺 王方琳 胡静 姜生秀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以我国青海地区黑果枸杞"格尔木"为材料,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①"格尔木"叶片、茎段两种外植体均是在75%乙醇处理10 s、HgCl2处理3 min时灭菌效果最佳;②最适宜"格尔木"的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5 mg/L+2,4-D 0.05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③MS+NAA 0.5 mg/L+6-B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是"格尔木"最适的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配方;④"格尔木"在1/2MS+I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培养基中生根与生长效果最佳。因此,黑果枸杞"格尔木"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在以上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下,"格尔木"外植体可在80 d内再生出健壮的试管苗,完全可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应用。

全国水土保持功能年度价值评价研究 下载:87 浏览:458

王海燕1 丛佩娟1 冯伟1 鲍玉海2 贾国栋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3期

摘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分析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防灾减灾、改善生态、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界定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概念。采用生态经济学计量方法,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价模型。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分区,适当考虑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以及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网分布概况,收集39个典型县(市、区)2016年度的土壤、水文、气象等观测资料,测算出其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而推算至全类型区,再从8个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推算出2016年度全国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并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对策提出了建议。

荒漠区药用植物黑果枸杞研究现状综述 下载:72 浏览:483

​王方琳1 王祺1 李爱德1 尉秋实1 柴成武1 胡小柯1 王昱淇1 汪媛艳1 杨晓寒2 靳承东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特有的兼具耐盐碱和抗旱特性的野生灌木,可正常生长于大多植物无法生长的高盐渍化环境中,并发挥其生态效益;此外,黑果枸杞同时具备药用、食用功效,已被应用于饮料、保健品、药品等诸多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富的营养价值、良好的经济价值及潜在的药用价值,使黑果枸杞野生资源受到大规模掠夺性开采,天然分布区环境日益恶劣,植被严重退化甚至死亡,其他伴生植物的生长也受到很大的威胁,野生居群的规模及分布区域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荒漠区黑果枸杞现阶段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研究 下载:47 浏览:497

于梅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大部分山洪灾害易发小流域缺少资料的特点,尝试研究了无资料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的确定方法。本文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解决了国内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结果普遍不能直接用、需要结合专家经验进行判断的问题,可以为无资料地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提供参考。
[1/1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