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改良方式下滩涂围垦区土壤水盐动态——以江苏如东为例 下载:65 浏览:423

沈洪运1 解雪峰1 濮励杰1,2 朱明1 黄思华1 阚博颖1 魏文杰3 《土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滩涂盐碱地脱盐是促进地区农业发展、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如东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滨海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土壤水盐动态。结果表明:PAM改良剂(P)处理的土体含水率在燕麦整个生育期内保持较高水平;秸秆覆盖(F)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率在燕麦抽穗期和成熟期明显下降。P、F处理的脱盐效果显著,有机肥(M)和对照(C)处理在燕麦成熟期的返盐表聚现象明显。对比各时期C处理表层土壤含盐量(4.38 g kg-1~22.07 g kg-1),其他三种处理的表层土壤脱盐效率为F(53.91%~85.66%)> P(41.22%~76.20%)> M(8.99%~61.48%)。在本试验的处理措施中,土壤PAM改良剂在滩涂围垦区土壤持续脱盐保墒方面效果较好,其次为秸秆覆盖,单一施用有机肥的改良效果较差。

燕麦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难溶性无机磷源的吸收利用差异 下载:43 浏览:486

赵攀衡 齐冰洁 贺鑫 《农业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明确燕麦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不同无机难溶磷源供磷的活化利用差异,选择燕麦磷高效基因型56和磷低效基因型60为试材,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Al-P、Fe-P、K-P单一磷源供磷条件下,植株磷含量、地上部磷含量、根系磷含量、根冠比、根际土壤无机磷含量及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供磷条件下,燕麦磷高效基因型56的地上部磷含量高于磷低效基因型60;3种无机磷源对两种燕麦基因型的有效性为K-P>Al-P>Fe-P;燕麦磷高效基因型56活化吸收土壤中OH-Pi、dil.HCl-Pi的能力强于磷低效基因型60;燕麦磷高效基因型56对3种单一磷源的吸收效率都要高于磷低效基因型60。

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 下载:65 浏览:502

李焕春1,2,3 栗艳芳1 王博1 莎娜1 刘俊青1 杜超4 景宇鹏1 任冬生5 《农业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的耐盐程度,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单盐胁迫的响应,并计算了它们的耐盐阈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aCl浓度为0.3%、0.6%、0.9%和1.2%的4个盐胁迫处理对燕麦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NaCl浓度升高到0.3%后,所有燕麦品种的株高、分蘖数和部分品种的生物量显著降低,所有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存活率及白燕2号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NaCl浓度升高到0.6%后,所有品种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0.9%的NaCl对燕麦胁迫比较严重,存活率为对照的33.3%66.7%,株高为对照的48.7%63.7%,相对生长量为对照的36.9%51.3%;NaCl浓度达到1.2%时大部分燕麦不能正常成苗,白燕2号、燕科2号、燕科1号和草莜1号的存活率分别为33.3%、21.4%、8.3%和0。不同品种燕麦的生物量下降50%时的NaCl浓度为0.591%0.819%,白燕2号的耐盐阈值最大,其次是燕科2号和燕科1号,草莜1号最低,简化后的平均值分别为0.82%、0.71%、0.71%... 更多

皮燕麦新品种蒙燕3号的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 下载:49 浏览:251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蒙燕3号为皮燕麦新品种,通过传统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1年在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吉林等省(自治区)的8个试点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其平均产量4 190.7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16.1%;2013年在河北张北县、新疆奇台县、山西右玉县、内蒙古武川县4个试点进行生产示范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 736.5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29.20%。蒙燕3号在内蒙古武川县、甘肃合作市、青海西宁市试点产量较高,可在上述试点及与此相近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2015年通过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蒙燕3号(编号2015019)。

燕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下载:91 浏览:509

​苗玉红 王宜伦 韩燕来 谭金芳 《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选取适宜河南省豫中地区种植的25个燕麦品种,分析了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常量元素磷、钾、钙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间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钙含量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6.96%;钾、蛋白质及β-葡聚糖含量相对较稳定,变异系数依次为7.56%、9.53%、11.97%;磷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居中。β-葡聚糖与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但锌与蛋白质、锰、铁、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铁与锰、铜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锌与蛋白质及铁含量可同时提高,在燕麦农业生产中应注重锌肥的施用。

供锌水平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91

孙艳楠 齐冰洁 贺鑫 王敏 刘景辉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探究燕麦锌高效的生理机制,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6个锌水平下4个燕麦品种锌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不同燕麦品种苗期进行锌效率差异性评价的最佳锌胁迫浓度为10-8mol/L。4个低锌水平(0,10-9,10-8,10-7mol/L)对地上部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程度大于根系,在低锌培养下4个燕麦品种苗期锌效率系数为燕科1号>白燕7号>草莜1号>加7,燕科1号为锌高效燕麦品种,加7为锌低效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草莜1号则为中度敏感品种;低锌胁迫对锌高效品种燕科1号的整株锌积累量、地上部锌积累量及根系锌积累量影响均较小,且在低锌胁迫下燕科1号根冠比均小于其他3个品种,而锌转运系数则大于其他3个品种,说明锌高效燕麦品种对低锌胁迫适应性更强。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燕麦产量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533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何江峰 王力伟 《农业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究燕麦在形态结构上的耐旱特性。【方法】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45%、30%的3个水分处理,观察干旱胁迫对燕麦品种蒙燕1号的产量、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灌浆期叶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燕麦产量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大于对茎秆和穗的影响;叶片下表皮结构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片表皮气孔数量减少、气孔面积减小、表皮毛密度下降、表皮短细胞数量增加、表皮细胞饱满度降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面积减小、叶绿体数量和面积减小、核染色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加、叶绿体内部类囊体基粒和基质结构逐渐解体、线粒体逐渐膨胀;长时间重度干旱胁迫导致叶绿体形状各异,叶绿体之间出现团聚现象。【结论】燕麦对干旱胁迫适应能力较强。

生物菌肥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90

刘亚东 刘景辉 卿香玉 刘建伟 陈健 邵天艺 何敏 《农业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为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温室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R(壤土)、RM(壤土+生物菌肥)、Y(盐碱土)和YM(盐碱土+生物菌肥)。结果表明:在壤土和盐碱土条件下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燕麦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燕麦叶片胞间CO2浓度。此外,生物菌肥可以增强燕麦的抗逆性,生理特性表现为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尤以抽穗期的效果最为明显。壤土条件下,施用生物菌肥燕麦的产量降低,而在盐碱条件下施用生物菌肥可提高其鲜重和干重。

外源水杨酸对盐碱胁迫下燕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262

邵长安1 闫志坚2 白健慧2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对盐碱胁迫下燕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施加中性盐溶液和碱性盐溶液产生胁迫,并施加2种浓度外源水杨酸。结果表明:碱胁迫较盐胁迫显著抑制抗氧化酶活性;盐碱胁迫下抗性品种蒙燕一号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较品种太阳神少;施加外源水杨酸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对碱胁迫改善效果较好,0.05 mmol/L浓度较0.10 mmol/L浓度效果良好。

刈青燕麦草全株及茎叶穗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下载:33 浏览:286

王鑫1 融晓萍2 王凤梧3 刘慧艳1 徐振朋3 韩冰1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评定刈青燕麦草的饲用价值和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高精度近红外快速分析技术对9个品种刈青燕麦草的茎、叶和穗3个部位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刈青燕麦草的茎、叶、穗中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脂肪、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叶中粗蛋白、脂肪平均含量最高,穗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最高,茎中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平均含量最高。茎、叶、穗3个不同部位中叶和穗的营养价值最高,茎的营养价值最低。茎的干重在全株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穗,在选育饲草燕麦新品种时,应注重茎的品质选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